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利用济源地区1994—200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济源地区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温度和雾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孟州市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孟州市1998~2004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孟州市水平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春季水平能见度最好,夏、秋季一般,冬季最差;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影响,无论是夏半年还是冬半年,上午水平能见度较差,下午水平能见度较好,峰值出现在15~17时;气象和非气象因素对水平能见度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各因素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21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冻土深度、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最大冻结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平均冻结初始日始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融化终止日多出现在4-5月。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显著推迟(提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迟(提前)尤为明显。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年最大冻结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10年来最大冻结深度减小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年最大冻结深度的分布主要受海拔的影响,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逐渐推迟(提前),年最大冻结深度也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逐渐变浅。近60年来,三江源气候暖湿化导致季节性冻土封冻时间缩短、年最大冻结深度变浅。冻结初始日与10月气温、降水的正相关最高,融化终止日与气温和降水的负相关性在4月达最大,年最大冻结深度与1月气温和上一年8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孟州市1998~2004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孟州市水平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春季水平能见度最好,夏、秋季一般,冬季最差;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影响,无论是夏半年还是冬半年,上午水平能见度较差,下午水平能见度较好,峰值出现在15~17时;气象和非气象因素对水平能见度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各因素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济源地区1994-200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济源地区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及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温度和雾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吐鲁番1981-2012年32a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吐鲁番蒸发量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年蒸发量以45.5mm/10a的速率减少,由80年代偏多转为90年代减少,到21世纪的最低,减少明显年份在2010年1392.4mm,其中夏季减少最大,其变化的气候倾斜率约为–23.627mm/a,2010年夏季最低值794.30mm,占年蒸发量的43%,春季略小于夏季,秋、冬季较小,秋季大于冬季。年平均蒸发量为2195.426mm,平均蒸发量最大的是7月,为364.8387 mm,约占全年的16.62%;6月次之,平均蒸发量最小的是12月,约占全年的0.83%。分析吐鲁番1981-2012年的气温,风速,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和降水资料,发现影响吐鲁番蒸发量的因子中高温、风速、气温日较差、日照时数都与蒸发量呈正相关,而降水与蒸发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梁桂花  张小平  朱叶 《干旱气象》2009,27(2):123-126,134
利用朔州市气象观测站1956~2005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温度、日照、风速、湿度等资料,初步分析了朔州市蒸发量的年、月、季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朔州市年、季和月蒸发量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夏2季,其中5月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主要是温度日较差、日照、风速、湿度等,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气温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它们是造成蒸发量减少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利用临汾市2007年-2011年2月的草面温度和相应的地面温度、气温、总低云量、降水、日照、风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草面温度的日、月、季、年变化特征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草面温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月平均草面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年较差为33.7℃。②草面温度日变化呈现“降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日平均草面温度最高值在春、夏、秋三季一般出现在13时,在冬季出现在14时,最低值在春秋季一般出现在6时,夏季出现在5时,冬季出现在7时。③草面温度与气温、地温均呈现明显的线性正相关。草面温度高于气温,草面温度的极端值振幅比气温的偏大;地面温度高于草面温度。④引起草面温度变化的气象因素较多,主要是低云量和总云量,其次是降水、日照和风速。  相似文献   

9.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博  李建平 《大气科学》2008,32(3):432-443
在对中国冻土气象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冻土深度的空间变化, 以及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同时也分析了以上各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冻土分布广泛, 在我国东部的长江以北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均有分布; 其中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 冻结一般从秋季开始, 冬末春初冻结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最大, 春季逐渐开始融化, 夏季冻结的面积和厚度达到最小; 冻土的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整个中国地区冻土的融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比冻结持续的时间长, 也更为复杂, 这与地形及土壤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国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 冻结日期推迟, 融化日期提前, 冻结持续期缩短, 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 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累积距平曲线、线性倾向估计法和完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近37a来石家庄市蒸发皿蒸发量及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年蒸发量减少趋势显著,4季中,春季蒸发量的减少速率最大,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减少速率最小,年蒸发量的减少主要体现在春季和夏季。全年和4季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日较差、平均风速和平均地表温度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石家庄市蒸发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减小,其次是平均风速和平均地表温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59年10月至2018年4月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冻土观测资料、逐日平均气温、逐日平均地温及5 cm、10 cm、15 cm、20 cm、40 cm地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60 a沈阳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60 a来沈阳地区冻土一般在10月开始出现,翌年4月消融。1959-2018年沈阳地区年平均月最大冻土深度在2月和3月最大,10月最小;年最大冻土深度以-4.8 cm/10 a的速度显著变浅,年代平均最大冻土深度也呈变浅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近60 a沈阳地区日最大冻土深度与日平均气温、地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0和-0.72。Mann-Kendall检验表明,7个气象站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均有突变发生,突变点大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近60 a沈阳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别呈延后和提前趋势,趋势率分别为1.0 d/10 a和-3.2 d/10 a。1959-2018年沈阳地区平均冻土持续时间为164 d,年变化呈缩短趋势,趋势率为-4.4 d/10 a。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西6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8年月最大冻土深度资料,应用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山西年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18年山西68站平均年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为71 cm,极端最大值为192 cm,极端最小值为7 cm。近59 a山西68站平均年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94 cm·(10 a)-1,且在1986年发生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2)山西68站平均年最大冻土深度存在准4 a周期。(3)山西年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整体上南浅北深、东浅西深。(4)山西年最大冻土深度EOF分解前2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58.4%,第1模态空间型为全省一致型,第2模态空间型为南北反向型。  相似文献   

13.
探讨石家庄冻土变化特征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作好土壤冻融预测.利用石家庄地区5个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日地温、降水量、蒸发量和冻土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完全相关系数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讨论了该地区冻土变化特征与地温、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土壤表面始冻期呈现明显推迟趋势,土壤表面解冻期呈现明显提前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始冻期推迟,解冻期提前趋势最为明显;11—12月平均地面最低温度与土壤表面始冻期正相关明显,2—3月平均地面最低温度与土壤表面解冻期负相关明显;秋季降水量和蒸发量对土壤表面始冻期推迟,冬季降水量和蒸发量对土壤表面解冻期提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1962-2007年伊犁河谷冻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07年伊犁河谷气象站冻土资料,分析了46a伊犁河谷季节性冻土变化情况。伊犁河谷冻土开始日期逐渐延后,各站的平均开始日期从10月29日延后到11月19日,推迟了20d。冻土结束日期提前,冻土持续时间缩短21d。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减小,其中最大冻土深度从62.47cm减少到51.93cm。  相似文献   

15.
利用塔城地区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月降水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量指数(SPI)运用最小二乘法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塔城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年尺度上,塔城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为30.37%,轻旱发生最多,中旱次之;2/3站点SPI呈显著增大趋势,年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干旱程度有所减轻,在1987年之后塔城干旱程度整体偏轻。(2)季节尺度上,夏、秋、冬季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干旱减轻的突变,且秋季和冬季分别在2002年和1997年达到显著。(3)在影响范围方面,各季以局域性和全域性干旱为主,全域性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0~30%之间;在干旱强度方面,各季轻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中度以上干旱发生频率介于33~38%之间。(4)近60a塔城地区季节性干旱呈现影响范围缩小,强度减弱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冬季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分别以-7.79%.(10a)-1-0.11.(10a)-1倾向率显著减小,干旱减轻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喀左、沈阳、辽阳、满洲里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人工冻土器与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观测的资料,对人工冻土观测获得的冻点与测温式冻土自动观测仪获得的相应深度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冻土器获取的冻点对应的土壤温度与0℃总体一致,又不完全重合;0—35 cm深度范围,冻点对应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近60a来洞庭湖区气温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洞庭湖区24个气象站1952-2010年的平均气温资料为基础,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洞庭湖区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年平均、冬季、春季和秋季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尤以冬季和春季为甚.除夏季外,年平均和其他各季气温在1990s,先后发生增温性突变.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但显著性不明显,低温日数下降趋势非常显著.除夏季外,年平均和各季异常冷年,基本出现在1950s至1970s,异常暖年,均出现在1998年以后.除夏季外,各季气温均存在准9a周期.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江淮梅雨区66个测站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多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手段,探究该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夏季极端降水指数以上升为主,显著上升区主要位于东部。(2)夏季极端降水指数第一特征向量呈全“+”分布形态,北部地区更强,第二特征向量呈“西北+东南-”分布形态;第一模态时间系数呈上升趋势,第二模态时间系数变化趋势不明显。(3)在强(弱)夏季极端降水典型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东),中纬度地区表现出经(纬)向型环流分布特征,利于(不利于)江淮地区极端降水发生;同时,对流层中、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中层气流辐散增强),水汽通量增强、辐合(减弱、辐散),因此,梅雨区极端降水异常增强(减弱)。  相似文献   

19.
1961—2017年云南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愚  李蕊  郑建萌  刘金福 《气象科学》2020,40(6):849-858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QX/T 152-2012)中关于气候季节的定义标准,利用1961-2017年云南122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云南的气候季节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开始日期及长度的变化趋势。云南共有4种气候季节区域,分别是四季分明区、无夏区、无冬区和常春区。无夏区范围最广,无冬区其次。不同年代四种季节气候区域空间分布范围不尽相同,无夏区和无冬区空间范围变化最显著。2011年以后云南出现四季分明区范围明显增大的现象,这与近年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观测事实相一致。云南四季分明区春季和秋季较长,夏季和冬季较短。无夏区秋季最长、春季次之、冬季最短。无冬区夏季最长、春季和秋季长度接近。不同气候季节区域间春季和夏季开始日期的变化均呈提早趋势,秋季和冬季开始日期有推迟的趋势;在季节长度变化上,夏季增长,冬季变短,但春秋季长度的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区域云顶高度对过去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卫星搭载的MODIS传感器提供的2000年3月至2018年2月MOD03_08_v6.0数据,分析了东亚地区云顶高度2000—2018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长期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东亚地区云顶高度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云顶高度在东亚地区以0.020 km/a的变率增长,其中大陆东部云顶高度的年际变率为0.035 km/a,东部海域年际变率为0.034 km/a。在东部海域地区云顶高度的变化同海表温度的变化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68,这表明云顶高度的变化受下垫面的影响。在东亚地区30°~40°N区域内,年平均云顶高度的增加较为明显。此外,夏季云顶高度在长江中下游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四川盆地东北部呈-0.03 km/a的减少趋势,这是由于更多低云的形成降低了云顶高度;冬季云顶高度在东亚地区40°N以北呈下降趋势,而在40°N以南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