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2,(2):F0003-F0003
大队概况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始建于1955年,是一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专业配套齐全的集地质勘查找矿、工程勘察、基础施工、灾害地质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军转地质勘查队伍,现有职13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00人(教授级高11人,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拥有各类地勘设备、仪器数百台(套)。几十年来大队坚持以核地质勘查为本,以非核矿权经营为重点,先后在内蒙,四川省北部、西北部及邻省交界地区从事铀矿、砂(岩)金矿等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勘探,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测绘等地质工作。先后探明了铀、金等固体矿床数个及矿(化)点几十个,获局、部级以上区调科研成果奖21项,专题研究成果奖53项,物化探找矿科研成果60项,水文工程地质科研成果奖15项,分析测试研究成果奖33项,工程勘察优秀报告奖23项。大队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年来各类地质勘查成果优良率和顾客满意度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1 地质学科任务及资助方向地质学科是在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之初设置的 ,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我国的地质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十五年来 ,地质学科共资助各类项目 180 0余项 ,累计经费约 2 5亿元。其中面上项目共 172 9项 ,总经费约 1 8亿元 ;重点和重大项目共 34项 ,总经费约 5 0 0 0万元 ,各类专项基金 (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 ) 16 0 0万元。总体上 ,地质学科在资助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科学是研究地球的起源、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科学。地质学研究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3.
<正>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回顾我所改革开放以来的短暂历程,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指引下,经过科技人员的艰苦工作,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国金矿地质事业做出了贡献.十余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国家31项,部26项.获各类成果奖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科技成果一、二等奖5项.在1991年由地矿部主持召开的全国金矿地质工作奖励大会和1995年由冶金部主持召开的全国黄金  相似文献   

4.
程寿森 《地质学刊》1998,22(A12):71-72
经过40年的发展,江苏省地矿厅已形成一支全国著名的颇具规模和现代化的地质队伍,40年来,完成了以亿计的地矿实验项目和样品,提交了1000多份实验研究报告,保证了江苏地质勘查和重点建设工程的完成;先后有44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省,部科技成果奖4项产品分别中类重大奖项和专利技术,为地质找矿和我国地质实验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我国发起并主持的IGCP299项“地质、气候、水文与岩溶形成”项目,共有35个国家230位专家参加,其中国外167人。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专业委员会48位成员集体参加此项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资助下,IGCP299项于1991年7月5日至8月1日,在桂林举行了国际研讨会及野外地质考察。会议的目的是借助于我国岩溶环境跨度大的优势,对湿润亚热带岩溶、高山岩溶、半干旱岩溶进行现场对比和讨论,为IGCP299项的开展进行示范研究。通过现场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岩土力学专业研究所。自1958年成立至今已有30周年,现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从事岩土力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全所职工300多人,科技人员占2/3,其中,高级研究人员占21%,中级研究人员占43%。我所设有4个研究室和情报室、计算机室及一个实验工厂。30年来共完成220多项较大的研究课题,内含重大岩土工程90项;取得科技成果210多项,其中获国家级成果奖8项,院(省、部委)级重大成果奖36项。我所实行改革以来,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程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正在将改革进一步深化。我所真诚希望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和同行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促进岩土力学与工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7,34(9):27-27
新技术二室是从事钻探设备和器具开发、工艺研究的专业研究室,拥有一流的专业设计队伍和先进完善的试验测试条件。在“七五”~“十五”计划中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奖。“十一五”期间承担着多项国家“863”计划和地质调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提供的产品有: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水文水井钻探、地热钻井、锚固工程施工及石油钻井施工等领域的多种结构形式和规格的液动潜孔锤、气动潜孔锤及其配套机具和钻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下结构教学的单位之一。目前设有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在该系有地下建筑工程和岩土工程两个方向。全系共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等3个硕士点,其中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所属学科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系现有各类学生570多人,其中本科生38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博士生80多人,外国留学生10多人,已是一个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培养岩土工程及相应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和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世纪的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美 《浙江地质》2000,16(1):97-100
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是人唯一的专业地质资料馆,拥有各类地质和矿产资料总计5100余种,本文基于21世纪全球地质科学重点的转移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地质资料档案馆带来的影响,概要论述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服务方向与服务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  相似文献   

11.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2.
关于矿床学创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保证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和国家资源安全,需要加强矿床研究以指导矿产勘查的重大突破。在简要回顾矿床学百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初步概括了矿床学开拓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矿业发展是推动矿床学发展的原动力;②地学的整体发展为矿床研究提供了基础;③新技术装备提高了发现和创新的能力;④科学的思维方法;⑤个人创造和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针对国家需求、学科发展前缘和中国矿床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深部过程、浅表环境与成矿作用等需要深入研究的10个矿床学科学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矿床学研究的6点意见和建议,强调矿床研究要主动服务于矿产勘查,要深入野外一线并将继承与开创很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3.
Coal is China's dominant energy resource.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advances in Chinese co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basic research of coal geology has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geological studies to earth system science; (2)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tegrate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al resources; (3) Evaluation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macropolicy making for China's coal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 coal bases; (4) Significan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3S (GPS, GIS, RS)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nt and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major tasks of Chinese coal geological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s: (1) solving resources replacement problem in eastern China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of deep mining; (2) solving problem of integrated coal exploration of complex regions in energy bases of central China, and resources problems induced by coal exploitation; (3) mak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coal-accumulation basins in western China; (4)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clean coal technologies; (5)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modern coal mining and safe production; (6)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resources and majo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矿产地质50年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从矿产普查勘探工作、矿山资源开发工作、地质科学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等4个方面回顾了建国50年来中国矿产地质的科技进步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我国地质矿产研究者在成矿理论、找矿技术方法和区域性、全球性成矿规律等方面有所突破,并提出了应加强中西部的地质矿产研究、重视新类型矿产的发现和向海洋要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要回顾了中国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国内航空物探的主要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为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十一五"以来,中国的航空物探技术,尤其是航磁多参量、矢量测量、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航空物探技术创新过程中,航空物探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加强,在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与评价、能源勘查与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地下水资源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满足国家资源勘查和环境评价对航空探测技术的需求,未来中国航空物探测量系统的分辨率、稳定性和实用性将进一步提高,航空物探在加强基础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能源勘查等传统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将拓展及加强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部地热调查、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军事及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矿产区划——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结合的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裕生 《地质学报》2016,90(9):2454-2463
矿产区划是"研究成矿规律、进行矿产预测、提出选区和地质工作部署建议"的工作,属基础性、公益性、科研性、先导性融合一体的矿产勘查前期工作。矿产区划工作在我国已实施了三轮,每一轮矿产区划工作都是由国土资源部领导直接部署,即由政府提出、政府下属的地勘单位、科研单位实施。矿产区划成果是部署矿产勘查,编制地质矿产保证工程和地质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资料基础及科学依据;矿产区划成果直接引领地质找矿突破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勘查。矿产区划的指导理论是区域成矿学,特别是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最有效。三轮矿产区划的成果证实:矿产区划工作成果促进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实现了地质找矿的突破;创建了我国独有的矿产预测新理论,发展和充实了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带动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现了地质矿产理论研究与矿产勘查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多目标的地质大调查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奚小环 《物探与化探》2007,31(4):283-288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面临发展问题.2001~2005年勘查地球化学以国家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主导,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资源与环境并重为方针,实施多目标的地质大调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标志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这是勘查地球化学的战略选择.在现代科学技术取得最新成就起点上,构建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质量体系,在各项工作中采取科学态度和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勘查地球化学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涂光炽 《第四纪研究》1995,15(4):297-300
侯德封同志是我国早期地球化学事业的开创者、组织者和设计师。他于50年代初提出的化学地史及60年代反复强调的核子地质均蕴育了浓厚的地球化学思维。在50年代我国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60年代创办我国第一个地球化学研究机构的过程中,侯老发挥了远见卓识和当机立断的地球化学事业开拓者的关键作用。在领导和组织建国后我国早期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铀钍地球化学科研工作中,侯老是主要的带头人,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了指导性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陶维屏 《地质论评》1996,42(4):341-345
基于非金属矿床学的历史,从当前社会背景分析,展望世纪之交.非金属矿床学将获得较快速的发展。在成矿规律研究、矿石工艺学和矿物材料用途开发研究、矿产勘查技术与经济评价研究,以及在上述方面引入有关学科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都有广大的开拓空间,有待深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矿物科学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灵 《矿物学报》2005,25(1):1-8
本文阐述了矿物科学的概念,包括矿物科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涵义与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等,并对中国的矿物科学做了简要介绍。矿物科学是研究矿物及其性质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然矿物和人工晶体材料。它不仅是为地球科学服务的学科,而且是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服务的学科。矿物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物及其性质两大方面。矿物研究既是传统矿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矿物科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物性质及其变换过程研究则是当前矿物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矿物科学是以矿物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并具有众多交叉分支学科的学科体系,具有比传统矿物学更加广阔的科学范畴,具有一级学科的概念。矿物学既是地质科学的一门分科,同时也是矿物科学的一门分科。中国已在矿物科学的许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与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