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3.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積室磷矿队 《地质科学》1959,2(12):371-376
一九五八年四月间我队到河南鲁山新集旺河调查磷块岩矿床时,曾在震旦系顶部发现了一层厚30余米的赤红色泥砾层,其中砾石大小混杂,无层理可寻。砾石成份不一,以石英岩为主,石灰岩及片岩亦偶有所见,为砂泥质胶结,基质占80%以上。砾石形态多为半稜角或半圆滑状,常一端圆滑度较大,而另一端则圆滑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泥晶磷块岩(micritic phosphorite)是磷块岩的主要类型之一。我国的磷块岩矿床也多有这种矿石。过去往往把组成泥晶磷块岩的磷酸盐矿物叫做胶磷矿(collophane)。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观察结果表明,胶磷矿实际上也是结晶质磷灰石,只是由于颗粒极其微小而已。由这种泥晶磷灰石组成的泥晶磷块岩也同样不像过去描述的那样单调,而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构造。 相似文献
5.
浙闽地区白垩纪早中期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西南和福建西部地区11个剖面点陆相白垩系11个层位的碎屑黏土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白垩系中下部大部分层位以伊利石为主,相对含量平均超过80%;闽西坂头组、浙西寿昌组顶部—横山组下部、金华组中部、衢县组上部出现了较为丰富的蒙脱石,最高达49%;高岭石一般较少,仅在浙西衢县组中部、寿昌组上部较高,最高达38%。研究表明,中国东南地区在白垩纪早中期主要属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与全国乃至全球温室气候一致;在浙西阿普特初期和赛诺曼早期间断有湿热气候,可能与区域古植物较为繁盛及较大面积湖区有关;闽西凡兰吟期,浙西阿普特早期、阿尔布晚期、赛诺曼中期部分时期存在短期相对干冷气候,大致分别对应于白垩纪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并可能与区域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6.
“仑山灰岩”标准地点在江苏南部句容县的仑山。1933年,俞建章在研究“仑山灰岩”中的头足类动物群时,曾指出:“仑山灰岩”的时代应属于早、中奥陶世。1935年,李捷等在系统研究宁镇山脉地质时,对“仑山灰岩”重新进行划分,把上部含鞘角石(Vaginoceras)动物群的灰岩归入中奥陶统,称汤山灰岩。 相似文献
7.
风成沉积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下的一种典型产物,包括石漠戈壁滩,沙漠和风成黄土。世界上研究得较详细的古代沙漠沉积的地质时代是侏罗纪、二叠-三叠纪、泥盆纪、下寒武世和前寒武纪,尤其是二叠纪最佳。在我国,已经报道的古风成沉积时代不老于白垩纪。1963年张步春和王景钵首次报道在广东河源红色盆地地层中,发现了风成斜层理和风棱石。后来,笔者在湖南沅麻红色盆地的白垩系中也发现有风成砂。 相似文献
8.
震旦紀地层中很难找到化石,因而划分和对比地层常常遇到很多困难。笔者在荆襄磷矿实习的时候,曾对震旦紀地层中的結核作了研究,感到还可作为地层对比的参考,而且也是一种找寻磷矿的标誌,所以作一个簡单介紹。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近年来,刘鸿尤、沙庆安等在研究中国南方震旦系的工作中,先后从滇东及鄂西采回了一些标本,经笔者分析含有不少孢子及植物残体化石。研究材料系1962年采自滇东宜良螺絲塘、鄂西秭归冀家湾及宜昌秋千坪等地的震旦系。含化石标本的地层,均属上震旦统。样品的分析,基本上按格里丘克法进行,重液应用ПД-6,分析后的样品粘成固定薄片作显微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米士(1942)根据滇中澄江组与昆阳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命名为晋宁运动,刘鸿允(1963)又提出以晋宁运动导致的不整合面作为震旦系的底界,这些意见曾被地质界普遍采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