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通讯》2011,(17):45-45
第一条为严格保护耕地,有效预防和制止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规定对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及个人进行约谈。  相似文献   

2.
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认真学习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会议的重点是研究建立土地违法问责制的实施路径,探索共同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刚才申联彬副省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个省(区、市)都准备了很充分的交流材料,我们一定把这次会议认真总结好、交流好,研究出一条实施土地违法问责制的具体途径。受绍史部长的委托,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向参加会议的各省(区、市)政府的秘书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实施以来对国家土地督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5,(17):43-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的特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招标投标的,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必须进行招投标。零星、分散的辅助性工程,如可以组织项目区农民群众完成的简单、少量的田间平整和植树造林等工程可以不进行招投标。第四条项目实施原则上实行整体招投标,也可根据需要实行单项工…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通讯》2008,(3):13-14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渝府发[2008]1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土地管理职责,致使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大量发生或严重损害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严格的问责,根据部领导指示,现转发你们参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国土资源局以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市”为抓手,创新思路,大胆实践,不断完善处置土地违法行为的责任制度,优化查纠违法用地联动模式和违法建筑物拆除方式,建立和完善了土地违法行为防、控、纠、督处置机制,使全市土地管理秩序明显好转,违法用地行为明显减少,土地信访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通讯》2013,(7):45-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耕地,是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土地调查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调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力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坚持“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纠正和整改相结合、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组织领导到位、自查清理到位、查处整改到位和规范管理到位”的方法,通过“五查五看”集中清理了2005年1月1日以来“以租代征”、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扩大工业用地规模、未批先用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出违法违规用地案件lO起,在查处事的同时,又查处人,有力打击了各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了全市土地市场秩序,巩固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十余年来,我省土地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各项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执法监督在各级土地执法监督检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效显,违法占地现象逐年减少,一些典型的影响面大的土地违法案件依法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人民群众依法使用土地的意识得到了加强。但是,通过对近年来查处土地违法工作的回顾,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通讯》2010,(19):16-17
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该决定对《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5号)做出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三条":香港永久性居民、澳门永久性居民报名参加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办法》根据该决定做相应修改后,重新公布。《办法》全文共二十四条,分为六章,即:总则,报名条件,考试,考务,法律责任,附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增强实景的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该系统通过增强实景技术将违法用地信息通过巡查员所在的位置,随时随地提供给执法监察员。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增强了终端用户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定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巡查监管工作的直观性,让用户可直接在移动终端摄像头发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成果应用可以规范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有效管理案件查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案件查处证据,客观提供相关数据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土地卫片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文以深圳市为例,探讨深圳市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卫片执法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土地卫片成果扩展应用于规划土地监察共同责任考核工作中。实践情况表明,该应用在创新执法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城市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对其他城市开展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河北国土资源》2005,(12):42-43
今年,魏县实行了村级土地信息员制度,584名土地信息员随时随地把本村土地管理和利用情况向土地部门反馈,并协助国土管理部门解决土地纠纷,处理违法占地,成为土地管理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4.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指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解译等高新技术对一个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监督检查的过程。自卫片执法实施以来,违法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但是由于其启动约谈和问责制度,地方政府用地压力剧增,违法事件层出不穷。在国家土地政策收紧,地方政府用地需求不减,监管手段日益先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土地管理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用地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息要览     
《国土资源通讯》2005,(20):45-46
浙江两年查处土地违法案2.5万起。浙江省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并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土资源部门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万起,没收建筑物2600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750万平方米,罚没款8.32亿元,收回土地3.9万亩;181名违法案件责任人员受党纪政纪处分,46人受刑事处罚。近日,在浙江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土地执法监察暨土地整理开发工作会议上,省国土资源厅通报了6起典型土地违法案件,即乐清市虹桥镇龙泽村村民委员会非法买卖集体土地案;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非法买卖集体土地案;平湖市经济开发区非法批地案;临海市灵江两岸造…  相似文献   

16.
陈琦 《北京测绘》2012,(4):52-54
为确保土地违法用地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本文利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3.1软件为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平台,结合GIS、RS和GPS技术,建立土地执法监察辅助应用系统,形成土地执法监察新机制,帮助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发现疑似违法用地的位置,方便数据统计和上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以“发现得早、制止得住、查处得了”为目标,坚持国土搭台、部门联动和政府主导三位一体,有效破解发现、制止、查处、拆除和问责等土地执法难题,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连续多年下降,土地执法监察由查处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走出了一条土地执法监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通讯》2005,(15):44-4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对集体建设用地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或村庄、集镇规划。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落实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流转:(一)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秩序,加强土地估价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土地估价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已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认识问题、机制问题以及处罚力度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土地违法现象。而土地是民生之本。事关国计民生,同时土地违法也是滋生腐败的又一途径,为此:本结合地方具体情况提出了“阳光下使用土地”、“创新土地制度”等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