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处于临滑状态的豆芽棚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排水、加固、支档和减载等工程。经多种监测结果证明,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取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推力计算中,滑带土抗剪强度的确定直接影响稳定性评价结果与治理方案设计,对该滑体的治理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运用反分析方法,给出比较合乎实际的滑带土综合抗剪强度指标c, φ值的获取,为进一步的计算、评价、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以中里滑坡为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详细介绍澄江镇变形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及对论证,优选出最佳治理部位。通过对抗滑性和挡土墙两种治理方案的对比分析,建议采用抗滑桩方案对澄江镇变形体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白岩沟西滑坡治理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评议在对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白岩沟西滑坡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白岩沟滑坡的滑体采用抗滑桩顶部施加预应力锚索的新型支挡结构,对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该项治理措施比使用抗滑性桩治理措施降低了造价,保证了抗滑效果。  相似文献   

5.
湖北长阳丹水撇洪渠出口左岸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该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属滑移-拉裂型边坡。经受了诸如自重应力、构造应力、卸荷变形、降雨等内外因素作用,斜坡岩体沿软弱结构面发生滑移变形。随着剪裂面上的拉应力集中而产生拉裂缝,一旦破坏面贯通,将导致边坡破坏。用计算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潜在滑面的位置,并通过参数反演,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针对边坡的形成机制、边坡各个部位的变形发展特点及其重要性,采取了分区治理措施。既达到了治理效果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可供从事类似22程评价和治理的22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延庆区某索道基座滑坡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建模对直立式挡墙、仰斜式挡墙结合抗滑键对滑坡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自平衡挡墙治理方案时,在抗滑键长度、挡墙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当坡顶为自然边坡,且外荷载相对较小时,仰斜式挡墙结合抗滑键对滑坡的防治效果更优;当坡顶存在较大外荷载时,直立式挡墙+抗滑键的自平衡挡墙对滑坡的防治效果更好。根据分析结论,结合治理工程实际条件,治理方案采用了直立式挡墙+抗滑键,目前支护结构运行良好,边坡稳定。可为类似边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国道108线广(元)南段某特大型滑坡为例,介绍该复式滑坡的形态结构特征、成因机制,阐述了滑坡极体内Ⅰ、Ⅱ、Ⅲ级滑面(带)特征,分析了该滑坡前期工程治理失败的原因。针对该滑坡体内多级滑面(带)的形成特点及结构特征,提出了以重力式挡墙支护浅、表层滑体,抗滑桩锚固深层滑体,滑体后缘高陡边坡采用锚杆支护等,并结合后缘地表排水、前缘利用泄水孔排泄地下水及土工织物护岩防冲刷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加筋土能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原理以及锚固技术理论提出了一种治理中等规模滑坡的新型抗滑体系--预应力加筋土锚垫,这种新型抗滑体系可直给滑动面(或软弱结构面)施加法向力,以提高滑动的阻滑能力,从而达到平衡下滑力的作用,预应力加筋土锚垫具有造价低,分级锁定滑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里滑坡位于延吉至图们高速公路右侧 ,由于高速公路路基开挖切断原山脊形成滑坡。在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推力计算中 ,滑带土抗剪强度的确定直接影响稳定性评价结果与治理方案设计 ,对该滑体的治理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影响。针对中里滑坡目前正处于滑动阶段的特点 ,及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在分析计算中的重要性 ,运用反分析方法 ,给出比较合乎实际的滑带土综合抗剪强度指标c、φ值 ,为进一步计算、评价、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郑轩  孔令伟 《岩土力学》2014,35(9):2616-2622
连续桩键是一种新型抗滑结构,结合了阻滑键和抗滑桩结构型式的综合功能。采用二维FLAC程序对连续桩键结构与滑坡的作用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结构的内在抗滑机制主要体现于有效减小滑带区域的剪切变形量、降低塑性区的发展程度、阻滞滑坡体的整体位移、调动滑体区域的岩土体抗力等方面,而其外在抗滑机制则对应于结构能有效加固设置区域岩土体和充分发挥整体抗滑支挡这两种作用。总体上结构处于剪切、弯曲和拉压的复杂受力状态,内力变形连续分布且均衡,相当于整体协调受力的连续刚架体系,其抗滑效果更加明显,并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连续桩键结构克服了单体结构的应用局限问题,而更充分发挥了对滑坡体的加固阻滑效果,显著提高了滑坡体的整体稳定安全裕度,对滑坡治理工程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已被成功应用于三峡库区最复杂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猴子石滑坡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春梅  殷坤龙  简文星 《岩土力学》2008,29(7):1949-1954
探讨了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滑面倾斜时抗滑桩桩前岩土体弹塑性区临界高度的计算模式。介绍了常用的确定抗滑桩嵌岩深度的工程地质法和强度控制法,剖析了抗滑桩设计的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利用空间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得出了滑面倾斜时桩前岩土体弹塑性区的临界高度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弹塑性区临界高度与滑面倾斜角度及岩体的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三峡库区万州区某滑坡为例,计算了桩前弹塑性区的临界高度,并总结出临界高度与滑面倾角及岩体的黏聚力呈指数分布关系,与岩体的抗力及岩体的内摩擦角呈线性分布关系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对抗滑桩嵌岩深度进行修正,并适当地控制抗滑桩嵌岩段岩土体弹塑性区临界高度。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库岸滑坡抗滑桩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库滑坡(变形体)防治工程研究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和难点问题.依据抗滑桩优化设计工作中各重要环节的工作内容,对滑带土强度参数的选择,抗滑桩位置和设计推力、抗滑桩间距、锚固段长度的确定等影响抗滑桩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湖南地质灾害概况,通过对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分析和多普勒雷达系统监测暴雨的可能性分析,选取地质灾害频发的湖南省作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多普勒雷达图像地质灾害气象反演分析和灾害识别研究,精确地预报了湖南省新邵县“2005.05.31”特大地质灾害,论证多普勒雷达是监测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刚  杨秀元  李浩  乐琪浪 《中国地质》2018,45(S1):115-122
奉节县是中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高发区县,区内地形起伏,构造和软弱岩层发育,地质环境较脆弱,通过对研究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查清了区内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孕灾地质背景,整合灾害、地质和地理信息等数据,首次编制了奉节县幅1∶50 000灾害地质图,建立数据集。本文从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期呈现地质灾害调查领域灾害地质图数据集应用的实例,为该类型地质调查和数据集处理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文斌  罗文强  冯永 《岩土力学》2006,27(Z1):952-957
抗滑桩设计的常规方法是建立在定值基础上的,未能考虑计算参数的随机性与变异性,故在抗滑桩设计中存在局限性:一是不能给出抗滑桩设计的边坡安全度;二是设计中过分保守,造成浪费。可靠性分析法考虑了计算参数的随机性,用严格的概率来度量边坡的安全度,弥补了上述传统抗滑桩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可靠性分析法,以传统边坡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基础,建立了抗滑桩设计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且运用蒙特卡罗法,采用单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抗滑桩设计各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及可靠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岩土体重度、抗滑桩直径等因素对可靠性指标影响较明显,边坡安全系数对岩土体重度、抗滑桩有效长度、抗滑桩直径等随机变量较敏感。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另一类型地质灾害,即化学型地质灾害的定义及其分类。并认为化学型地质灾害不像物理型地质灾害那样发生瞬时灾害,而有一个延缓过程,但是一旦发生,难于挽救。化学型地质灾害体的主体是化学元素,开展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化学元素的赋存规律、土壤及沉积物承受各类元素的极限、各类元素活化的条件是揭示诱发化学型地质灾害机理的关键。因此要十分重视与加强化学型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监测与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 都江堰至汶川公路两旁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 先后多次完全中断震中交通生命线, 严重地影响了公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后重建。通过对汶川地震前后都江堰-汶川公路边坡现场调查资料对比分析, 研究了该地段边坡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破坏模式、形成机制和时空分布特点。破坏类型主要为碎屑流式、碎裂滑移式崩塌和碎裂-俯冲式、振荡-高速滑移式泥石流等, 造成沿线边坡发生大面积浅表生改造破坏。此类灾害具有丛集性、相关性、分段性的明显特点。成因复杂的高陡岩土体是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基础;强烈的场地地震效应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成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保高速公路K399滑坡活动特征及治理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大保高速公路K399滑坡,于1999年4月16日初次滑动,以后又经过多次滑动和整治,但滑坡仍不稳定。在总结和回顾该滑坡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地质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地质条件、成因和力学机制。确定其力学性质为牵引-推移式大型碎石土-岩质滑坡。对涔坡稳定性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根据该滑坡活动特点和滑坡特征,经综合分析研究和计算后,采取以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为主体工程,辅以锚固、护坡和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既根治了滑坡,又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大保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19.
某大型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地质条件复杂、软弱结构面发育、开挖高度大、坡度陡、临空面多,为边坡变形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故边坡多处出现失稳破坏迹象。在已查明滑坡工程地质条件、滑动面、滑带位置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现状; 根据钻孔资料提供的岩土体和滑面的参数,并结合参数的反算,得到了滑面的c、φ值,最后计算得到非正常工况下(暴雨)的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为0.91,说明当遇到长时间暴雨时,滑坡会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治理。文中提出了相应的治理设计措施,即在对滑坡体进行削方减载后,在边坡的一级平台位置设置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对该边坡破坏过程和机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程序UDEC进行了滑坡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根据已确定的滑面,采用UDEC模拟边坡开挖,通过对治理前后边坡位移图的比较分析,表明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治理措施安全有效。通过抗滑桩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对比,揭示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改变了传统抗滑桩的受力状态,变悬臂梁为类简支梁,变被动支护为施加预应力,具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0.
半坡桩与普通抗滑桩的受力机制不同,用常规的设计方法半坡桩的锚固深度不足,可能导致治理工程失效。为了分析半坡桩无效锚固深度,在分析高陡堆积体滑坡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抗滑桩受力机制重新厘定了半坡桩的概念;以弹性半坡桩为例,用数值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弹性半坡桩无效锚固深度与总的锚固深度、滑面倾角及滑坡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弹性半坡桩的无效锚固深度受总的锚固深度影响较小,当总的锚固深度增加时,无效锚固深度在小范围内波动;弹性半坡桩的无效锚固深度与滑面倾角及滑坡推力呈指数正相关性,随着滑面倾角及滑坡推力的增加,无效锚固深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