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用土地定级的总分值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农用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特点,深入探讨了农用土地定级因素因子特征以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类定级因素因子对农用土地质量的影响;在分析定级因素因子作用分值含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更能体现定级因素因子特征的总分值计算模型,使定级结果更加符合农用土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工作平台的农用土地定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系统地阐述了基于GIS工作平台的农用土地定级因素选择的原则,用网格法和矢量法确定定级单元的方法,建立基础数据库的程序,并对函数法,区域赋值法及空间扩散法等因素因子赋值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以熵为基础建立均质检验的质区的方法,还对加权求和模型与几何平均值模型在综合作用分值计算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冠县城区土地定级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二勋 《地理科学》1999,19(3):258-264
以GIS为基础,利用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确定山东省冠县城区土地分等定级的因素、因子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因素、因子的分值和土地定级单元分值,然后根据单元分值对土地级别进行初步划分并实地校核,最后对定级成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区土地定级实践研究——以唐河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留科 《地理研究》1998,17(1):90-98
以GIS为基础,利用“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对城区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及唐河县土地具体的分等定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农用土地价格初步研究--温州市农用地案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浮  彭补拙 《地理科学》2000,20(1):65-71
根据农用土地价格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评估的操作是研究重点,为此建立农用土地类型、等级、基准地价及变幅的价格体系,为农用土地流转、土地税收等提供依据,促进耕地保护和利用格局调整。并在温州市农用土地管理中的实践,有利于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市场,强化农用土地资产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会宁县城镇土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城镇等级,揭示城镇之间以及城镇内部的地域差异.根据会宁县城镇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结合城镇土地分等规程,运用特尔菲法确定研究区域的因素因子及其权重,收集分等定级所需资料,计算了分等定级因素的综合分值,土地等级进行初步划分,最终取得会宁县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成果,把会宁县的城镇土地分为4等,并确定会宁县城区的土地级别,可进一步摸清各镇区的基本情况,掌握各城镇之间的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7.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的应用与更新--以灵宝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我国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的应用,并结合实例研究,提出了更新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成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以益阳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是城镇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和方法,运用空间数据库存贮、管理和操作各类与城镇土地定级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建立了一个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并结合益阳城区土地定级的实践,对城镇土地定级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垦148团农用土地估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农用土地价格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投入产出调查资料,采用标准田地价比照法,以参评作物地价和综合地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研究区包括平均地价和变幅的农用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并可据此计算每一宗地的地价。  相似文献   

10.
11.
遥感技术在中国土地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影像的不同季相、波段和各类植被指数的选择等;讨论了土地荒漠化信息遥感提取的多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遥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多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手动分类结合的原因.最后,指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综合指标与综合方法集成研究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规则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北碚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建立知识规则的方法,对该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对QuickBird卫星影像进行分辨率融合,重点分析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并根据形状特征建立形状指数,综合上述知识建立提取规则对地物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单纯利用光谱信息分类的不足,有效解决地物混分现象,达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2000年Landsat TM图像和2004年中巴资源2号卫星(CBERS-2)图像为基本数据源,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建立了山东省农村居民点遥感监测数据库,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14 278.38 hm2,年平均扩展速率为3569.60hm2/a,扩展强度指数为0.091%,用地比重为8.05%.农村居民点斑块数量增加了906个,斑块平均密度为33.27个/100km2,斑块平均面积为24.20hm2.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扩张,现在很难再以传统方法检测短时间间隔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同时,由于受到恶劣天气以及云层覆盖的影响,光学遥感影像的获取也受到限制。SAR影像,例如RADARSAT-1,是全天候观测地面目标的理想工具。根据RADARSAT-1卫星的过境时间,本文分别采用24、48和72天为时间间隔的RADARSAT-1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并进行分析。根据这三个时间间隔,检测结果只能在精度和效率之间进行折中。大部分情况下,采用24天作为时间间隔已经足以得到60%以上的检测精度。如果要得到更高的检测精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间隔,例如48和72天。  相似文献   

15.
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为此,文章提出运用农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建立耕地质量平衡标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漫湾电站移民安置地的土地覆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希平  何大明 《山地学报》2004,22(3):267-271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应用1988、1996、2000年的TM数据,以漫湾电站建设中远迁移民安置地作为研究试验区,监测移民安置地试验区内相应时段的土地覆盖状况,分析因电站建设以来试验区的土地覆盖变化时空分异特性与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移民安置地的土地覆盖在结构上表现为以旱地及其他混合类型为主要优势,在时间动态方面,移民安置地的旱地及其他混合类型出现急剧增加,而灌木林地急剧减少。究其原因是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而电站移民因生活与生产需要,大量开垦灌木林地进行农业开发利用活动所致。由此得出,对于电站建设所必然出现的山区远迁移民安置地建设,自然力和人为作用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正效应和负效应的根本驱动力,因此,对于电站建设中的山区移民安置点土地利用,必须坚持规划指导与管理,促进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提取土地质量指标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作为土地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壤属性质量指标和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质量指标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水分、铁氧化物、土壤重金属、土壤质地、土壤盐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指示种10个指标的提取、敏感波段选择与反演方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卫星遥感影像中耕地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采用遥感图像处理ENVI3.2软件和TM资料,进行了7个县(市区)10个时相的耕地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研究,结果证明,选择春季时相,TM432波段合成,经几何校正和增强处理,通过交互的非监督分类提取耕地信息,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平均分类精度达到98.22%。  相似文献   

19.
宁夏沙地遥感宏观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宁夏199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数字方式下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两期宁夏沙地数据库。通过分析得出:2000年宁夏有沙地面积313 498 hm2,与1996年相比新增加4 894 hm2、减少2 9705 hm2、净减少2 4811 hm2,净减少了7.333%。沙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1996年的6.533%减少到2000年的6.054%,平均每年净减少0.120%。同时,分析了全区沙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沙地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草地沙漠化和耕地沙化,两者分别占沙地总增加量的78.463%和13.302%;沙地减少的相互主要因素是沙地开垦为耕地和沙地恢复草被变为草地,两者分别占沙地总减少量的50.025%和46.666%。  相似文献   

20.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西北地区土地资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吴薇  颜长珍  王建华  王跃 《中国沙漠》2000,20(2):229-231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展西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调查是建立国家级基本资源遥感动态信息系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在确定土地资源分类依据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分类系统;通过遥感数据一人机交互解译一矢量图编辑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数字方式,完成了90年代中期由1:10万基本数据支持的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