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asperity,barrier和fling step是近场地震学中3个重要的术语。但到目前为止,这3个术语还没有贴切、统一的中文译名。为了便于学术交流和读者对近场地震学的学习和理解,有必要规范统一它们的中文译名。本文基于3个术语产生的物理背景及其意义,建议这3个术语的中文译名分别为:asperity——高强体,barrier——止裂体,fling step——滑冲。  相似文献   

2.
《Practical Magnetotellurics》中文译名《实用大地电磁测深法》,作者Fiona Simpson and Karsten Bahr,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0-5218-1727-7).  相似文献   

3.
《Practical Magnetotellurics》中文译名《实用大地电磁测深法》,作者Fiona Simpson and Karsten Bahr,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0-5218-1727-7).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建立医院和医院之间PACS系统的意义;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立院间PACS系统提供了物质基础,采用固定IP地址的中间存储空间和采用适当无损压缩方法是建立院间PACS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医学影像存储和通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PACS的发展和特点:DICOM3.0的现状;PACS的通讯和存储技术:并对PACS的效益进行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概述: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即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是医院的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图像主要来源于医院的放射医疗设备(如X-CT、UFCT、MAI机以及PET等)。传统的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方式主要是根据由特定影像设备产生的胶片,凭借医生多年的诊断经验判断是否有病变及其具体情况。这种利用胶片的诊断和存储方式随着影像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医院的管理发展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取代胶片保存手段应用于医院管理的想法已产生了,PACS正是这种思想发展的结果。PACS…  相似文献   

7.
<正>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4年8月19-22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通过审核的会议论文将在中文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增刊上发表。欲知会议具体信息请登入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网站(www.caee.org.cn)。欢迎广大科技人员投稿和参会。  相似文献   

8.
视频会议系统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将地震现场的图像与声音实时地传输到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采用了一套点对点的视频会议系统。地震现场配备一台卫星终端,并在电脑上加装了视频采集压缩卡和Picture Tel公司的视频会议系统卡,即组成一套简易便携可靠性高的现场图像传输系统。卫星终端提供64kbps的高速卫星通道,使用MPEG1压缩格式,配合数字摄像机将现场的震情、灾情与社情传输到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为政府做出切实有效的应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太阳光子辐射产生的光压理论,作者揭示出了自然界存在有如下两种自然现象:(1)揭示了日-地闻天然形成的能量(动量)相耦舍的"轧制"式和"摇摆"式物理机制及其存在的证据.阐明了包括地壳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在内的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所需要的能源(力源)不是传统地质学所理解的仅来自于地球内部,而主要是来自于太阳.太阳与其系内行星之间不单是先前人们所理解的靠万有引力作用所维系的那种家族式的首领关系,而且也是靠太阳辐射的斥力作用形成的"母子"关系.地球自生成以来,主要是靠太阳光子的能量(动量)的"哺育"才"活"下来的,地球目前还生机勃勃地"活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赤、黄交角的存在,不是先前人们所理解的只具有行星运动几何学上的意义,它在日一地之间能量(动量)相耦合转换机制中还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它是整个地球能有效地、连续不断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动量)使其能"活"下去而必须具有的最为简单的天然条件.(2)揭示了自然界任一恒星系内部恒星与行星或星际物质间的斥力作用普遍存在.众所周知,太阳是一颗质量较小的恒星,在银河星云系中类似太阳的发光恒星大约就有4000亿颗,在宇宙更是不计其数.这说明宇宙中的任一恒星系内恒星与它系内的行星及星际物质(除暗物质外)之间的能量(动量)耦合与交换主要是靠光子来实现的.光予是宇宙中既普遍存在又具有特殊性能的一种物质.光子不带电,其电荷、电偶极矩和磁矩皆为零,它是一种稳定的粒子,其寿命为无限大.宇宙中任一恒星辐射出的光子可以对外任何可见物体起作用.光子对受体的作用方式是碰撞,它不但把自身的能量传递给受体,还把自身的动量(以光压斥力的形式)传递给受体,其斥力方向与恒星与受体之间的引力方向恰恰相反,以阻止行星或星际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向恒星内部凝聚,保持恒星系基本空间构架的相对稳定.由此推知,宇宙中物质之间的(光)斥力作用是普遍存在的,它与万有引力作用构成了相互依存的两个对立面,它们之闻的对立与统一构成了和谐一致的自然界.日一地间天然形成的能量(动量)相耦合的"轧制"式和"摇摆"式物理机制的发现与证实,为自然界星际(恒星与行星)尺度间的斥力作用普遍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是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后,首次对宇宙中星际间存在的"反引力"作用这一宏观自然现象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
站在展览会的钻孔应变地震仪旁,只要用手摸一摸装有探头观测井的水泥模型,仪器的记录笔立即记录下这一震动的微小变化.不少参观者称赞:这仪器真灵!钻孔应变仪可以摸到地球的“脉搏”,把它的探头放入观测井下、岩石中或土层里,就能记录地层应力的微弱变化、地震波和地脉动信号.据介绍,钻孔应变仪灵敏度高达10~(-11)量级,即使在1公里长的地段地下岩石缩小或伸长一根头发丝宽,它也能测出来.深井地声仪是地球的“听诊器”,是一种频带极宽的高灵敏度大动态地震仪.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0月,我到了大同地震现场。雁北地区一位朋友很焦急地询问我:“您能否透点信儿,下一步到底有没有地震?”我说,很抱歉,一是不知道,因为我没参加预报讨论;二是既使知道了,也不能说,因为有纪律约束。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的界线问题。“地震预测”的英文是Earthquake prediction。预测,是专业人员或专家对地震发展趋势和对可能发震的时空强所发表的意见。显然,这种预测意见只能在地震系统内部交流,带有探索性,允许学术争论。这种争论有时达到白炽化。  相似文献   

12.
崔永德  王洪铸 《湖泊科学》2023,35(6):2185-2186
<正>对物种进行命名是分类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世界统一的物种名均以拉丁名表示。在中国分布的物种,一部分在命名时已有中文名,而一部分则无中文名,中国学者要了解及进一步在我国研究和交流这些物种,需要对这些拉丁名翻译成中文。目前,生物的拉丁名是如何规范翻译成中文的,总的来说没有统一的约法规定,  相似文献   

13.
地震总伴随着地磁场的变化.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已确认了的事实.但是,从种类繁多且随机性很大的干扰磁场背景中,提取这种尺度和频率范围尚不清楚的微弱的地震磁异常讯息,却因其困难性很大尚无一种方法得到普遍的确认.我们知道,只有拿到真正的地震磁异常,才能谈得上“地磁报震”.因此,尽快地总结出一套排除干扰、突出地震异常的方法,是当前地磁工作者一项迫切的任务.现有日均值法、低点位移法、日幅差法、幅差二倍法、磁暴倍九法、红绿灯法等资料处理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是否能达到排除干扰、突出地震讯号的目的呢?我们认为,有些方法的某些部分还符合排除干扰的原理,能较好地突出地磁异常,但有不少部分却只是从经验出发,其运用方法与排  相似文献   

14.
近一时期,社会上关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谣传颇多.上海市地震局曾通过报纸、电台多次说明: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没有迹象表明上海在近期内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但是,谣传并未止息,特别是7月11日南汇等地发生了30年来最大的龙卷风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传闻又多了起来,不少人流露出“恐震”心理.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恐震”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群众对地震的前兆知识和地震造成的破坏有所了解,每当出现闷热、暴雨天气,或者某些异常现象时,就把它们与地震联系起来.其实,地震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要通过对各种地震前兆现象和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  相似文献   

15.
中外烈度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更加客观与科学是地震工程界一直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相应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国地震烈度表( 1999...  相似文献   

16.
大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研究地震成因,其目的为了地震预报.本文由组成地球物质的化学元素出发,在简单论述理论依据等的基础上,提出构造地震震源地球物质综合化学物理性质变化为主导,由渐变到突变至发震的"突变震源"基本思想;揭示地震可预报性的根本依据是"地震异常变化参数";主张全面地科学地"综合预报地震方法"."突变震源"说,还可用于其它类型地震机制基础之解释.文末采用模拟实验手段具体说明"突变震源"说之地震可预报性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综上所述,本文指出地震成因等问题的研究新方向和地震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是《太平御览》上记载的公元前23世纪山西永济西南蒲州地震,距今已有420O多年.公元前132年,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有史以来的第一台地震仪(后人称候风地动仪),当时此地震仪测到陇西地震,众人皆服其妙.中国地震资料最丰富,地震记载时间长.明朝全国地方志盛行以来,我国地震记载遍及于各县,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物理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球物理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为国内外众多数据库收录,2013年曾获"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期刊,主要报道地球物理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刊载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快报等.主要接受中文稿件,欢迎您投稿.  相似文献   

19.
地震地质》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 3 ,6 ,9,1 2月出版 ,每期约 1 5万字。它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 ,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2 本刊欢迎有关活动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报、减轻灾害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以及研究进展综述、研究简讯、书评 (或简介 )等稿件。3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3 .1 来稿要论点明确 ,数据可靠 ,条理清晰 ,文字精练。论文一般不超过 80 0 0字 ,短稿不超过 3 0 0 0字 ,图件一般不超过 8幅。来稿一式 2份 (请作者自留原稿 ) ,最好是A4打印稿。图版、照片不能用复印件。如本研究工作受到基金资助 ,请在文章首页 (脚注 )注明获得何种基金资助及资助项目编号。3 .2 来稿可以是中文或英文稿。如果是中文稿 ,加附 2 0 0字的中文摘要和 3~ 8个关键词 ,以及 1页左右的英文摘要 (附对照的中文 )、3~ 8个关键词 ;如果是英文 ,加附 2 0 0词的英文摘要和 3~ 8个关键词 ,以及 80 0~ 1 0 0 0词的中文摘要、3~ 8个关键  相似文献   

20.
当层状介质中存在低速层的时候,实际提取到的Rayleigh波频散曲线往往会发生“之”字形回折.已有研究表明,“之”字形回折与各模式的激发能量有关.特别的,“之”字形回折的“起跳点”(发生“之”字形回折的点)与介质参数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应用中它反映了介质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一关系是怎样的还没有人进行详细研究.本文计算了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