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颖春 《地球》2014,(4):36-39
过去我们常常把土地荒漠化理解为是“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然而事实上荒漠化不只如此,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定了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有时也将湿润和亚湿润区的石漠化归入荒漠化范畴。  相似文献   

2.
正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一大热点和难题。今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最新监测显示,自2000年以来,每5年监测一次,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已实现连续3个监测期缩减。然而,全国仍有4亿多人口在遭受着风沙的危害。荒漠化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的根本目的。从2014年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正式挂牌"中国国家沙  相似文献   

3.
蓝颖春 《地球》2013,(2):60-61
正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曾表示,截至2009年,全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1亿多亩;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2012北京国际生态修复论坛上,一组数据触目惊心:截至2011年底,全国井工煤矿采煤沉陷损毁土地达100万公顷。仅两准、鲁西两大煤炭基地未来搬迁人数就将达到273.34  相似文献   

4.
魏江 《地球》2011,(4):121-122
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类型包括:水土流失(或称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以及土壤污染等。当前,由于全球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土地生产力衰减、土地退化.可耕种土地被侵占的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李秋香 《地球》2011,(10):22-24
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查出闲置房地产用地2648宗,面积11944公顷(17.9万亩)。国土资源部早在1999年4月就已发布《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在目前土地供应紧缺,城市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为何还会产生近18万亩房地产用地闲置?政府又该如何规范这种现象?为此,《地球》记者专访了中国土地勘查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  相似文献   

6.
新疆艾比湖湿地土地荒漠化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虎  高俊峰  王晓峰  吴焱 《湖泊科学》2005,17(2):127-132
新疆艾比湖湿地是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在我国内陆荒漠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的保护价值.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时相的多源卫星数据进行配准与复合分类处理,结合野外调研,解译分析各类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艾比湖地区的荒漠化以土地盐渍化和风蚀两大类型占绝对优势,其动态变化特点是风蚀减少盐渍化增加.2000—2002年风蚀荒漠化的面积减少了403.06162km2,减少幅度达53%.盐渍化面积增加了183.7km2,比重由54%上升为70%.就荒漠化的程度而言目前是趋于下降.很多重度风蚀及盐渍化转为了中度,复合型荒漠化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可分为五大类、四大区。过去,中国东南沿海土地利用与调查存在的问题有: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土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滨海土壤盐渍化,水稻土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土地污染严重等),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有待更新。新一轮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25万)的内容有:成土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现状与发展态势,土地适宜性,土壤化学等;专项调查(1:5万)的内容有:盐渍土,侵蚀土  相似文献   

8.
王铸金 《地球》2012,(11):20-23
从2006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后,我国的国家土地督察事业开始不断发展,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10月19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国土部官网上发表署名文章:六年中,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严厉打击"以租代征"、违规设立和扩大开发区、未批先用等三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共清理出三类违法违规案件3.1万多件,涉及土地336万多亩,收缴罚没款40亿元,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6,(2)
正如果要一口气说出10个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围城、沙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这一串熟悉的词汇几乎可以脱口而出。这其中,沙尘、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都能找到同一个元凶,那就是曾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的荒漠化。2015年1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  相似文献   

10.
地方     
《地球》2012,(11):8-9
西藏厅前九月完成供地515宗据统计,西藏自治区1~9月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515宗,供应总面积407公顷,新增面积235公顷,总成交价款31122万元。其中出让土地109宗,供应面积为129公顷,划拨土地406宗,供应面积为278公顷。大连市局出台《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10月25日,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促进依法合理用地,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辽宁省大连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了《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11.
1.1 地震灾害 地球上每年要发生上百万次地震,人们可感觉到3级以上的地震就有5万多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上千次,其中破坏性极大的7级以上地震就有20次之多.这些地震大部分发生在海上,虽然每年发生在大陆上的地震仅占全球地震总数的15%,但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却占全球地震造成损失的85%.  相似文献   

12.
刘艳 《地球》2014,(7):68-71
今年的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中国主题是“绿化荒漠,美丽中国”,旨在唤起全社会保护和改善荒漠生态的意识,凝聚更多力量投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1994年12月,第四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土地荒漠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问题。20年来,我国政府领导沙区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0,(2):22-23
地球上每年生产6亿多吨稻谷。在稻谷加工成稻米后,不少地方的农民把稻壳当作垃圾扔掉了,一些地方的农民把稻壳和稻草一起烧掉。这种处理方法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会引发呼吸道疾病。最近,美国一家化工公司的研究人员打算利用这些稻壳米制造水泥。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气候观测数据和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的支持下, 计算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20世纪90年代的LUCC过程直接导致了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和区域分布的变化, 总体趋势是南减北增, 总量净增加2622万吨; 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转化过程中, 耕地扩张和农田损失是导致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变化的主要原因, 耕地扩张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增加8335万吨, 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3.50%,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农林、农牧交错区和沙漠绿洲区, 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大面积的农田开垦所导致; 农田损失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减少5713万吨, 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2.40%, 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陇中、东南沿海、四川盆地东南部以及乌鲁木齐—石河子一带, 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 城市扩张明显, 城乡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气候观测数据和遥感土地利用动态观测数据的支持下, 计算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20世纪90年代的LUCC过程直接导致了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和区域分布的变化, 总体趋势是南减北增, 总量净增加2622万吨; 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转化过程中, 耕地扩张和农田损失是导致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变化的主要原因, 耕地扩张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增加8335万吨, 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3.50%,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农林、农牧交错区和沙漠绿洲区, 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大面积的农田开垦所导致; 农田损失使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净减少5713万吨, 占全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总量的2.40%, 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陇中、东南沿海、四川盆地东南部以及乌鲁木齐-石河子一带, 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发展较快, 城市扩张明显, 城乡建设用地大量侵占耕地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正你了解人类的摇篮"地球"吗?从太空上看,她是银河系里一颗明亮的蓝宝石,是太阳系中的生命之舟;她养育了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还有70亿的人类,是她养育着的子民。我们生活在神奇的蓝色星球——"地球"上,她的身世,你知道有多少?  相似文献   

17.
吴迪 《地球》2012,(9):108-109
辽宁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矿产地67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  相似文献   

18.
李艳琴 《地球》2011,(8):100-101
“自然在报复我们”,以色列环保团体“中东地球之友”负责人GidonBromberg边说,边指着死海北部周围龟裂的土地。这里的土地很像干裂的月球风景,仿佛土地正在下陷,他说这是地下水冲刷地下岩层的结果,海平面正以每年三英尺的速度下滑。  相似文献   

19.
袁立明 《地球》2012,(11):24-2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用地的需要。因此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部地籍司有关负责人向《地球》记者介绍,国土资源部通过土地调查,查清了城乡每一块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了我国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了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地方     
《地球》2014,(3):7-7
3月6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该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主要数据成果。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二调”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耕地4633.7万亩,该省耕地数据增加了26.2万公顷,但实有耕地并没有改变,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全国水平,耕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