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广东各数字化形变观测仪器潮汐因子中误差、相位滞后及仪器零漂等参量的计算,对仪器观测资料的连续性、稳定性及观测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认为:各台仪器的观测精度基本达到了中国地震局形变Ⅰ类台的标准;地倾斜类观测仪器精度高,稳定性好,尤其是水管倾斜仪的稳定性及精度较高;垂直摆倾斜仪的漂移较大且资料精度较低.伸缩仪...  相似文献   

2.
力平衡式加速度计仪器响应误差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数字强震仪系统使用的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校正仪器响应失真的处理方法(微分-微分方法),即对未校正记录做低通滤波后运用近似理想微分器做两次微分得到校正加速度记录。针对大亚湾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K IS)给出了仪器校正示例,并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该方法适用于我国强震动台网数字强震仪获取的加速度记录的仪器响应误差校正处理。  相似文献   

3.
分析2011—2016年河北邯郸涉县台垂直摆仪器运行情况并计算其内精度,用质点、二维、三维载荷模型计算仪器周边工程建设载荷变化对垂直摆的影响,结果表明载荷变化对垂直摆数据影响不显著,二维载荷与三维载荷模型结果趋于一致,并得出动土时段可造成垂直摆内精度变差。  相似文献   

4.
底层大空间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剪力墙多垂直杆非线性单元模型中增设支撑斜杆的方法,来分析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给出了带支撑斜杆的多垂直杆剪力墙单元模型的刚度矩阵和各元件的本构关系。最后提供了算例,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带支撑斜杆的多垂直杆剪力墙非线性单元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单相介质AVO反演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反演是一个非线性的组合最优化过程,理论上可先将该非线性问题线性化,然后求解线性问题;或者直接利用非线性的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但无论哪种反演思路,实际中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因此分析AVO反演中的误差来源对提高反演精度和评价反演方法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本文对能造成反演误差的主要因素,噪音、薄层调谐、地震数据处理中的误差、入射角范围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因素可能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发现在AVO反演过程中可以从优化参数选择和针对性处理方面来减小这些误差,提高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线弹性结构动力学方程,作者已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二阶精度单步显式时间积分算法。本文将该方法推广到求解材料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方程中,采用带误差控制的修正欧拉算法计算单元应力,提高显式时间积分算法的精度。将求解非线性问题的显式算法应用于地震波垂直入射时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中,使用黏性边界模拟场地土层底部半空间基岩的辐射阻尼,并考虑地震动输入。与中心差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表明新显式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绝对地磁观测中磁偏角(D)和磁倾角(I)的观测仍然依靠人工,为了实现绝对地磁观测的全面自动化,本文针对研制中的自动化磁通门经纬仪进行了测量误差仿真分析.文中利用多体系统理论对自动化磁通门经纬仪的传感器输出直接进行建模,基于磁通门经纬仪的测量特点,使用计算机仿真直观展示了仪器装配和运行过程中的各类误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测量磁偏角D时,竖轴晃动误差影响最大,磁轴不正交误差和横轴晃动误差影响次之,横轴倾斜误差没有影响;测量磁倾角I时,磁轴不正交误差影响最大,竖轴晃动误差和横轴晃动误差影响次之,横轴倾斜误差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黄梅台长期稳定、连续、可靠、精确的观测资料,应用EIS2000[1]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及MapInfo软件系统,通过对比分析气象变化、人为干扰、仪器故障等非地形变信息和误差干扰因素,多方法分析、处理了台站水管仪、伸缩仪两套仪器定点形变观测资料.从资料分析结果中掌握某些基本常见的规律,为台站人员在日常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9.
对牡丹江地震台VS垂直摆和硐体应变2009—2015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仪器连续性、固体潮效应、调和分析、同震效应及干扰分析等。结果表明,牡丹江地震台VS垂直摆仪器运行正常且对地震及外界因素反应灵敏,硐体应变对近震几乎无同震效应,对外界因素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线性误差信息熵理论,研究了Lorenz系统非线性误差增长规律,并对系统的可预报分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预报性定量估计需综合考虑初始误差不确定性和系统自身不确定性的影响;非线性误差增长除与初始误差大小有关外,还与初始误差向量空间分布有关,即使相同大小不同方向的初始误差,非线性误差增长也存在差异;非线性误差增长的可预报性与误差分量有关,但与分量所占比例大小的无关,贡献率最大的分量,可预报性不一定最高,贡献率最小的分量,可预报性也不一定最低;不同的分量,可预报性不同,且不同时间段,可预报分量不同,可预报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山东地震台网的泰安、嘉祥等8个地震台的64、65和 DD-1型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647次地震,计算了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地震震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三种仪器计算的水平向震级比垂直向震级略偏大,平均震级偏差Δm<0.1级。  相似文献   

12.
如何应用微机对地磁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是运用现代方法处理地磁资料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实践(该软件已试用一年)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软件,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计算。该软件应用BASIC语言编写,主要功能包括:①同现有的野外地磁测量的记录软件(PC-1500计算机)联网;②计算各个测点总场强度和垂直强度(含主测点和副测点)的桩位差与仪器差、桩位差和仪器差的均方误差、通化差、通化均方误差、本期差值、相邻差值、点变幅减变幅均值、点变幅减变幅均相邻差值及各种精度的统计;③数据的分类、查询、替换、存储;④3种汉化的成果报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处理南极中山站的地磁资料与北京十三陵台对比,发现在磁场扰动时,仪器的标度值S=H×2I÷N有误差产生,提出了对中山站仪器标度值误差的改进方法。减少了误差,提高了资料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把H.Benioff提出的电磁式地震计用并联电容增长固有周期的方法用到强震仪的设计中,并提出用电流计并联电阻-电容增长电流计固有周期和对整个仪器频率特性进行校正的设计方法,获得了将近三个十倍频程的带宽。标定实验和野外观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 该仪器可用于爆炸地震效应观测和工程结构振动测量。最大可记录位移1米,频带宽度约为0.2赫到200赫。  相似文献   

15.
在地震、地磁等交直流两用仪器时,外接蓄电池的无谓放电是一种隐性故障。它的存在,会使蓄电池充电的频率增加、使用寿命缩短。本文以DJ-1型地震记录仪为例,揭示了影响蓄电池无谓放电的原因,定量地分析了蓄电池无谓放电电流与滤波电容及其它因素的关系,并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误差理论出发,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云南省1980—1984年的流动重力测量料资进行了全面精度评价。得出多期三程测量一测段平均观测中误差为24微伽。同时,对影响三程测量精度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认为仪器的突然性掉格和非线性掉格是影响三程测量精度的系统误差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为提高观测精度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静渊  杨江  李农发  余剑锋  李震 《地震》2020,40(3):167-178
SS-Y伸缩仪在中国地壳形变观测中已安装使用多年, 为了保证观测信噪比, 伸缩仪基线长度一般在10~30 m之间, 过长的基线导致仪器易受环境干扰的影响; 同时, 由于没有密封设计, 长期使用会出现格值误差等问题。针对SS-Y伸缩仪所存在的不足, 研制了一种新型短基线伸缩仪, 仪器基线长度为1 m, 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电容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 并设计了全新的整体密封结构, 使仪器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线性度、 灵敏度等参数测试及观测试验结果表明, 该新型短基线伸缩仪具有良好的性能特性和观测信噪比, 这为仪器的进一步优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JCZ-1T超宽频带地震计具有全频带覆盖特性,其低频端输出延伸到固体潮汐,利用地震计LP通道的垂直分向观测数据,经过处理获得有关的固体潮资料,通过对记录信号的频谱分析对其有了初步的认知。JCZ-1T超宽频地震计LP加速度垂直通道记录的观测信号以固体潮汐信息为主,用该仪器观测可以获取与地震相关的综合观测数据,分析JCZ-1T记录波形叠加的的固体潮信息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资料处理运用,可以与传统前兆仪器结合观测,拓展其研究应用领域,更好的服务于地震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现代数字采样技术和仪器标定测试平台,对ORBES—89电容传感式水位仪和压力式水位仪进行了动态标定。标定信号是标定平台产生的正弦型和阶跃型水位变化。文中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得了两仪器传输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两台仪器在低频段内产生的相位滞后及振幅畸变均很小,在固体潮观测资料数据分析处理时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从2003年安装运行至2011年,9年未进行调零操作,仪器调零频次远低于其他台站。采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垂直摆倾斜仪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认为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工作状态较其他台站同类仪器稳定。通过对张家口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减少调零频次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认为在形变观测中采取洞室保温防潮、增加信号输出防雷、减小仪器摆体底脚高差、在放底脚垫块处进行整平抛光、仪器摆体安装在洞室中部等措施,可以减少仪器的零点漂移,保持仪器工作状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