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鱼类实验动物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鱼类实验动物的应用、育种及模型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其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水产动物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实现对水产动物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基础,同时也是运用分子标记实现基因辅助育种的有效工具.通过评价不同分子标记作图的优缺点,介绍水产动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使用的分离群体,提出了适合水产动物遗传图谱构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产动物雷帕霉素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帕霉素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能够接收来自营养素、生长因子或者环境胁迫等的信号,通过调控细胞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实现对细胞生长和生理活动的精确调控。在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中,水产养殖动物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仅见于少数几种鱼类、对虾和蟹类,且其研究深度远远落后于模式生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包括TOR蛋白的发现与组成,以及参与mTOR信号通路的信号因子和信号通路调控生命过程的机制。同时,本文重点阐述了mTOR信号通路在水产动物细胞中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水产动物mTOR信号通路研究的必要性,以期为水产养殖动物mTOR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外源凝集素是非免疫起源的热敏蛋白质或糖蛋白,由于其多价构型及对持定细胞多糖具结合亲和力,它们选择凝集某些细胞(包括脊椎动物血球及一些病原微生物)和沉淀某些复杂碳水化合物;其凝集活动常被单糖所抑制,有的却需某些二糖、三糖或多糖。外源凝集素分离自广泛的低等和较高等的生物。一些地区水产养殖业受挫,因素较多,但对发病机理认识之缺乏和调动养殖对象本身防病积极性之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外源凝集素可在诸如凝集外来细胞,调理作用等的防御活动中扮演识别因子,协助一些生理活性物发挥作用,参与吞噬、胞囊、凝固、止血及创伤修复等作用。在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医学和食品科技上有广泛用途。迄今外源凝集素的许多性能并未全清,在自然界中的精细生理作用仍是个谜。本文论述外源凝集素的定义、性能及用途,以提请有关人士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娜  张士璀 《海洋科学》2023,47(6):124-129
塑料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导致其在自然界积累,并在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裂解,产生粒径小于5 mm的碎片和颗粒,即微塑料,全球的水生生态系统都发现有一定程度微塑料污染。各种水生动物,包括人类经常食用的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动物,都不可避免摄入微塑料,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微塑料中含有添加剂,其表面可以吸附周围环境的化学物质甚至微生物。动物和人摄入微塑料,可通过胃肠道转移到其他器官,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从水产动物中的微塑料、人体暴露途径和潜在毒性3个方面,对水产食物链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健康的潜在危险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泉州大港湾海水、沉积物及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1997年7月大港湾海域环境调查资料,着重分析了大港湾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水产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结果表明:大港湾海水中Cu,Pb,Cd,Zn的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大港湾湾顶水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Cd,Zn的含最明显高于湾口水域:湾南部水域高于北部水域。文中还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无公害食品》、《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对表层沉积物和6种水产生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大港湾的水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但沉积物中的Cd含量已超标。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集约化养殖程度不断提高。但随之带来的是病害的频繁发生。入世后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绿色壁垒”,对我国水产品的检验标准更加严格。与往年相比,仅对欧盟地区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下降竟达66%,损失惨重,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疫苗是预防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但至今大部分病毒的疫苗尚未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年夏季正值8号超强台风"桑美"影响后大渔湾海域范围内15个取样站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样本,分析研究了大渔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在台风影响后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54种大型底栖动物中,多毛类为22种,软体动物为22种,甲壳类为5种,棘皮动物为3种,其它类为2种.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种数分布都在5~20种,其中S6站种类出现最多,达20种.大渔湾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8.6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49个/m2.通过种类相似性聚类分析得出,该区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群落Ⅰ为西格织纹螺-小头虫-小荚蛏群落;群落Ⅱ为奇异稚齿虫-不倒翁虫-西格织纹螺群落;群落Ⅲ为西格织纹螺-圆筒原盒螺群落;群落间的种类和数量呈明显差异.本次调查分析得到的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及数量值与1980年和1982年调查得到的结果相比,均有所增加,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使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得到较好的生长.尽管本次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与以前调查的有所差异,但构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的主要成分还是多毛类和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福建省惠安县大港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在大港湾布设了12个测站,于2013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进行调查.两次调查初步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74种,冬季99种,春季136种.其中多毛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占总物种数的86.7%,构成了大港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13.02 g/m2,冬季5.19 g/m2,春季20.54 g/m2;平均密度439.80 ind/m2,冬季402.61 ind/m2,春季475.42 ind/m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度指数大于2%的物种冬季有11种,春季有8种;以密度、生物量和出现频率3种数据为参数计算的物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1 000的冬、春季都只有模糊新短眼蟹(Neoxenophthalnus obscurus)1种,说明模糊新短眼蟹在该海区的综合优势度较高.冬季和春季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与均匀度指数J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冬季明显小于春季.根据群落Bray-Curitis相似性系数对大港湾12个测站进行群落分布聚类分析,12个测站聚类为3组.用多维排序尺度方法对大港湾12个测站进行群落结构分析,呈现的不同程度分离点阵表明12个测站可划分为3个群落,与群落分布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两种海藻提取物抗水产动物病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大型海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提取物对11种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羊栖菜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相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菌圈可达21.6 mm;薄层层析表明羊栖菜乙醇粗提取物乙酸乙酯相有6条层析带,其中Rf=0.54带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可达13.6 mm;条浒苔乙醚粗脂对11种水产动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可达24.7 mm;进一步的实验显示,条浒苔乙醚粗脂3种洗脱组分抗菌性均比粗脂减弱了,而其95%乙醇洗脱组分对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抑菌圈仍可达13.8 mm。说明利用羊栖菜、条浒苔为开发海洋药物资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镉毒性与水产配合饲料中镉的允许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廖惠珍  林浪  陈启发 《台湾海峡》2001,20(Z1):155-158
本文概述了镉的存在形态和毒性以及其它一些问题,介绍了我国对有害化学物质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步骤.建议立题研究饲料镉在鱼虾体内的生物活性、毒作用和蓄积问题,普查水产配合饲料大宗原料的镉含量.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渔用饲料中镉含量控制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12.
水产动物源胶原蛋白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超  李杰  秦松  杜振宁  李文军 《海洋科学》2018,42(12):109-117
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可降解、止血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特性。其中水产源胶原蛋白在提取工艺、安全性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因此在医学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探讨了水产动物源胶原蛋白在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在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诸多因素中,太阳紫外辐射的增强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生命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物体一旦吸收了高能量的紫外辐射,则可对其各种生理过程产生影响,打破内稳态,尤其是紫外辐射对DNA的损伤作用,是诱导一系列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与鱼类及水生无脊椎动物有关的紫外辐射研究。从紫外辐射对生物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生物对紫外线响应方式、紫外辐射与其他因素复合影响三个层面进行总结。通过总结紫外辐射对鱼类及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影响,可为预测紫外辐射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助力,为海洋生物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 the submerged aquatic CAM plant, Isoetes kirkii A. Braun, light was shown to b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having the major influence on daily did malic acid/titratable acid fluctuations. In Lake Taupo (New Zealand), a large oligotrophic lake,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level of did fluctuations was demonstrated and this corresponded to changes in temperature, light, and daylength while Total Inorganic Carbon (TIC) remained relatively constant. However, in situ shading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at any one time, the diel acid fluctuation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ambient light levels as the other variables were constant.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upported this and also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synthetic rates and de‐acidification when related to light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5.
The littoral zone of Swartvlei, an estuarine lake on the southern Cape coast, wa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beds of submerged aquatic macrophytes. May 1979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 regression phase which lasted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senescence of the Potamogeton pectinatus and charophyte beds resulted in a 60% decline in primary production, a 74% slump in littoral invertebrate biomass and a 54% decline in the abundance of the fishes Monodactylus falciformis (Lacepede) and Rhabdosargus holubi (Steindachner) associated with the macrophytes. Gravimetric and calorific analyses of their food revealed that invertebrates and filamentous algae from the littoral zone were of major importance. The two fish species consumed approximately 2% of the primary production during the Potamogeton canopy phase and 3% during the Potamogeton senescent phase. Invertebrate consumption declined from 33 mg m?2 day?1 during the canopy phase to 8 mg m?2 day?1 during the senescent phas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otamogeton and charophyte beds also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condition of both species but the effect was indirect and related mainly to the collapse of invertebrate stock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nts.  相似文献   

16.
Abundance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quatic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an area sprayed with the herbicide Grazon (active ingredient triclopyr), and an upstream control site (no triclopyr). Five Surb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of three riffles in control and treatment sites on eight occasions over a 1‐month period. Aquatic invertebrate species composition was similar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sites, and did not change over time. The five taxa that made up 91–95% of all invertebrates by abundance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in treatment compared to control riffles. Abundance of three of the 15 most common taxa (>10 individuals per riffl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sites over time. However, none of these fluctuations correspond to the presence of known concentrations of triclopyr in water samples, and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declines resulted from triclopyr.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known 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triclopyr for some invertebrates, and to the effect of floods on invertebrat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食物资源对海洋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海洋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描述了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及功能, 对分析种间关系和资源分配模式、了解群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在整理近3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归纳了当前海洋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的主要方法(胃含物分析、整体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和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应用领域, 着重归纳总结了量化营养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生态模型, 并分析了各营养生态位评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在此基础上, 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海洋动物摄食生态学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对南海的深海生物探测研究可丰富对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的认知。目前有关南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北部陆架浅海及岛礁,对于深海生物多样性认知明显不足。本研究梳理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国际战略布局,并对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SCIE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态势,对未来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1~2014年海山生物多样性相关的SCI论文产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新西兰水和大气国家研究所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关键词分析的结果显示,海山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新物种发现和分类学,涉及"hydrothermal vent"(热液喷口)、"mitochondrial DNA"(线粒体DNA)及"conservation(保护)"等关键词的研究近几年逐渐增多。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海洋和大气是地球气候系统关键组成部分, 其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及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为了分析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工具, 筛选了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文献, 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时间序列图谱、突现网络图谱以及文献的发文国家和机构分布, 对1981—2021年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同时, 本研究还选取了2001—2021年的国际文献, 对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国内外在海气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均从宏观到微观角度深入探讨, 着重研究了大气和海洋的基本作用机理, 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多种因素, 目前研究重点转向了极端天气系统的预测及其运行机制。从研究机构和国家分布来看, 高校与政府机构是主要的研究主体, 国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较为紧密。研究关键方向和方法, 从宏观层面的基础研究转向更为深入的海气通量和大尺度过程研究。这一转变反映了国际海洋发展战略的调整, 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