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3.正午太阳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学校开展的“展示课”教研活动中,听了两位教师讲同一内容的课:高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人教版、试验本上册)。尽管是同一内容的课,却折射出两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位是严谨的作风,传统的教法,很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位是开放的作风,探究式的教法,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单从学生掌握知识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南方地区”一节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角色反串”,即让学生当一回“地理老师”。在课上,我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然后将“教学任务”分配到各小组,让学生按小组“集体备课”,编写讲解提纲,再推出一位“地理老师”登台讲解。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当“实习老师”,教师进行启发、指导。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及体会。 相似文献
8.
9.
10.
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各个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有三个特点:第一,广泛性;第二,变通性;第三,全新性。发散思维的内容很丰富,其中主要有逆向思维,横向思维,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地理学科试题的综合程度较高,在有限的题目里,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深浅要准确有度,随意、浅显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回答也反映不出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18.
导语,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所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即所谓“开场白”或“入课语”。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就像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