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鱼类,时而群居,时而分散,给捕获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使其按照人们的意原聚集和分散,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尝试用音响训练放流幼苗,并对野生鱼类进行训练,将其限定在某一特定水域,便于成熟后捕获,为人类创造更丰富的海洋食品。  相似文献   

2.
林道 《海洋世界》2001,(7):21-21
世界上有一些动物尽管名字叫鱼,实际上它们并不是鱼。鱼是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而有些动物,虽然也叫鱼,但并不具备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约有鱼类24000种,其中2/3为海产鱼类,通常以骨骼性质区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这些鱼的特征是:体多呈纺锤形,常披覆真皮鳞片,具奇鳍或成对偶鳍,挥鳍击水,运动十分灵便;呼吸器官是鳃,只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一旦离开水,鳃便粘连成丛,使鱼窒息而死;具上下颌和真正牙齿,捕食积极、主动;体内有一条脊柱骨,终生水生,是变温动物。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叫“鱼”的鱼,其实并不具备上述特  相似文献   

4.
正鱼市场上的鱼种类虽多,但从选购的角度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的鱼;一类是大众化的鱼。高档鱼一般个体大一些,新鲜度好一些,吃起来肉味较鲜美,但售价一般较高。大众化的鱼通常个体稍小一些,或是新鲜度稍差一些,吃起来肉味不是很鲜美,但市场售价比较低,适于在家中食用。高档鱼和大众化的鱼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限。购高档鱼的人与购大众化鱼的人也  相似文献   

5.
黑鲷音响驯化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音响对鱼进行驯化,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但在国外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其研究鱼类听觉的结果表明,大多数鱼对低频声感觉较敏感。鲷科的可听音域为36—1250Hz其中真鲷在低频段的最高敏感频率为200Hz而线笛鲷在低频段的最高敏感频率为400—600Hz。本试验采用低频段的100—600Hz的纯音对黑鲷做了音响驯化试验。试图从中找出黑鲷对音响反应的频率范围、音响驯化的音敏频率和记忆时间等有关要素。  相似文献   

6.
新洲 《海洋世界》2004,(6):16-16
近日,日本冲绳县久米町的一家鲜鱼店老板在销售蜞鳅的过程中,发现在久1米,重4.5公斤的蜞鳅胃  相似文献   

7.
日本真鲷的音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庶万 《海洋科学》1982,6(1):58-59
对于用音响驯化真鲷的研究,日本学者在前些年已经进行。趁这次访问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之际,对音响驯化真鲷进行了现场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那颜 《海洋世界》2012,(6):60-63
当潜水者在珊瑚礁里徜徉时,不期然就能与躄鱼狭路相逢。只是大多时候,潜水者不会发现它们的存在。因为躄鱼是最本色的伪装大师,伪装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对于吃鱼还是吃鱼油更有益健康,学术界都有激烈的争论,在很多科学刊物上,鱼油的功能被广泛探讨,并进行了很多初步研究。不过它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好处,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鱼油的保健功能一般被认为来自长链欧米茄3多元  相似文献   

10.
变性鱼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一些神奇的变性鱼,尽管它们变性的方法不同,但都堪称鱼中一绝。在巴西海域,有一种石斑鱼,它能自然变性。当一对石斑鱼结为“夫妇”以后,在交配时,不仅双方可以相互变性,而且在一天之内,相互变来变去达四、五次之多。这在动物学上称作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在加勒比海的东部海域,有一种隆头鱼,长得相当漂亮。当它们的幼鱼刚刚孵化出来时,无一例外是雌性的,体表呈金黄色。但当它们长大以后,体色转为深蓝,并有斑马般的条纹。这时,它们都已变成了雄性。所以,隆头鱼的婚姻,永远是“老夫少妻”,“少妻”生育后也会变“老夫”。在澳大利亚沿海,有一种鹦嘴鱼,在海洋中群体生活。在它的一群鱼中,只有一条最大的雄性,其他都是雌性。当这一条雄性鱼死掉,或者被渔民捕走以后,鱼群中一条个头最大的雌鱼,便会在一个小时之内,自动转变成雄性。在印度洋中,有一种与海葵共生的雀鲷鱼。它与鹦嘴鱼相反,在一个鱼群中,只有一条雌性鱼,并由它统率,其余的全是雄性鱼。惟有这条雌性鱼无法履行职责,被迫离开时,才轮到鱼群中最强壮的一条雄鱼转变成雌鱼。□变性鱼@程军  相似文献   

11.
帝王鱼     
在太平洋、红海、东非一带海域的浅水层中,生活着一种条纹盖刺鱼。这种鱼体色十分艳美,蔚蓝色的底色上披一身圆形或带状的白色条纹,尾部有一圈套一圈的白环,极为  相似文献   

12.
13.
赵清竹 《海洋世界》2005,(10):30-31
如果SPC-Ⅱ仿生机器鱼的技术完全成熟,那么未来的潜水艇就有可能摆脱螺旋桨推进的方式,以更接近于鱼类的方式在水下运动。  相似文献   

14.
陈万青 《海洋世界》2009,(10):52-53
石首鱼是鲈行目,石首鱼科鱼类的统称。石首鱼体稍长,侧扁,口大。头骨具粘液腔,体被栉鳞。耳石很大,因而得名“石首”。鳔发达,多数石首鱼可通过鳔上肌肉的活动发出声音,鲽起到共鸣室的作用。石首鱼是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软体动物为食。  相似文献   

15.
海底牧鱼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在这波涛起伏的海面下生活着约16万多种生物,在这些生物资源中,鱼类要算最重要的了,海洋中的鱼类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很大。从种类上来说,就有几万种之多,其中作为重要捕捞对象的就有带鱼、鲭鱼、鳓鱼、红鱼、鲳鱼、鳗鱼、黄鱼、沙丁鱼等。近些年来,鱼在显著地减少着,单以黄鱼来说,其捕获量仅及二十年前的十分之一。鱼类的显著减少是由于狂捕滥获、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外,也由于人们只捕不养殖所致。因此,海洋牧鱼,即让鱼类能象陆地上的家畜一样给其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成为人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蛇头鱼传奇     
王麟 《海洋世界》2004,(3):16-16
蛇头鱼类早在远古时代就在民间传说中占一席位,它们的特殊生态习性产生了一个真实与幻想混合的传说。  相似文献   

17.
变性鱼在加勒比海和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里,有一种会变性的蓝条石斑鱼。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以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  相似文献   

18.
非鱼鸟兽     
鸟兽本是陆地上的动物,主要是依靠陆地上的食料来过生活。但是有些鸟兽居住在海边,一生靠海洋里的食物来维持生活。有些兽类甚至根本不能脱离海洋。因此,也往往被人误认是鱼类。这些鸟兽因为常要飞翔或游历在辽阔的海洋里,一般都比陆地上类似的鸟兽要强,体躯要大些,本领也高得多。  相似文献   

19.
谨防鱼中毒     
鱼,不仅营养丰富,鲜美可口,还能防病治病。然而,有些鱼类的某些部位或器官却带有毒素,如果误食或食用不当,就容易发生中毒。现将常见鱼毒作些简单介绍,并提请读者注意。鱼肝毒:鱼类肝脏本是富含营养物的佳品,可是吃了某些海产鱼类的肝脏却会引起剧烈中毒。如鲨鱼、鳙鱼、鲅(马鲛)鱼、旗鱼、蛳鱼、金枪鱼、大纾、鲟鳇鱼以及鲸鱼等的肝脏都含有毒素,若误作菜肴就会发生食物中毒。不过,这些鱼类  相似文献   

20.
鱼的趣闻     
思源 《海洋世界》2004,(1):19-20
鳗鱼是一种奇特而且神秘的鱼。它半辈子生长在海洋里,半辈子生活在江河中。在我国,每年入冬后鳗鱼从珠江漫游到西、南沙群岛附近四五百米深处的海底产卵;孵化后的鳗苗,又成群结队游回珠江口的内河发育生长。鳗鱼的这一古怪生活习性,几个世纪来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