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本文运用遥感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解译分析了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探讨了TM蚀变带信息提取试验方法,提出了遥感影像找矿模式和川西北金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郯庐古岛弧-新裂谷式控矿构造系统及"等结性"金矿成矿集中区的新认识,将混合热液型金矿成矿机制概括为"递进叠加三合(和)式"成矿模式,并总结出"六位一体"的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为成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了三类金矿预测区:①第一类,5个金矿成矿区;②第二类,5个金矿远景区;③第三类,4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安化县天明金矿地处江南造山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综合研究区域资料和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地质资料,对比分析了天明金矿与邻区典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展布、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特征,探讨了天明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并初步建立了天明地区金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天明金矿目前已揭露3条近EW向的破碎蚀变带,其成因类型为造山与重熔岩浆热液混合型金矿,且在垂向分带上显示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的分带特征。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明金矿及同类型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滩涧山金矿遥感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崎  刘振宏  王永 《西北地质》2009,42(4):22-29
通过ETM卫星图像的成矿信息提取,获取滩涧山金矿的遥感地质标志信息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然后以遥感地质信息、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和物化探信息等作为评价因子,构建滩涧山金矿遥感综合成矿模式,指导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的金矿遥感成矿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秦川沟-千枚岭、万洞沟、独龙沟3个地区具有较好的金矿遥感综合成矿条件.通过野外查证和采样化验证明:秦川沟-千枚岭滩涧山群(O2ST)板岩及石英脉中的Au:0.30×10-6;独龙沟北段滩涧山群(O2ST)绿泥石化安山岩中石英脉样Au:1.22×10-6;独龙沟南段断裂带内滩涧山群(O2ST)绿泥石化安山岩及凝灰岩矿化带Au:0.37×10-6;万洞沟断裂带内滩涧山群(O2ST)安山岩夹凝灰岩矿化带中Au:0.48×10-6.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线索.因此,应用滩涧山金矿(典型矿床)的遥感综合找矿标志模式在柴达木北缘成矿带(同一成矿带)进行遥感找矿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一种地质找矿方法在西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分析区分地质背景和区内其它类型金矿特征基础上,以区内小金山、平岗、四方台、石头河等金矿为典型实例,重点研究了侏罗系穆棱组、第三系道台桥组、八虎力组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通过侏罗纪、第三纪古地理恢复,古砂金分布与岩相关对比,遥感线性构造与古河道关系研究和遥感找矿标志建立等,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厘定成矿模式,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6.
镇旬盆地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带金矿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分析复式向斜南北两翼的成矿条件,认为运用北带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可以指导在南带及其他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地质异常特征及金矿遥感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各类地质异常的分析,判断该区成矿特点及控矿因素,并通过分析成矿信息与遥感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了遥感综合信息找矿的方法和基本工作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遥感找矿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镇旬盆地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镇旬盆地金鸡岭复式向斜南北两带金矿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分析复式向斜南北两翼的成矿条件,认为运用北带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可以指导在南带及其他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区域金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辽西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凤太矿田中的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八卦庙金矿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八卦庙金矿、丝毛岭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丝毛岭金矿点的成矿模式可能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不同,或者是同一成矿系统中的不同成矿系列,而不同深度原生晕聚类分析谱系图显示,八卦庙金矿床随着深度的增加Au与亲岩浆(幔源岩浆)的元素相关性趋于密切,表明八卦庙金矿床的成矿有岩浆参与。重点研究了风太矿田中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控矿因素——控矿构造特征、控矿地层及其岩性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并以八卦庙金矿、柴蚂金矿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八卦庙及外围金矿的富集成矿规律,进一步指明了八卦庙外围金矿的找矿方向及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沙泉子测区是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成矿带中很有前景的成矿远景区,具有形成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前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圈定了4片具有金矿成矿地质异常的找矿靶区,其中沙泉子北东14km处为一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研究燕山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该区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东准噶尔内生金矿的遥感找矿信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了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内生金矿的遥感地质找矿信息,突出和增强了与金矿成矿有关的矿源层、围岩蚀变、控矿构造和热液蚀变带等遥感影像标志特征,并在库布苏和三个泉地区进行了遥感找矿应用,发现了库布苏南矿带、艾盖巴依、艾南、三个泉和窄脉五个金矿床及六处金矿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建平  翟裕生 《地球科学》2000,25(4):384-389
通过对胶西北金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 ,与山东省莱州市北部隐伏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 ,建立了该隐伏区金矿的可能产出模式 ,提出了在该区找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并对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的各种物探、化探以及遥感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建议成矿理论分析要与找矿实践相结合 ,并以实际找矿工作为例 ,对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  相似文献   

15.
王建平  翟裕生 《地球科学》2000,25(4):384-389
通过对胶西北金成矿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山东省莱州市北部隐伏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建立了该隐伏区金矿的可能产出模式,提出了在该区找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的各种物探、化探以及遥感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建议成矿理论分析要与找矿实践相结合,并以实际找矿工作为例,对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贵州贞丰-普安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典型矿床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厘定了金矿成矿机制,构建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通过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研究,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和隐伏矿找矿的"五合一"技术应用示范体系;开展了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新发现深埋800 1 000 m以下隐伏金矿体;整装勘查累计查明金资源量470 t,其中新增274 t,实现贵州金矿找矿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7.
韩先菊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24-1429
本文以冀北金矿集中区为例,利用系列遥感影像图,开展构造、岩性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根据航磁△T、甚低频垂直虚分量和航放K/Th彩色密度分割图像,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变量。综合遥感及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图像资料,在区域金矿成矿理论指导下,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图像之间的复合处理,开展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分析,提取区域金矿找矿预测评价标志(变量)。采用信息量法、特征分析法和见矿概率回归估计法等方法开展金矿成矿统计预测,圈定13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赣东北地区铜银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东北地区铜银金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多样,通过赣东北重点成矿区带三年找矿研究工作,总结提出了该区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成矿系列,海底火山作用成矿系列、变质热液金矿成矿系列及矿床综合成矿模式指出了各种成矿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有关的成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志成 《矿床地质》2006,25(Z3):439-442
简要叙述了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有关的一些成矿找矿模式,包括:绿岩带金矿新模式,斑岩铜矿模式,微细浸染型金矿深部找矿模式,铜镍硫化物深部找矿模式,金和铅锌矿共伴生模式等,以期为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闵毅 《地质与勘探》2010,46(Z1):1242-1248
[摘要]为探索植被、第四系覆盖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铜钼金多金属矿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使 理论研究更好地和找矿实践相结合,从成矿系统的角度对矿区成矿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 金矿的可能产出模式,提出了找矿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以实际找矿工作为例,对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 用的遥感及各种物探、化探等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对两者如何结合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