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冻速率对作物霜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工霜箱研究霜冻危害.霜箱温度控制在-1—1℃,分别模拟解冻速率为0.3℃/10min和1.6℃/10min时的辐射霜夜缓慢降温过程.结果表明霜冻危害程度受作物种类、冻结温度、结冰进程和解冻速率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缓慢解冻可能使受冻组织恢复,但在另一些条件下则不能.对于不同耐霜性的作物,防霜的着眼点应该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烟雾气的化学组成与防霜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春和 《气象学报》1985,43(1):91-96
早霜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近年本省各地应用高压成型的防霜弹或松散状态的烟雾剂进行防霜试验,一般可增温0.5—0.7℃,能较好地防御轻霜危害。本文拟探讨有较高防霜效果,原料易得,便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不太高,又不致产生苯(艹并)芘等致癌物质的烟雾防霜新途径,以对抗灾增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以往防霜的方法,大致上有通风复盖法,散水结冰法,燃烧法、品种选择法等。这些方法,由于各自存在着诸如人力多,防霜效果差,经济费用大等原因,不能大面积地普遍使用。从1973年起,研究成功了利用防霜风扇改变产生霜的气象条件,达到防霜的目的。由于这方法设备简单,经济效果好,没有大气污染,能够自动控制,节约大量人力,是人工改变气象条件,达到防霜的一项有益的科研成果。所以从七十年代中期起,日本普遍推广使用了这一方法——防霜风扇的装置。  相似文献   

4.
烟雾防霜的增温效应,根据理论计算表明,可达到增温3.0℃左右。但在不少情况下,烟雾防霜实效不理想,甚至浪费了人力和财力。为了充分发挥烟雾防霜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下面谈几点看法: 1.烟雾剂的具体用量应视霜冻天气的低温强度,降温速度与幅度,温度回升速度与幅度以及低温持续时间等灵活掌握:①低温强  相似文献   

5.
终霜冻是我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对拔节后的冬小麦和刚刚出苗的大秋作物危害最为明显。如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五日,地面最低温度为-2.5℃,太白公社受灾面积2463亩,占作物面积30%左右。因此,准确地做好终霜冻的长、中、短期预报对防霜抗灾有重要作用。我站于一九七三年制作的一套终霜冻的长、中、短期予报方法,经过五  相似文献   

6.
防霜弹     
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的推动下,我站进行了人工烟幕防霜的试验研究,制成防霜烟幕弹八百多个,经初步试用,防霜效果良好。 人工烟幕防霜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在近地层造成象浅雾的烟幕,使地面有效辐射大大降低,达到增温减免霜冻的目的。为测定“烟弹”的防霜效应,1975年春季进行了四次小区试验,范围在50—100亩内。实测数据表明,升温系数随当时温  相似文献   

7.
烟雾防霜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雾防霜效果的分析齐颖,汪晓梅(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l问题的提出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霜冻对我省农业生产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农业丰歉起着重要作用。1993年7月18日,高严省长等领导同志视察我省人工降雨基地时,指示我们要积极开展Al防霜工作。因此...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粤西北1964~2006年霜日、初终霜期的多年平均特征,以及霜、冰日形成期间的典型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年霜日从高纬向低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霜日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初霜日由北向南推迟,而终霜日则相反;霜形成过程中有90%以上02:00晴空无云,地表最低温度为-1.9~2.0℃;结冰过程,地表最低温度为-5.9~0℃;霜、冰形成过程中,静风情况下,08:00相对湿度高于非静风情况。  相似文献   

9.
侯振威 《气象》1979,5(9):39-39
为了防御霜冻灾害,保障农业丰收,实现防霜自动化,特研制了WX—1型遥控防霜机,样机已在今春防霜中试用,效果良好。 WX—1型遥控防霜机是应用无线电遥控原理设计制作的。整个设备分为四个部分:(1)发送装置;  相似文献   

10.
龚慕涛 《气象》1987,13(12):41-41
1987年第3期《气象》的台站园地栏,就启东站1988年11月4日最低气温6°0℃、地面最低温度4.9℃出现霜现象,发表了卫浩天等读者来信和张之锜解答的文章,从关于霜的形成与地面物体属性的关系,论述了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在覆盖观测场的干草束上有霜形成是可能的。 笔者并非认为在地面最低温度高于0℃就不能出现霜,而是在地面最低气温4.9℃和成霜条件差  相似文献   

11.
凌华 《气象》1975,1(10):19-19
霜和霜冻的区别 人们往往把霜和霜冻看成一回事,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霜和露、冰、雪等一样,是一种天气现象。当近地面的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疏松的冰晶,叫做霜。霜和露的形成原因一样,都是由于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而在地面或地面物体  相似文献   

12.
(一)霜之生成及霜害霜生成时,温度必在冰点以下。在春初作物之嫩芽初放或秋末瓜果将熟时,一遇冰点以下之温度,即易萎折,虽无霜生成,其所生之害亦不稍减。故当春初秋末时,如温度低降至能损及作物,即不见霜,亦称为霜。当温度在零度以下,-2℃以上时,仅能捐及作物之新芽,称为轻霜;如温度在-2℃以下,则并坚老之枝叶亦能摧毀之,故称为杀霜。吾人所论之霜害,仅限于在植物生长期中者,即春初之晚霜及秋末之早霜。此时霜发现之次数虽不多,但与农业之关系甚大。如以天气状况为标准,则霜可分为二大类:  相似文献   

13.
去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我站大胆运用预报改革的成果,正确订正了省台两次霜冻预报。一、预报与实况四月二十二日省台预报二十三日早晨关中北部有霜冻,关中南部局部地区有轻霜冻;二十三日预报关中二十四日晨有轻霜冻。我站在省台形势预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本站预报工具图表,于二十三、二十四两日成功地进行了订正预报,发布了最低气温1-2℃的预报。并于二十二至二十三日晚连续昼夜值班,监视天气变化。二十二日晚向县领导建议:在北部沿山区四个公社进行点火防霜,其余川、原各公社可不进行防霜。  相似文献   

14.
防霜烟雾弹     
我厂从一九七三年开始试验烟雾弹,在反复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掌握烟雾规律,初步研制成功了防霜烟雾弹。这种烟雾弹经防霜试验证明,具有抗潮力强,易点火,烟雾大和利于长期储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该文使用1961-2020年霜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贵阳和威宁站霜的气候分布特征,用霜在白天的持续时长与08时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贵阳站气温、露点温度、地温、5 cm地温与霜持续时长有较好的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0.7,威宁站气温、露点温度、5 cm地温与霜持续时长有较好的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0.4。贵阳和威宁上述几个气象要素在霜消前的变化特征如下:贵阳威宁站的气温均高于地温,二者平均温差贵阳站为2.17℃,威宁站为3.31℃;贵阳站气温和地温的差值有最小的标准差1.53℃,威宁站5 cm地温有最小的标准差2.09℃。从这两个因子的平均态来看,当贵阳站气温和地温之差大于2.17℃、威宁站5 cm地温大于5.09℃时预示着该站霜的消融。  相似文献   

16.
露与霜是水汽在地面及近地物体上凝结、凝华而成的水珠和冰晶 ,两者形成的天气条件相似 ,均易在晴朗微风湿度大的夜间形成 ,所不同的是温度条件 ,温度高于 0℃时形成露 ,低于 0℃时形成霜。在每年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的一段时间内 ,由于地表温度常在0℃上下 ,会出现前半夜有露、后半夜有霜 (水汽凝华或露珠冻结而成 )的情况 ,此时应先记露 ,后记霜 ,而不应记录其中一种现象。但需注意 ,清晨时由霜融化成的水珠 ,不可记作露。勿漏记霜出现前的露@信志红$东营市气象局!山东东营257091  相似文献   

17.
是记霜还是记露我站是3次观测站,夜间不守班。在春末晴朗的日子里,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夜间地面最低温度低于0℃,08h观测时只有露。有些同志认为,夜间最低温度低于0℃,08h有露,夜间必有霜,08h的露是太阳出来后霜融化而成。因此,按规定不记露,只在夜间...  相似文献   

18.
一、霜冻发生及受害情况 去年12月至今年元月底,我地区前后两次出现较严重的霜冻天气,12月份8~10天,元月底5天左右。12月份最低气温较低,鹿寨-2.5℃,沙塘-1.9℃,柳城-1.1℃,来宾-1.2℃,武宣0.8℃。由南至北极端最低气温越低,霜日越多,重霜日还伴有冰冻发生。 遭受这两次连续几天的重霜后,各县甘蔗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柳城受害约4万亩,占61.5%,其中严重霜害5千亩;鹿寨有5万亩受害,占68.2%,武宣受害1.2万亩,占57.4%。全地区约有20万亩受害,约占总面积的2/3。受害程度因纬度、地形形状、地势高低、坡向、离水体远近及品种等而异。柳南各县受害轻于柳城、鹿寨,如位于  相似文献   

19.
霜冻是我县小春作物的主要自然灾害。开展烧磷造雾试验,预防严重霜冻是夺取小春作物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我县于1974年1—3月先后进行了四次人工烧磷造雾防霜的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了烧磷造雾的方法和气象条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此项工作打下了基础,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组织机构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农办、科办、农技站和气象站组成防霜试验领导小组,公社、大队除领导同志外,还有农科站、技术员抓;生产队建立科技组和以民兵为骨干的防霜战斗队,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12—202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温江站常规探空资料等,统计了双流机场霜、雪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同时利用双流机场指挥中心提供的2018年除冰记录,统计分析双流机场霜、雪天气对运行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流机场出现霜时,气温多在04时下降至20 ℃,07、08时降至05 ℃,相对湿度多在04时达到95%并维持,天空状况为少云到多云,平均风速00时后多在 1 m/s以下;双流机场雪(含雨夹雪)出现时,700 hPa气温平均为-12 ℃,850 hPa为-5 ℃,925 hPa为0 ℃,地面平均气温24 ℃,平均露点温度04 ℃,0 ℃层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为400 m;07—08时出现00 ℃以下低温,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会对运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