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联合Delaunay三角网"来提取成组等高线的弯曲,在弯曲处利用平三角形连接法进行局部地形结构线的连接,并建立起地形结构线的树状结构。运用方根模型确定谷地选取的数量指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以确定谷地选取的质量指标,完成等高线群的自动综合。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顾及了地貌形态特征,谷地选取合理,概括程度适当,并完全避免了相邻等高线相交,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等高线的地形特征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尧  樊红  李玉娥 《测绘学报》2013,(4):574-580
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是进行地貌分析与处理的基本对象,也是地貌结构化综合的重要内容。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等高线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等高线进行凹凸段划分,获得等高线特征段(包括凹段和凸段,分别对应山谷和山脊),利用最大角作为约束条件,利用特征段的边作为约束边对所有特征段构建约束型Delaunay三角网。然后,获取特征段CDT的骨架线作为局部特征段的地形特征线树,并将每棵地形特征线树的叶节点作为相应特征段上的特征点。最后,利用特征段及其CDT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完成地形特征线的追踪,生成地形特征线。  相似文献   

3.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矢量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地形结构特征提取及谷地树组织的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EM或TIN数据结构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得到了谷地系统在平面图上的拓扑结构,还获得了河谷在空间分布上的汇水范围,依托矢量线、多边形的几何关系判断,增强了谷地树组织中的结构化,避免了DEM方法中的噪音干扰,方法的核心是Delaunay三角网在单根等高线弯曲深度表达上的层次结构识别。基于系统地实验详细讨论了3种树的结构化组织:等高线弯曲特征嵌套结构表达的二叉树、谷地系统拓扑关系表达的平面结构树、水文意义上主支流河谷表达的语义层次树。  相似文献   

4.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尧  樊红  黄旺 《测绘学报》2012,41(3):461-467,474
研究如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构建等高线树,提出一种新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Delaunay三角网在领域分析中的优势,通过两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来判明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进而达到统一被图廓截断的等高线以生成等高线树的目的。本文将等高线作为约束边构建约束型Delaunay三角网,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在此基础上结合邻近等高线的高程关系判明、识别,最终统一被截断的等高线;然后对统一后的等高线再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对,利用等高线对的高程关系判断出其为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据此将等高线插入到相应的位置,逐步生长成等高线树。同时给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的算法设计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模型在矢量等高线基础上通过弯曲特征分析,给出了一种地形结构特征提取及谷地树组织的方法,与传统的基于DEM或TIN数据结构提取地形特征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得到了谷地系统在平面图上的拓扑结构,还获得了河谷在空间分布上的汇水范围,依托矢量线、多边形的几何关系判断,增强了谷地树组织中的结构化,避免了DEM方法中的噪音干扰,方法的核心是Delaunay三角网在单根等高线弯曲深度表达上的层次结构识别。基于系统地实验详细讨论了3种树的结构化组织:等高线弯曲特征嵌套结构表达的二叉树、谷地系统拓  相似文献   

6.
鲁刚  王福全 《测绘工程》2010,19(6):13-16
根据等高线数据直接建立不规则三角形网络模型往往会在山顶、山底、山脊和山谷等特殊地区出现"平三角形",导致模型失真。文中基于Delaunay三角网,通过对"平三角形"的处理,提取骨架线,并结合地形特征估计其高程值。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各种地形骨架线,对于建立逼真的数字地面模型和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AutoCAD环境下不规则三角网构建及等高线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规则三角网的生成进行了分析,在AutoCAD环境下使用三角形生成算法,将离散点构建成不规则三角网,并在此三角网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等高线.  相似文献   

8.
张尧  樊红 《测绘学报》2013,42(4):0-0
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它们是进行地貌分析与处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地貌结构化综合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等高线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等高线进行凹凸段划分,获得等高线特征段(包括凹段和凸段,分别对应山谷和山脊),并利用最大角作为约束条件、特征段的边作为约束边对所有特征段构建约束型Delaunay三角网(简称CDT)。然后,获取特征段CDT的骨架线作为局部特征段的地性线树,并将每棵地性线树的叶节点作为相应特征段上的特征点。最后,利用特征段及其CDT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完成地性线的追踪,生成地性线。论文最后做了相关的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道路网是城市街区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最短路分析、最优路分析的关键所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城市街区形状自动建立城市道路网的方法,并对特殊情况进行了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launay三角网提取的骨架线是地图综合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空间剖分结构。改进了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的地图目标群间骨架线提取算法,从程序设计的角度详细描述了算法的数据结构和控制流程。按照三角网中三角形包含约束边的数目,将三角形分为0、1、2、3四类,将0类、2类和单连通的1类三角形视为骨架线追踪的起点或终点,将双连通的1类作为中间通道,对整个三角网进行遍历。针对三角网中的环路、3类三角形等特殊情况,在改进的算法中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该算法成功地用于等高线的内插和街区地图目标群的邻近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GPS组合观测值探测修复周跳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常用的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基础上,分析利用GPS组合观测值来探测修复周跳的3种方法,通过模拟的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性,比较各个方案的特性,并引入LC-PC衡量标准比较各方案探测修复周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波变换用于多源遥感图像融合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又提出了很多小波变换与传统融合方法结合的融合算法。本文在对这些算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和最优树变换以及多进制小波变换在融合中的应用,分析他们在融合中各自的特色,以便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地图数字化数据处理的相关平差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图数字化坐标转换方法、转换所得地面坐标平差方法 ,得到数字化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案 ,对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了相关性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并对数字化数据的精度评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及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遥感影像相对辐射校正是一项基础的数据预处理工作,用于去除影像整体的辐射不均匀性、条带噪声、坏线等辐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几十种不同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和算法。面对种类众多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是什么,每种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是3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围绕这3个问题,第一,本文以相对辐射校正系数获取的不同方式为原则,将现有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分为3大类:定标法、统计法和综合法,使该分类体系能够反映各类校正方法的区别和关联。第二,在新的分类体系下,给出了定标法、统计法、综合法的数学模型表达,详细介绍了3类方法包含的每种具体的校正方法和算法,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和优缺点。第三,从影像辐射不均匀特征、影像几何特征、传感器定标、影像综合特征4个方面,对各种校正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的建议,同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分析了相对辐射校正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效信息和噪声的计算机判定准则、相对辐射校正效果的评价体系、相对辐射校正对于后续的绝对辐射校正结果的影响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动态监测方法评述与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地动态监测理论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章具体分析了动态监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原理,并汇总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图斑的变化监测精度定量评价方法。在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后,指出在土地利用中遥感动态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GIS提高矢量地图显示速度的软件方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泽明  李婧  岳春生 《测绘科学》2007,32(6):113-115
嵌入式GIS系统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并得到广泛应用,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平台上如何通过软件方法提高矢量地图显示速度值得研究。建立矢量地图显示数学模型后,本文从降低数据在外存定位时间、减少数据读取时间和提高矢量地图数据显示处理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和阐述,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Integer ambiguity resolution in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comparison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Integer ambiguity resolution at a single receiver can be implemented by applying improved satellite products where the fractional-cycle biases (FCBs) have been separated from the integer ambiguities in a network solution. One method to achieve these products is to estimate the FCBs by averaging the fractional parts of the float ambiguity estimates, and the other is to estimate the integer-recovery clocks by fixing the undifferenced ambiguities to integers in advance. In this paper, we theoretically prove the equivalence of the ambiguity-fixed position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se two methods by assuming that the FCBs are hardware-dependent and only they are assimilated into the clocks and ambiguities. To verify this equivalence, we implement both methods in the Position and Navigation Data Analyst software to process 1 year of GPS data from a global network of about 350 stations. The mean biases between all daily position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se two methods are only 0.2, 0.1 and 0.0 mm, whereas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all position differences are only 1.3, 0.8 and 2.0 mm for the East, North and Up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osition repeatabilities are below 0.2 mm on average for all three components. The RMS of the position estimates minus thos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 weekly solutions for the former method differs by below 0.1 mm on average for each component from that for the latter method. Therefore, considering the recognized millimeter-level precision of current GPS-derived daily positions, these statistics empirically demonstrate the theoretical equivalence of the ambiguity-fixed position estimates derived from these two methods. In practice, we note that the former method is compatible with current official clock-generation methods, whereas the latter method is not, but can potentially lead to slightly better position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Excel用于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球 《测绘工程》2005,14(2):61-62,76
介绍了应用Excel进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该方法依据优化设计原理,直接应用Excel的有关函数,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同编程优化设计相比,这种方法不需要编写程序,不涉及计算机语言,具有明显的灵活性、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几种用于TM图像薄云去除的大气纠正算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用于TM图像薄云去除大气纠正算法的原理和应用,在同一景TM图像薄云去除中,比较它们的纠正效果,分析各自的 优劣。结果表明,梁顺林等提出的新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铁1号线定向测量方法及其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了地铁定向测量方法及其精度,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TA7标定向测量实例,分析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定向测量的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