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要介绍强震动观测和地震预警技术及其在核电站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基于有关导则相关要求的介绍,对核电站强震观测系统的一般要求进行说明,分别以Beznau核电站和我国某核电站为例,介绍了强震仪测点的布置情况.以立陶宛Ignalina核电站为例,对地震预警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情况做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今后核电站地震观测和地震预警中值得关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拟建中的辽宁核电站是我国第三个大型核电站,由于电站厂址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较频繁,所以在选址过程中作了较详细的地震地质工作。本文简述了该核电站的规划选址概况、区域稳定性评价、厂址断裂活动性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研究,并概括介绍了该核电站选址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地震的担心已成为科学界的问题。如何做到对建核电站的地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有充分的了解?如何做到为建设核电站而采取的防震措施确实能够使核电站避免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按照核电站地震安全导则的有关规定,在充分研究厂址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资料、地质构造背景等工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历史地震法、潜在地震法、地震构造法和综合概率法等几种方法,对吉林核电站厂址进行了SL-2高值计算。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溻地震对柏崎刈羽核电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溻县柏崎市附近海域发生Mw6.6地震(日本气象局震级MJMA6.8)。该地震引发世界最大核电厂——柏崎刈羽核电站多起核安全事件,是世界范围内有记载的对核电站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介绍了该地震对柏崎刈羽核电站造成的影响,文章最后概述了日本、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该地震的反思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16日日本新潟县柏崎市附近海域发生MW6.6地震(日本气象局震级MJMA6.8)。该地震引发世界最大核电厂——柏崎刈羽核电站多起核安全事件,是世界范围内有记载的对核电站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介绍了该地震对柏崎刈羽核电站造成的影响,文章最后概述了日本、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该地震的反思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深圳核电站是我国大陆上第一座核电站。在选址中,地质、地震、物探、航测等等各种方法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最终选择优良的核电站场址,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作出了科学的结论。核电站场址区内(8公里半径范围)及其周围地区(300公里半径范围)的地震问题及现今地质构造活动性问题,是确定场址稳定性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是结合对地震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地震活动性资料,以定量的方式给出将来遭遇到超过给定地震动参数的概率。结合核电站的特殊性,采用点源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及经改进的方法根据场地条件可得到供设计参考的地震动参数。最后通过我国东部某核电站的实例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简便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确定辽宁核电站厂址的安全停堆地震,介绍考虑断层破裂长度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易发区的日本,核工程师们总是设计出可抗震的核电站。但为了保证设计准确无误,他们将使用据称是世界最大的地震模拟设备,对与实物一样大小的核电站模型进行试验。这些试验旨在向公众表明:占日本供电量25%的核电站是安全可靠的,而且日本政府希望在今后10年里将此数字提高到35%。为期10年的与实际核反应堆大小相同或相  相似文献   

11.
基底隔震已经大量应用于一般民用建筑中,被认为是在剧烈地震中保护建筑物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但对于核电站这类特殊的建筑物应用较少,且研究比较薄弱。介绍了核电站水平及三维隔震装置的研发及性能测试,概述了核电站隔震系统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和核电站隔震设计规范,指出了在核电站中应用隔震技术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核电站隔震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结构地震响应主要取决于地震动特性、地基土特性以及结构特性.本文以某核电站反应堆厂房结构为对象,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不均匀地基土对核反应堆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核反应堆和地基的最大加速度、楼层最大相对位移以及楼层多阻尼反应谱.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使用SUPERFLUSH/2D软件,地基模型由ANSYS建模;核反应...  相似文献   

13.
胡聿贤研究员在“关于我国核电站抗震规范的建议”一文中,就我国拟议中的有关核电站抗震设计的规范或规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归纳起来是六项:采用合理的安全原则;对每一场址进行危险性分析;采用概率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直接规定地震动作为设计参数,采用与地震和场地相关的反应谱;确切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修改几项过于保守的规定。这些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工作,正在不断发展,而我国有破坏性地震影响的区域,又覆盖着一个广袤千里的地区,认真考虑核电站的抗震安全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胡聿贤研究员的建议,主要着眼点是建立一套先进的抗震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核电站、大型水坝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输管线、城市管网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密集、复杂,一旦遭遇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和难以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主要进展。目前已提出面向点、线状重大工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以及基于复杂地形数值模拟的面状地震动输入。给出了新一代基于性态的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车—轨—桥耦合地震反应,小区燃气调压站房、管线、阀门和土相耦合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核电站结构与设备地震耦合作用研究。建立了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专用的震级、震中距、紧急处置范围估算公式,研究了基于P波段双参数阈值的现地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建立了地震动参数的风险概率模型。对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技术系统进行了顶层设计,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协议进行了解析,搭建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技术系统。研制了行业定制化的地震紧急处置接收与报警装置、电梯开关装置、燃气切断阀门。地震破坏场景虚拟演示内融合地震信息、风险评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有力地推进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平台的建设。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开始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城轨试验线开展示范;多参数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开始在红沿河核电站开展示范;城镇燃气地震信息监测控制系统在北京平谷区峪口镇开展示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震部门在承担地震监测预报的同时,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地震部门为城市建设、能源开发、经济开发区等做了大量的工程地震工作.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库核电站是中  相似文献   

16.
核电站用钢制梯架式电缆桥架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电缆桥架均采用薄钢板制造.核电站中的电缆桥架必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核电站在地震中安全运行或安全停堆的重要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核电站中的钢制梯架式电缆桥架在三向地震动和其它载荷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为核电站用电缆桥架的设计、制造标准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核电站在设计基准期因地震可能引起的破坏与核电站抗震性能设计水准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根据美国能源部门对电站在自然灾害下的设计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ASCE 43-05规范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了成熟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性能目标的设计方法。由于我国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故系统推导了该方法,并给出了参数变化时该方法的两个性能目标达到的程度。另外,评估核电站结构、系统和组件(SSC)的高置信低失效(HCLPF)是目前评估核电站的主要指标,研究了ASCE 43-05规范设计方法的HCLPF值,得出了该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满足性能目标的要求,和具备高置信低失效的要求。最后,进行了算例验证和计算分析,为今后我国核电站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在世界多国应用较广,但是强烈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威胁着核电站,从而可能威胁全人类的安全。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在核电工程抗震方面界在这一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论文总结了世界核电发展史和核电站抗震史,评价了各国核电站抗震措施。列举了现行的核电站抗震设计基准,对比世界各国核电站的抗震安全性评估方法,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可供这一领域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环境学中举世瞩目的核电站核废物处置场选址的地震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阐述了选址中应注意研究的稳定地块、地震活动、地质建造、岩体结构、活动断层、诱发地震等6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核电站抗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核电站抗震性一直是核电站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此问题各方面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手段的进步,核电站的抗震计算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本文试图根据已有的资料,在核电站抗震问题的一些主要方面(地震输入参数的确定,抗震计算理论,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支加速度谱及反应谱的确定,建筑物及设备的抗震计算,地基,基础及地下建筑的抗震计算等)研究状况作一些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一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