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长期利用城市污水浇灌的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污染物的含量及其行为与归宿,不仅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1],同时,还可以为合理发展污灌,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本文调查了华北白洋淀地区典型污灌农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污灌区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累积趋势。目前,这些重金属对农田作物无明显危害,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加强科学管理和污灌指导,利用农田作为土地处理系统来消纳污水中耗氧有机物,是本地区近期可行的污水资源化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行的界面过程研究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2  
刘昌明 《地理学报》1997,52(4):366-373
本文从水文循环的微观角度出发,针对大田土壤-大气系统中的水分运行与转化,研究了SPAC各界面上水分与能量的交换过程,旨在通过各界面上水分运行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探索各界面水分、能量通量的计算与人工调控的可能途径,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短命植物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涛  田长彦  孙羽  冯固 《干旱区地理》2006,29(5):675-681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和室内萌发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短命植物在沙丘不同部位的空间分布、萌发状况、密度、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与地上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短命植物种子主要集中分布于地表0~5 cm土壤中,5 cm以下土壤中极少存在有活力的种子;沙丘间及沙丘不同部位的种子库密度大小不同,密度自坡底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少,坡底、坡中部及坡顶部密度分别为124粒/m2、91粒/m2、66粒/m2。迎风坡种子库密度比背风坡面少,迎风坡种子库平均密度为81粒/m2,而背风坡种子库平均密度为100粒/m2;短命植物种子在4月上旬达到萌发高峰,沙丘不同部位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存在较高的相似性,此外短命植物在沙丘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路域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孔昌  张景光  冯丽 《中国沙漠》2014,34(6):1598-1604
道路建设、交通活动向周围环境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引起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升高.这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及人类造成影响,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本文综述了路域土壤重金属含量随与路缘距离和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规律,路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路域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从4方面论述了路域植物重金属污染的研究:(1)路域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途径;(2)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距离路缘的关系;(3)路域不同植物种的重金属含量差异;(4)同种植物不同器官中的重金属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湿地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与污染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湿地内部参与有机物质转化的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来认识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及其在湿地净化污染物过程所发挥的作用。2007年3—7月,在白洋淀芦苇湿地中进行逐月定期采样,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湿地岸边带土壤中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自上而下有明显的递减规律,而且β-葡萄糖苷酶活性递减率大于磷酸酶活性,而脲酶活性垂直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水平方向,磷酸酶活性能较好地表征湿地土壤的污染和自净能力:酶活性高是对湿地土壤的高污染物浓度及可利用营养物质的积极响应;脲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与土壤有机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5,n=18;α=0.05,n=59),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和0.640;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0.01,n=23),相关系数为0.597。  相似文献   

6.
沙漠化与土壤物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沙漠化的环境演变过程中,土壤物质含量显著改变。本文通过风蚀导致土壤物质损失的数量分析,研究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初步确定了沙漠化各发展阶段与土壤中所含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同一坡面上不同地形部位的凋落物、土壤动物及土壤中N、P、K、Ca、Mg、Fe 6种营养元素含量实测数据,研究了凋落物、土壤动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差异以及坡面上营养元素的纵向分异。结果表明,在较缓的丘陵坡面上,6种营养元素的纵向分异并不十分显著。土壤动物体内N、P、Ca含量明显高于凋落物和土壤,土壤中K、Mg、Fe元素含量则高于土壤动物和凋落物。坡面中部凋落物、土壤动物及土壤中N元素含量高于坡面两端,土壤中的P、K元素含量在坡体上部出现最大值,Mg、P元素纵向分布呈线性分布规律,Ca元素分布波动幅度较大,且呈非线性规律。凋落物、土壤动物和土壤中元素含量线性关系较强。凋落物和土壤动物体内元素的变异对土壤中元素含量变化的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8.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植物生长与水分平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沙坡头地区降水是水份的主要补给来源,占补给总量的98.3%;凝结水仅对一年生短命植物有作用,无明显实际意义,尤其对灌木和半灌木。沙地蒸发散量是主要的消耗项,其占年降水的89.7—112.8%,有负亏缺现象,特别是固沙年代较长地区,人工防护体系发生变化和演替,水分不足是主要原因。热量变化是沙地水分运动的主要动力条件,容积热容量、导热系数、热扩散量是沙地热力学运动的基础参数,它与土壤水分和干容重相互制约,壤中热流和壤中水流耦合运动研究将进一步揭示水分运动规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石灰岩土壤元素含量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影响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中Cr、Cu、Pb、Zn含量很高,超出相应土壤背景值1.65-2.84倍,Mn、Fe含量与背景值差别不大。除Mn、Fe以外,其他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都很大,Cr、Pb含量较高区域沿西北-东南走向交通干线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交通运输、工业布局和风向;Cu、Zn含量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工业布局可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中部商业区内Cu、Pb、Zn含量也较高,交通流量大、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覆盖率低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乌市城市土壤重金属主要有三个来源:工业生产污染源、原土壤母质、交通运输污染源。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中富钾少磷;钙、镁含量丰富;硼、铜、铁、锰含量在剖面上表现为向下增加;土壤中氮、磷、钾、钙、铜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硅、钠含量丰富,显示出较强的沙化、盐碱化趋势,其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钴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加深而降低;钡含量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有增加的趋势;而稀土元素总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并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其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土壤砂粒含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索建立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土壤砂粒含量反演方法对区域土壤质量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采集的高光谱数据与MODIS影像相结合,遴选出土壤砂粒含量的敏感波段与反演方程,进行干旱区裸地土壤砂粒含量遥感反演研究。结果表明:430 nm为土壤砂粒含量的敏感波段,原始光谱经变换后的数值与土壤砂粒含量的相关系数在430 nm处达到最大值0.76;基于MODIS第3波段中心波长460 nm处的土壤原始光谱的反演精度最高,达到89.30%,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表明MODIS第3波段可以应用于干旱区裸地土壤砂粒含量的遥感反演。  相似文献   

13.
水泥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水泥用灰岩矿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材料。矿石中氧化钙(CaO)是水泥用灰岩矿的主要有用组分,其含量直接影响矿石质量,其变化规律直接影响矿石的优质优用和经济效益。本次通过采样分析、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得出小黄山水泥用灰岩矿氧化钙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为:矿体矿石氧化钙含量较高,沿走向、倾向、厚度方向变化较小,氧化钙含量较稳定,为一套典型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矿床,矿体可以连续完整开采,并取得较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采集了水稻土耕层样86个,旱地耕层样43个。土壤剖面样17个,有效硅测定方法:用pH4的1mol/LNaOAC-HAC为提取剂,加显色剂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有效硅总的趋势是酸性岩及其变质岩发育的土壤低于沉积岩的含量;第四纪沉积物中,Q4低于Q2时期的含量。在相同气侯条件下,成土母质和粘粒含量是影响有效硅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当前,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国内外都很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某些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轻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与传统的处理土壤污染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单和高效等优点。简要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几种类型,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涉及了其中的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两种修复类型,当它们与其他诸如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相结合时,可以提高植物的修复效果。而超积累植物由于其独有的生理特性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应用。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一些不足、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论述了珠穆朗玛峯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模式,并发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壤母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章申  孙景信 《地理研究》1990,9(2):58-66
本文论述了珠穆朗玛峯地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分布模式,并发现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壤母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北东缘群克地区土壤凝结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通过对土壤凝结水的实际试验所取得的观测数据,经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凝结水的存在证据,阐述了土壤凝结水的形成特征,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找出了土壤凝结水形成的主要受控因素是潜水面处的地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和空气相对湿度。从而明确了这两个主要因素的结合是凝结水形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