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牟定铜矿的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传杰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4,13(2):166-167
在区域地质构造环境认识的基础上,研究了矿床的硫、铅、碳、氢、氧同位素组成和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进行了讨论。砂页岩(包括碳酸盐岩)铜矿,是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世界铜储量和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来自这个类型。滇中砂岩型铜矿居全国同类矿床之首,是云南省重要铜矿产区。牟定铜矿是滇中主要铜矿山之一,矿床属于典型中生代砂岩型铜矿。应用现代成矿理论和矿床研究方法,深入解剖其成因,对丰富砂岩铜矿的成矿理论、扩大生产矿山资源,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大厂锑矿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流体包裹体与稳定同位素对大厂锑矿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表明,成充体低温低盐度,水质质以F-SO4-Ca-K为主,含气态烃与液态烃,偏酸性与还原环境,成矿介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硫为幔源硫,辉锑矿的形成与有机质有关。  相似文献   

4.
5.
根据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对奥林匹克坝热液流体的温度,成分和来源进行了研究,早期的磁铁矿、黄铁矿和菱铁矿组合是在近400℃条件下,从高δ^18O含量5的流体中沉淀出来,相反,赤铁矿及含矿角砾岩则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以低δ^18O含量在流体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海南石碌钴-铜矿体赋存于石碌群第六层的下段,即介于铁矿体与石碌群第五层片岩之间的含钴-铜层位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透辉石透闪石化白云岩。钴-铜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海底喷溢沉积期、石英-硫化物期(热液期)和表生期。海底喷溢沉积期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12~205℃,多集中在130~205℃;盐度w(NaCleq)为1.74%~6.59%;密度变化于0.88~0.95 g/cm3。温度范围与很多古代沉积喷流矿床及正在活动的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的温度相似,盐度低于曾报道的多数沉积喷流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值, 但与那些同为低密度成矿流体的喷流沉积矿床极为相近。海底喷溢沉积期形成的硬石膏δ34S值为+21.4‰~+21.8‰,平均值为+21.6‰,强烈富集重硫,硬石膏δ34S值代表着新元古代石碌群沉积时海水的δ34S值。石英-硫化物期石英、白云石和方解石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70~270℃;盐度w(NaCleq)为1%~7%;密度变化于0.88~0.95 g/cm3。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流体。石英-硫化物期成矿流体δD值为-63‰~-83‰,成矿流体δ18O值变化于1.3‰~6.8‰之间,指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成矿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石英-硫化物期硫化物δ34S值为+8.1‰~+21.2‰,硫源来源于石碌群中蒸发岩的溶解作用。石碌钴-铜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与矿床周围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金堆城钼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矿物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本矿成矿温度及压力都很低;成矿热液的盐度也较低,且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降低;成矿热液早期富K~+,以岩浆水为主,中晚期富Ca~(2+)和HCO~_3~-,有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压力、盐和氢氧同位素,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但有天水混合。综合研究包裹体特征,成矿物化条件,微量元素特征和围岩蚀变组合、矿石矿物组合以及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提出本区金主要以Au-S,Au-As和Au-Cl变式迁移,构造活动造成的热液系统压力的骤降是金沉积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大气降水为主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研究,为研究古气候提供了唯一的机会,因为这种流体能直提供古代水样品。由于气候因素,诸如降水的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团的成因和历史,以及海水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大气降水中的氧和氢同位素组成也会有所不同。萤石(CaF2)中的包裹体流体都非常有用,因为它们的主矿物缺乏氧或氢,因而排除了捕获包裹体后有同位素交换发生。爱达荷州东北部贝霍斯矿区的始新世951  相似文献   

11.
喻铁阶  罗宗端 《矿物学报》1995,15(3):338-345
本方法研制了一套“气液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与气液相成分分析联测装置”,将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样品制备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连结起来,能在一个样品中测定出包裹体中的碳、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气相和液相成分。整套装置性能良好,主要测定项目均能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并满足包裹体测定要求:①δD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3‰;②δ^18O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0.3‰;③δ^13C制样及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0.1  相似文献   

12.
杨志明  侯增谦 《地质学报》2009,83(12):1838-1859
与多数产于岩浆弧环境中的斑岩铜矿不同,西藏冈底斯带斑岩铜矿形成于碰撞造山环境,查明其形成过程有助于理解非岩浆弧环境中斑岩铜矿床的成因.为此,选择冈底斯带最大的斑岩铜矿--驱龙斑岩铜矿进行解剖,通过对矿床岩浆-热液过程形成的各类脉体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不同蚀变阶段蚀变矿物的H-O同位素研究发现:引起矿床早期蚀变(钾硅酸盐化)与矿化的流体并非通常认为的高盐度岩浆热液,而是直接从岩浆房出溶的中等盐度(约9% NaCl)、近临界密度的高温(550~650℃)气相;气相近临界密度的特征表明,早期蚀变与矿化形成于较高的压力(105±15~90±20 MPa)条件下,用静岩压力估算,对应的古深度在4.2±0.6~3.6±0.8 km之间,成矿后(约16 Ma)矿区发生了至少3~3.5 km的剥蚀;与高盐度流体相比,中等盐度气相与熔体密度差较大,很难在斑岩体顶部聚集并集中释放,而连续释放则直接导致矿床含矿斑岩体与Cu、Mo矿体时空关系的解耦,并造就了矿床早期蚀变范围大、但强度弱,矿化范围大、但品位低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的沉淀并非温度降低的结果,而是因压力降低及气相中S大量减少所致.总之,驱龙斑岩铜矿是一类成矿与低密度气相有关的斑岩铜矿类型,其蚀变-矿化特征及成矿过程与高盐度流体引发的斑岩矿床类型有所不同,意识到斑岩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与矿床成因的密切关系,对矿床勘查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长坑金银矿床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金矿体与银矿体在空间上虽存在分带性,但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成矿热液来源是相同的。金银矿床的形成,成矿温度为250℃,Logfo2为-38~-37,pH为4.0~5.6,硫化物的δ34S值为-6.6‰~8.8‰;成矿热液水的δ18O值和δD值分别为-7.8‰~9.0‰和-80‰~-43‰;金银矿石K-Ar年龄为133×106a~137×106a。因此,金银矿床的形成为燕山期岩浆活动提供热源,使大气降水在地层中循环淋滤,带出地层中成矿物质,并在容矿构造中沉淀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6.
17.
拉尔玛金矿床矿物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占鳌 《矿物岩石》1993,13(1):50-58
本文借助矿物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查明了拉尔玛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并讨论了该金矿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8.
脉状黝铜矿型铜矿床是产于兰坪-思茅盆地中的一种新的铜矿床类型。碳酸盐及CO2包裹体的δ13C值大多在-4‰~-7‰之间变化,显示碳来自地幔。矿石中铅同位素组成与盆地中喜马拉雅期碱性岩长石中铅的同位素组成一致,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87Sr/86Sr比值接近或稍高于碱性岩的87Sr/86Sr的比值,显示矿石锶、铅与碱性岩锶、铅是同源的,均来自于上地幔。硫化物中硫的δ34S值大多集中在0~-4‰之间,显示其硫主要是深部来源并有少量的地壳硫参与。包裹体水的δ18O和δD值显示成矿流体的水为大气降水、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物。结合其它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热液成因型。  相似文献   

19.
20.
侯可军  李延河  万德芳 《矿床地质》2006,25(Z2):167-170
文章分析了辽宁太古代红透山铜矿中硫化物的多硫同位素组成和石英的硅氧同位素组成。δ34S在-0.7‰~+3.1‰,极差为3.8‰,平均值为0.21‰,与深部幔源硫相似。δ33S≈0.52δ34S,即δ33S=0(δ33S =δ33S-1000[(1+ δ34S/1000)0.515-1],不具有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表明该矿床中的硫没有经历大气循环过程。矿石中石英的δ30Si分布在-0.8‰~+0.4‰之间,δ18O分布在+8.5‰~+9.5‰之间,与海底黑烟囱及热水喷气成因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相似。提出红透山铜矿为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