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中日合作,分别布设于东川垂直竖井中地下200m、100m 和地面3个位置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仪记录的地方震资料(震中距8.5~95km,震级ML1.3~5.1),用频谱比的分析方法计算了东川地区不同深度(-100m 和地面)的场地放大因子.在8个频率(f =0.75,1.0,1.5,2,3,4,5和12Hz)上所对应的在-100m 处的3个分向(N-S,E-W,U-D)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当0.75Hz f 2Hz时,为1.0~1.49;当2Hz< f <12Hz时,为0.47~0.99;在地面,3个分向在8个频率上所对应的场地放大因子(与-200m 处相比)均大于1,其值为1.6~7.63.-100m 处的S波和尾波场地放大因子与地面的S波和尾波的场地放大因子的相关系数,当0.75Hz f 2Hz频段时,分别为0.82和0.81;当2Hz< f<12Hz频段时,分别为0.47和0.45.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兰州核查地震台阵的勘址和地动噪声功率谱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海拉尔和兰州现有三分向地震台的基础上建设两个地震台阵。为此目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C/CSB)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CTBTO/IMS)对两个新台阵进行了勘址观测。实地勘址开始于1999年初。1999年8月和9月分别在兰州和海拉尔进行了勘址观测。兰州台阵阵址们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南18km处;海拉尔台阵阵址们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东北34km处。勘址观测仪器由IMS提供的6套宽频带地震计及24位数据采集器组成。仪器在两个阵址分别布设于20个左右的侯选点进行观测,从兰州阵址较浅的摆坑到海拉尔阵址摆坑深至地表以下8m。地球物理研究所与IMS联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地区大多数观测点的地噪声功率谱在高于1Hz的频域上均低于宽频带台站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3.
富蕴地震断裂带的若干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蕴地震断裂带9处不同地段的平板地质测量结果表明:北部引张段地震断裂 带宽约220m,断坎平均高0.4m;中部主体走滑段地震断层长达535m以上,断层水平位移为1.8 ̄7.8m断坎高0.4 ̄1.2m,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为5.7 ̄8.6;南部末端破裂段地震抛掷巨石距离达40m,地震断层水平位移为0.4 ̄9.9m,断坎平均高0.2m,末端及副断层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高达25 ̄28。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区域地表背景噪声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welch方法,计算了江苏省"十五"数字地震台站地表背景噪声在0.01~20 Hz频带范围内的功率谱值,结果显示在周期10~16 8、4~8 s处分别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对比白天和夜晚时段台站三分向地表背景噪声的功率密度谱比值发现,地表台站三分向背景噪声在高频段(≥1 Hz)变化最为显著,在微震峰值频段(0.125~1 Hz)几乎所有台站之间的差异都不大,低频段(≤0.125 Hz)大部分台站垂直向白天时段的噪声水平比夜晚的值低,水平向则相反;但井下观测系统全频段内的比值变化都很小.此外,在2~16 Hz频率范围内,沿长江的苏南-上海地区的平均噪声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比NLNM(低噪声模型)值高约45 dB左右;在0.125~1 Hz频率范围内,江苏中东部的噪声水平高于其他区域,推测这可能是与区域地质构造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于地震求灾DSY-1型固体传声微声生命探测仪的设计原理及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功率增益高档大于80dB,低档大于57dB,灵敏度优于10μV,放大器频率范围20-10000Hz,整机的频率范围与寻找被埋幸存者的所遇到的不同类型的振动频谱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近地表结构和构造探测是研究活动断层近地表特征和工程场地地震效应的关键环节.对于城市地区,丰富的噪声限制了常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应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利用噪声也可用来反演近地表结构.我们在河北保定地区,布设了一条由二百多个观测点组成的密集地震噪声剖面,探索利用噪声探测近地表结构的可能性.用噪声水平和垂直向谱比法(HVSR...  相似文献   

7.
刘建中  王连捷 《地震研究》1994,17(4):370-376
本文总结了40cm×40cm×20cm的大尺度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实验中,测得了清晰的压裂压力~时间曲线,并用Ps-√t曲线分析了封闭段的压力,进行了封闭压力和实加最小水主应力的对比。结果表明,Ps~√t曲线可以排除人为因素确定封闭压力点,封闭压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绝对误差很少超过2兆帕,仅有一例的绝对误差为2.9兆帕。对于杨氏模量较小的岩石,如果实际应力值不是特别小,由封闭压力确定最  相似文献   

8.
TDE系列地震数据采集器是一套16位(TDE-216C)/24位(TDE-224C)地震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为低功耗、程控增益、现场模数转换,其带宽为(0~20Hz),动态范围为90dB(TDE-216C)/120dB(TDE-224C)。采集器通过接收GPS信号产生精确定时。介绍了该采集器的技术设计方案、性能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夺噪声及其与区域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给出了宽频带地震台站CAD的主要特征。传感器场地(在地表下80m处的封闭洞穴内)的质量,为宽频带地震台站监测较小地震事件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通过对15个月内长度各为15min的噪声序列的分析,对较小地震事件的监测能力的研究已经完成。通过给定每天的噪声估计值,分析了噪声振幅随季节的变化;利用每天4个采样值,对地震噪声的短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与外部气象条件进行  相似文献   

10.
2维和2.5维起伏地表直流电法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伏地表直流电场数值模拟现多采用有限元法,主要是因为其有灵活的处理曲边界的能力,然而有限元法比有限差分法要复杂,如果让有限差分法也同样具有较好的处理曲边界的能力,那数值模拟将变得更为简单.本文通过在非正则内点处采用不等距差分,在起伏地表点处直接实现边界条件,克服转移法人为改变地表形状的弊端,使得基于笛卡尔网格的有限差分...  相似文献   

11.
以地球介质参数尾波Q(-1)作为响应,给出了加卸载响应比Y(Q-1)的计算公式。利用美国南加州地区频率分别为1.5Hz,3.0Hz,6.0Hz,12.0Hz,24.0Hz等5个频段的尾波Q数据,研究了美国北岭地震(199年1月17日,Mw6.7)前后的加卸载响应比Y(Q-1)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除频率为12.0Hz这一频段外,其它频段的加卸载响应比Y(Q-1)在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频率为24.0Hz的Y(Q-1)在1993年明显升高。震后各频段的Y(Q-1)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陈学忠 Aki.  K 《中国地震》1996,12(3):243-249
以地球介质参数尾波Q^-1作为响应,给出了加卸载响应比YQ-1的计算公式。利用美国南加州地区频率分别为1.5Hz,3.0Hz,6.0Hz,12.0Hz,24.0Hz等5个频段的尾波Q数据,研究了美国北岭地震(1994年1月17日,Mw6.7)前后的加卸载响应比YQ-1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除频率为12.0Hz这一频段外,其它频段的加卸载响应比YQ-1在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频率为24.0H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使用了麦迪奥台90个小震的近震数字记录,这些小震分布在阿拉木图市附近,处在东经76°40’~77°40’和北纬42°50’~43°20’座标所局限的区域范围内。分析了CKM信道水平分量S波振相的记录。对于所有被研究的数字地震记录,得到了如下动力学参数:基底最大位移的振幅Amax,与Amax相应的周期T和0.5Amax水平上的相对持续时间d。这些参数是对于各个分量按每个滤波信道来测定的。编制了原始地震记录图以及最大振动分量的参数T和d的整体分布。确定了70%置信区间内的中值和误差。它们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对T和d的研究表明;这些参数彼此互相关:周期愈大,相对持续时间的值也愈大。得到了T和d与地震能级及震级的初步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峡地区小台网地震观测和资料研究,认识到该区弹性波地动位移振幅随震中距增加而衰减的变化偏大,地震数字记录的S波波谱分析表明其拐角频率高达21.9Hz,功率谱极大区在0.5~26Hz间,该地区的地震烈度、震中烈度和等震线长轴长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上述现象属于极浅源地震波的近场地表效应。研究这些效应特点,可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防震、抗震依据  相似文献   

15.
921型超低频有源伺服式速度,位移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介绍一种在很小体积的往复式摆上采用有源伺服技术实现超低频大幅值测量用的速度计、位移计,它可在多个频带测量速度和位移。最低频率可达0.04Hz,最大可测位移为±15m。它可用于海浪浪高、抽油机行程、高柔结构的超低频大位移测量。该仪器于1992年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中国专利博览会银奖。  相似文献   

16.
四万年以来青海湖的三期高湖面及其降水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孢粉学、地貌学与沉积学的证据揭示了青海湖自40kaBP以来经历了至少三期高湖面,即30-40kaBP,11-13kaBP,7.5-5kaBP。其中第一期与第三期的高湖面是全球性暖温气候的产物,第二期的高湖面同暖温气修及高山区冰川消融均有关系。根据M.N.Bydukko(M.И.Byлbiko)公式和J.E.Kutzbach公式计算年蒸发量,依据封闭流域全流域水面平衡模式,模拟了青海湖在第一期与第三  相似文献   

17.
江娃利  张英礼 《地震地质》1996,18(4):349-357
河北磁县西部北西西向南山村-岔口活动断裂为北西西向磁县活动断裂西段,全长35km,又可再分为东西两段。全新世时期该断裂有多次活动,活动方式以具左旋性质的正倾滑为主。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时,南山村-岔口断裂带出现新的地表破裂,地表垂直位移多处为2~4m,最大约7m。据目前资料,该断裂带最新两次地震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3500a。最近获取的位于磁县最高峰老爷山庙宇碑文资料,补充说明了邻近岔口活动断裂带的古建筑物在1830年地震中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8.
河北磁县西部北西西向南山村-岔口活动断裂为北西西向磁县活动断裂西段,全长35km,又可再分为东西两段。全新世时期该断裂有多次活动,活动方式以具左旋性质的正倾滑为主。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时,南山村-岔口断裂带出现新的地表破裂,地表垂直位移多处为2~4m,最大约7m。据目前资料,该断裂带最新两次地震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3500a。最近获取的位于磁县最高峰老爷山庙宇碑文资料,补充说明了邻近岔口活动断裂带的古建筑物在1830年地震中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9.
浅层地温强震前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层地温指地表至地下3.2m深处的地温。通过数十年浅层地温变化与强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指出了强地震发生前一段时间0.8m地温与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为历年同期最低值;0.8m、1.6m和3.2m地温连续6个月以上为正距平,且平均距平值分别大于0.8、0.7和0.5即认为地温有升温异常;在此时段内地温有历年同期最大值或次大值;做半年尺度或以月为简单的0.8m地温、地表温度平均距平等值线图,等值线的分布圈  相似文献   

20.
1986年5月7日.亚拉巴马州塔斯卡洛萨的居民感觉到了一次近震震级为3.6级的地震,这次地震与现用长壁煤矿中的岩爆和顶部塌陷是同时发生的。与构造地震或地面爆破相比,目测该地震图可以揭示出,这个地震在频率为20Hz以上的能量不足,而在5Hz以下的能量占支配地位,这也许能解释体波震级(M_b)大于4.2的原因。同样,1.0Hz面波也比体波激发得更强烈,这可解释为较典型的在较大震中距处的有感效应。记录到的所有初动都是膨胀性质的。台站集中在北半震源球,允许在一个向东伸展、近于垂直的面上发生反方向运动,或者在北西或南东向伸展的平面上发生走滑运动,由于顶部破裂区和现用的长壁煤矿区部位于两个东西走向的且不精确垂直的破裂带之间,因此人们倾向于反向震源机制。地震事件的这些特征,使人联想到它也许是由于现用长壁后覆盖层中的应变能量积累而引起的突然剪切破裂。尽管初动数据也允许把这种震源机制解释为在以前开采过的区域之上的地层中的内爆和剪切破裂,但这种解释却未得到地质资料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