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为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除了利用地球仪等演示四季变化,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外,我们还安排学生轮流观察一年中各个季节日出日落的时间,日出日落的方位。然后,我们把这些数字整理成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校只有—个三球仪,而目.常在地理、物理、语文、自然的课堂上出现。年月久了,“月球”就老要脱离母体,自由下落。这自然就成为学生课堂上的笑料。 一次地理课上,我一边演示三球仪,一边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说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绕转中心等。  相似文献   

3.
地球仪是向人们传授地理知识的常用工具,更是向中、小学进行地理和地球知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具。地球仪历来都是由纸质作为基础材料,由手工将“舟形”图片拼贴在球胆上而成。热望材料问世后,许多国家都陆续研制成功塑料成型地球仪,为地球仪的生产开创了新的局面。如何尽早制作成功我国新一代的地球仪问题,已经十分急迫地摆在我们地图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王寒生 《地理教学》2010,(13):58-59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书本上给的图是从秋分位置,从北半球上空看,地轴是向右倾斜,地球公转是逆时针方向。但在练习题、测试题有的地轴向左倾斜。当我国神州七号10月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什么位置(图略)。以前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理解不透彻,做题时常问这类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找出规律,必须自制公转仪来演示。  相似文献   

5.
单咏 《地理教学》2001,(7):14-15
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想创造。新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比较典型的内容是“活动”中的小实验。如让学生拿一个地球仪,在它静止的时候,从高纬地区滴一滴红色胶水,观察胶水的轨迹。转动地球仪,在同样的地点滴一滴红胶水,观察胶水的轨迹与刚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Powerpoint、Prezi、谷歌地球三大平台对比分析绝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Powerpoint来制作课件。在演讲领域广泛使用的Prezi也开始被一线地理老师拿来制作地理课件。谷歌地球虽已被作为电子地球仪、GIS平台引入地理教学,但其作为地理课件制作工具仍具有众多独特优势可以挖掘。如果一堂课只是用少量几张电子地图、卫星图片、景观图片另加几道习题或几个小的演示动画,那么  相似文献   

7.
林启福 《地理教学》2013,(12):49-52
介绍地球运动演示仪的制作和教学应用。本演示仪是对现有教学仪器的高度综合和平面简化,结构极为简单,功能极为强大,演示特别直观;可以演示中学教材中所要求的地球运动的全部内容,如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和地理意义,演示日地月三者的关系,还可作为测量当地经纬度的研究性学习的测量仪器,可增强教师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变教具为学具 化被动为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学生对于地球运动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现象常常难以理解。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演示教具,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并通过各小组同学之间密切合作来模拟演示地球的运动,使教具变为学具,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慧  李宏青 《地理教学》2012,(13):57-58
题目地球仪上,0°纬线与00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认识地球形状的教师们公认的最经典的一道练习题。本题考查了地球的真正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这一知识点。0°纬线即赤道,是地球仪上的一个大圆,而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一个半圆,故二者不可能等长。再加上赤道半径(6378KM)大于极半径(6357KM),所以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答案是D  相似文献   

10.
张少军 《地理教学》2010,(24):41-42,44
一、落实基础知识 运用地球仪和经纬仪边演示边讲透下列内容: 1.纬线的特点:(1)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南北半球。(2)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两极为零。(3)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4)所有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  相似文献   

11.
GoogleEarth是一款虚拟地球的软件,以三维地球的形式把大量的卫星照片、航拍照片和三维图像组织在一起,实现从全新的角度来浏览地球,就象一个立体的地球仪,通过鼠标转动地球缩放视野,大到海陆山川的分布,小到城市街道上的汽车都可以尽收眼底。它具有强大地图搜索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搜索任何一块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上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人类居住在哪一个星球上?”学生回答后,教师马上指出:“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为什么呢?”。在学生的好奇心和议论声中,引入“大洲和大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王影 《地理教学》2014,(5):32-34
正一、教材分析"利用经纬网定位"一课是"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难点,又是今后地理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教材选择报道中"梅花"的具体位置,说明经纬网定位的作用。并通过叙述地球仪上"交织"的经纬网,明确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本课要围绕着知道经纬网的用途,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教学主线开展教学。由于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在教材处理上,力图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借助地球仪,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4.
刘书奇 《地理教学》2004,(7):31-32,28
本节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和地球仪,有关地球的这些特征,对于理解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发展、演化,以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区域差异等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  相似文献   

15.
缪尧平  林浩平 《地理教学》2014,(2):32-33,40
正【设计意图】"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基础理论,其对空间思维要求极高,历来都是教学难点。教师们多采用直观演示、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缺乏直观认识,且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仅通过观察的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认识、体会地球的运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课件及软件运用到地球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虚拟三维地球仪"软件,能较为完美地虚拟演示地球运动,其功能强大,操作便利。笔者以该软件为基础,通过学生亲手操作软件,形象地去体  相似文献   

16.
郭全其  卞学昌 《地理教学》2013,(6):18-19,53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是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的。充分理解地球  相似文献   

17.
雍文涛 《地理教学》2012,(21):34-35
一、"活动"选取本节活动设计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中制作地球仪活动栏目,通过本节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经纬线与经纬度的空间分布。二、"活动"理念1.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兰 《地理教学》2006,(4):9-11
科学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教育价值正愈来愈得到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早在1995年12月公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中,就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History and nature of science)”作为八项学生在科学领域中应学的知识与技能之一。在我国,一直以来,地理教学中对科学史的内容都有涉及,最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多次提到科学史教育,如在地球和地球仪部分,“说明”中一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  相似文献   

19.
1.怎么说明角速度呢?我采用同学们司空见惯教室的“门”为教具组织教学。首先,拿出与“门面”颜色区别较大的彩色粉笔,以门轴为直径大致画一个大半圆;指出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半圆沿着直径旋转一周的形成的。然后找出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点进行开关门的演示,说明角速度是地表某点所在的与地轴构成的平面在单位时间里转过的角度。从而让学生在没有学习二面角的情况下,掌握了角速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秦伟  道理 《地理教学》1994,(3):26-26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九章“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是该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有:时区、时差和日界线,以及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一章所述内容是对初中一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个总结,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各章所述的世界地理知识后,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地球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合理利用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