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地球的节律可能是地质作用在地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即有不同的类别,即有不同的类别,又有时限不同的级别。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球节街可能最终受到天文因素背景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地球的节律可能是地质作用在地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既有不同的类别,又有时限不同的级别。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球节律可能最终受到天文因素背景的控制。节律现象因受到地区性因素以及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叠加和干扰,形成不同程度的耦合和偏离,表现十分复杂。文中讨论了较长周期的沉积旋回周期和构造岩浆旋回周期。大陆地质是地球动力学的信息库。文中讨论了陆壳形成、大陆在地史中的聚散演变;讨论了联合古陆和超级大陆的周期,也涉及板块运动、大陆聚散及其受深部过程的控制和驱动力问题;最后论述了地球阶段性有限膨胀的可能性及其初步检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燕辽拗拉谷盆地是一个具有全球性对比意义的典型碳酸盐岩盆地。文中提出建立雾迷山亚系和相应统的划分方案,并指出蓟县系雾迷山亚系(MPSSⅡ)时期,属于盆地巨旋回的造礁沉积平衡补偿形成阶段,沉降幅度和沉积厚度巨大,发育有代表不同沉积环境的多种类型叠层石,在层序上构成明显的沉积韵律,并显示出受米兰科维奇周期、小行星云周期和银道面周期控制形成的不同级次的宇地系统沉积旋回韵律。同时,由于山海关古陆的周期性隆升作用,导致由热水硅质形成的燧石层和由红色物源输入形成的不同级次沉积层序,更为宇地系统控制层序的周期性增添了色彩。总之,蓟县系雾迷山期巨旋回是受宇地系统场控制成因的沉积响应的典范。科学探索与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宇宙观的地球科学领域,才能不断地开拓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地球历史的“开”,“合”节律与古地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巍然  刘育燕 《地学前缘》1997,4(4):241-246
地球历史的节律突出表现为“开”与“合”有规律的组合。“开”,“合”节律应根据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生物等各种信息综合分析需而建立,一般可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地区性,露头和微观五个级别的“开”,“合”旋回或韵律。文中综合各方面资料编制了全球“开”,“合”旋回演化简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地质时期的硫矿成矿作用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从古大陆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角度入手,梳理了15个与硫矿有关的成矿系列,并将其与构造和超大陆旋回对应;并依据硫在表层储库和地质储库以不同形式相互转换的特点,前寒武纪和显生宙时期硫多金属矿床地形成环境和保存特点,揭示了地球不同演化阶段构造-岩浆事件与硫矿成矿作用的偶合关系。从硫矿成矿的角度反映了地球的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地球脉动——表现、级别及与古地磁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球脉动的概念是指地球在其历史中曾发生膨胀和收缩的周期性变化。其根据是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地磁极倒转以及海平面升降等方面,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期,均有各种表现。构造 海平面升降在地球收缩期形成海退,在膨胀期形成海侵。在一个地球脉动旋回的不同时期,地表、海平面和洋底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有变化,因而形成“层序”的沉积记录。地磁场的强度和地磁极倒转频率在显生宙有明显变化,有高峰期和平静期。这种频率变化与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都有对应关系,特别是4Ma为准周期的地磁极倒转频率与海底扩张、洋壳形成速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地球脉动旋回可以分为不同的级次,构成级别体系:超级旋回约1Ga,巨旋回250~300Ma,一级旋回50~150Ma,二级旋回5~50Ma,三级旋回1~5Ma,均可与构造旋回相对应,更高的级次对构造不形成影响。三级及更长的脉动旋回可能受深部过程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地球脉动是在地球适度膨胀的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建议制定的地质年代表的原则,其主要地质历史的划分是以地壳增长及其花岗岩层形成的地幔物质活化分异的自然大旋回为依据。所有周期性的过程,因果关系表现在同位素一地球化学的水平上。此年表不同于传统的地质构造概念,在此处大旋回认为是大规模的构造一岩浆旋回'的单元,在内生地质活化作用的术旋回中,一个布用不被另一作用代替,而只改变其强度。在总的大旋回中,可以确定与成因有关的地壳和地慢状态的交替。  相似文献   

8.
在地球岩石和其他地质样品中,记录了许多可以反映出地质历史时期的天文过程的信息,其中最显著、研究最多的有米兰柯维奇旋回、潮汐韵律层和天体陨击事件层等。由于天文事件具有全球等时性和瞬时性,且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化特征和生物特征,是年代地层对比中最为有效的标志层。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层记录中这三类天文事件的确认过程以及它们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冀中中奥陶统高频率旋回层序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及路线观察,河北中部中奥陶统马家沟群的高频率旋回可划分为三个级别,并与层序地层学术语可以对比,由低到高为;六级旋回──韵律层;五级旋回──准层序;四级旋回──准层序组。这些由米兰柯维奇驱动力所控制的旋回层序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具有不同岩石组合特征,反映了高频率旋回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
旋回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1895年G·K·Gilbert提出,一定的韵律层理型式记录了敏感的相对地球轨道韵律的反应。这些信号可能提供地质年代学的基础——Gilbert时代的一个颇为紧迫的课题,现在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们可能阐明古气候学及气候变化对海洋和沉积的反应。当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外部环境的脆弱时,所承担的课题日益重要。最后,它们也可能阐明地球轨道习性的演化。尽管有Gilbert的巨大鞭策,本世纪并未产生切实可用的旋回地层学。许多地质学家认为这概念牵强附会,轨道循环对气候和沉积物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的。地层旋回出现在各种沉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识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基准面周期性的变化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基准面周期性旋回的级次不同,形成的旋回不同,旋回界面也有差异。岩心、露头对沉积相识别的分辨率最高,可进行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中周期基准面旋回由短周期旋回叠加而成,通过短周期旋回的叠加样式可识别中周期基准面的变化;应用测井曲线标定,在地震剖面上可识别长周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12.
地球脉动—表现,级别及与古地磁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la.  EE 《地学前缘》1997,4(3):47-64
地球脉动的概念是指地球在其历史中曾发生膨胀和收缩的周期性变化。其根据是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地磁极倒转以及平面升降等方面,在地球的膨胀和收缩期,均有各种表现。构造-系平面升降在地球收缩期形成海退,在膨胀期形成海侵。在一个地球动旋回的不同时期,地表,海平面和洋底之间的相互关系均有变化,因而形成“层序”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13.
岩屑总化学成分的统计学方法在白垩纪松辽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王璞 ,王东坡(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研究所)石油钻探中通常取心很少,因此主要用物探测井资料划分地层和分析沉积层序的韵律旋回性。然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岩屑资料又经常不能被充分...  相似文献   

14.
吴智勇  姜衍文 《湖南地质》1996,15(4):246-249
本文简介了黄赤交角、偏心率、岁差等地球轨道三要素和米兰柯维奇理论。概述了第四纪及前第四纪沉积物中与地球轨道三要素有关的周期性沉积记录,指出对旋回沉积的研究,可望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一个标尺。  相似文献   

15.
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引起气候旋回变化,进而影响到地质历史中沉积物及生物面貌的旋回变化。牛38井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旋回地层学研究表明,沉积物和古生物对404.8ka的天文偏心率旋回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一个偏心率旋回之内,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气候由热变冷再变热,古生物属种数量、沉积物粒度出现相应的的旋回变化。若以404.8ka偏心率旋回为单位来划分高频层序,可以保证所划分的地层具有异旋回性和严格的等时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变质旋回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质旋回是发生在某些重大地质事件中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综合,它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周期性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但是对每一变质旋回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变质前的原岩岩相建造,因而实质上是要向前考虑更长一段地质时期。而且,任何变质旋回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同期岩相建造的形成等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通过变质旋回的研究,可以从另一侧面去解释大陆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的某些重大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本层序在垂向上的重大转化面即为基本层序界面,由高到低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不显旋回性基本层序间界面(Ⅰ级界面)、旋回性基本层序/韵律性基本层序间界面(Ⅱ级界面)和向上变细粒序/向上变粗粒序间界面(Ⅲ级界面)。这些界面广泛发育于碎屑沉积岩中,因而是细分地质填图单位的重要选择界面。这一方案是对传统沉积序列分层及地质填图单位界面选择的重要补充,对指导中国造山带巨厚碎屑岩建造的地质填图单位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区域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的对比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波 《沉积学报》2002,20(1):112-117
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定量研究储层成因单元划分对比、为油田开发小尺度流动单元提供基础,是开发地质研究的目标,本文指出目前面临两种储层划分对比方法-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说明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对比的精髓是基准面旋回的对比,大庆油田储层描述对比的关键是沉积旋回的对比,从而阐述了二者在划分对比的原则、方法及理论上异同。研究表明,这两种地层划分方法的理论基础皆为旋回 (自旋回或异旋回 )和层次、研究目标皆为地层格架及沉积地层单元的规模尺度。基准面旋回对比关键是旋回的组合分析,其方法在湖相 (异旋回 )中可行,在冲积相 (自旋回 )中基准面旋回划分困难,而且随意性很大;沉积旋回对比方法在河湖相对比中存在穿时现象,但应用广泛。不同级别基准面周期性的运动,使沉积旋回在周期性和规模上产生不同,形成层序的分级现象,所以说,沉积旋回和基准面旋回地层对比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进而讨论了旋回对比的两个关键问题-层次和界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流动单元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质旋回地球经历了4.5Ga的历史,地表上和近地表的物质已经过众多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等过程的改造、保存和破坏。我们的星球除了早期之外,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地球物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用图3.1的地质旋回来表示。地质旋回包括两个亚旋回,即构造旋回和水文旋回。水循环是指水通过降水和蒸发,河流径流及地下水流,从海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对华北地区中寒武统颐滩碳酸盐建造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中首次识别出层序中最基本的地层单元──米级旋回层序,它是露头层序分析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本文总结概括出不同体系域内米级旋回层序类型和特征。这些米级旋四层序在塞向上叠加构成高级(五级、四级、三级)旋回层序时表现出周期性和规律性。这种不同级次的旋回层序的形成受不同动力成因引起的具不同周期和频率复合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米级旋回层序的识别与复合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得出中寒武世鲕滩层序的形成经历了若干次周期性的淹没-间断-均衡堆积-加积进积事件,这为盆地充填史的恢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