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5-15
从载波通信到微波通信、到光纤通信、再到卫星通信,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管道建设中的通信专业从容地完成了数次大幅度的跨越。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通信室主任工程师邬俊华,正是伴随着管道通信事业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名“管道局专业技术带头人”、“管道局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岩土钻凿工程》2011,(4):60-60
6月30日,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二线(下简称西二线)输气管道工程竣工投产。 “总投资约1422亿元人民币的西二线管道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包括一条干线和8条支干线,全长8704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石油管道局局长赵玉建说,“管道局作为西二线工程的EPC总承包商,在管道建设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7-17
现年37岁的胡柏松1987年由西南石油学院油气储运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原管道勘察设计院工艺室从事工艺专业设计工作,现任管道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兼工艺室主任工程师。2001年被评为“管道局专业技术带头人”和“管道局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3-13
史航,男,1958年7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管道局职工学院管道线路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业20年来,先后参加了多个大型管道项目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库尔勒一鄯善输油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苏丹原油外输管道工程线路专业负责人,兰州-成都-重庆成品油管道工程技术经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副总工程师,广东LNG项目项目经理。  相似文献   

5.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施工建设是管道生命周期内的重要环节,它为日后的管道运营管理提供大量的在线与离线数据。以往的施工建设由于手段所限,信息收集不完整、数据准确性差。采用信息技术使管道施工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水平获得了一次飞跃,为科学的管道建设与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冀宁管道是连结中国南北两大能源动脉-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的联络管线,是实现我国天然气资源互通互调,确保北京及长江三角洲天然气供应的后备保障工程,被誉为“联结南北的第一条能源大运河”。这条管道的建设,为全国天然气资源共享,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两大区域实现气源多元化、供气稳定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岩土钻凿工程》2009,(6):16-16
10月28日9时28分,由管道局穿越分公司承建的西气东输二线管径1219毫米大口径管道淠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在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开钻施工。这是西二线东段干线管道第一条开工的河流穿越工程,也是我国首次进行管径1219毫米大口径管道穿越施工。淠河穿越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二线全线定向钻穿越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8-18
西气东输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建成后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史上输送距离最长,管径最大,输送压力最高,管壁最厚的一条天然气管道。万事开头难,设计这样的一条管道,技术流程上涉及方方面面,设计投标,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等都非常困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张文伟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投身于西气东输工程的设计施工中,为西气东输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的线路优化是寻求最优路径的过程。以管段间影响线路路由的诸多因素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知识库的“管道建设成本模型”,利用基于栅格场的GIS空间分析实现“管道定量线路优化”。  相似文献   

10.
邱华宁 《地球化学》2006,35(2):133-140
简单介绍了国外Ar-Ar实验室发展和我国Ar-Ar实验室建设概况,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新旧两个Ar-Ar实验室作对比,分析了该所新一代Ar-Ar实验室改进之处,指出气体提取系统-纯化系统小型化和实验流程自动化是Ar-Ar实验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以滇西龙陵花岗岩黑云母Ar-Ar定年结果为例,展示新一代Ar-Ar实验室获得的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向广大地质科研工作者介绍新一代Ar-Ar实验室的建设概况,以期推动我国Ar-Ar实验室的实验流程自动化建设,向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迈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I0003-I0003
廊坊开发区中油龙慧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之一,成立于1992年.是专门在长距离输送管道、油田、石化、市政、电力、智能化建筑等领域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编程、安装、调试、设备成套、技术咨询、工业产品代理等业务的专业自动化工程公司。1999年在廊坊开发区重新注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10万人民币.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6,(10):10-11
曲慎扬,1929年出生,山东掖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从国内第一条长输管道到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他是中国管道从无到有、从落后走向繁荣的历史见证人。他负责或主持勘察设计并已建成投产的各种长输油气管道共约4600公里,各种油库容量总计约200万立方米;进行勘察与可行性研究的各种长输管道总计7000余公里。中国版图上已建及在建的所有重大长输管道,几乎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他的工作经历,犹是一部中国管道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非开挖技术在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中国处于管道大发展时期,“西气东输”、“北气南送”等重大工程的全面启动为非开挖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城市天然气、油网、多介质管道的发展情况及其今后的规划阐述了非开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中国管道建设,非开挖行业需要致力研究的新技术、新机具和新工艺等。  相似文献   

14.
中化新网讯近日,来自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管道防腐专家齐聚河北省廊坊市,与中石油管道局管道工程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管道工程防腐及补口技术交流。会议期间,来自加拿大BrederoShaw公司、英国Corrocoat公司和美国TMAG公司的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内容涉及国际管道防腐涂层技术面临的最新挑战与进展,管道防腐涂层材料、技术和设备,c扫描麦蒂管道防腐检测系统及微孔开挖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西南山区石油天然气常输管道的大规模建设,各类边坡问题将会层出不穷,滑坡检测将成为管道运营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实际滑坡治理工程中的TDR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将其与传统的监测手段对比,总结TDR技术在滑坡监测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TDR技术与长输管道自动化监视和控制体系-SCADA系统相结合的理念,可通过SCADA系统克服TDR技术绝大部分的缺点,在石油天然气常输管道滑坡检测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输卤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古时候用肩担人抬的办法就近运送卤水熬盐。在汉代出现输卤技术的萌芽。北宋即有“以竹引入泉”的记载。南宋嘉定年间已有管道引卤水过江的“”。到了清代 ,输卤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行业 ,输卤管道已成了盐场上四通八达的网络。中国建造输卤管道的材料主要是竹子 ,即用锥形工具把竹节打穿 ,削光后连接起来制成输卤管道。为抬高卤水水位 ,中国人发明了“提水马车” ,为使卤水转向 ,中国人发明了“笕窝  相似文献   

17.
伴随20世纪20年代末焊接技术的诞生,现代意义的输油管道建设开始萌芽,随着二战期间及战后国际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高涨,管道工程迅猛发展。本文以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总结了中国油气管道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分析阐述了当今社会长输油气管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中国油气管道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背景下,以国家管网公司的成立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整合利用全球多方的优势经验,吸纳引进成熟的行业管理模式,最后依托“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打造稳固的国家能源管道网络,成为世界一流管道强国。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5):329-330
“国际古海洋学大会”是国际古海洋学界每3年一届的学术交流大会,代表国际古海洋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会议自开始举办以来,除第7届(2001年)在日本举办以外,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举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古海洋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国内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剖面研究,将区内“志留系”自下而上粗划为下古生界第一套(Pz1a)、第二套(Pz1b)、下一中志留统(S1-2)、中泥盆统第一套(“D21”)、第二套(“D22”)共5套地层。重点介绍了多期多阶段形成的褶皱变形及剪切应变特征。认为剪切应力中心带及两侧出现的强直片岩和硅化强烈的脉岩带往往是金矿的找矿有利部位和标志。  相似文献   

20.
天文地质年代表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徐道一 《地层学杂志》2005,29(11):635-640
Rio等(2003)依据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提出了“天文地质年代表”,旋回地层学研究是依据地层记录中的旋回与有关米氏旋回来确定地质时间。轨道(或天文)方法已被确定为建立2004年“国际地质年表”(由国际地层委员会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Gradstein等,2004)。我国在新近系、古近系、下侏罗统、二叠系等陆相沉积的旋回地层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