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1过程概况今年4月19日02时开始到20日止,本省经历了~次全省性的暴雨到特大暴雨过程。这次降水过程主要是由移动性槽影响造成的,降水特点是:范围广——全省性,省内有58个站出现暴雨,14个站出现特大暴雨;强度强——6小时降水量超过50mm的台站有10个,台山最大达1llmm;降水时间短——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2天左右。过程降水总量最多的市(县)有肇庆、斗门、阳山、连山、台山、东范分别为213.l、212.4‘203.8、200.i182.2‘181.4mm。最大降水时段集中在19日08~14时。本省的西北和中部偏西北地区降水较明显。2天气形势分析2.120…  相似文献   

2.
1985年7月23日20时至24日02时,聊城市下了一场323.3毫米的特大暴雨,另有5个县下了50到90毫米的降水。 这次暴雨过程虽与大尺度的天气系统有关,但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天气系统表现得很不明显。因此,用天气学方法分析这次特大暴雨的成因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应用能量天气学方法对暴雨的成因和特大暴雨的落区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蕾 《广东气象》2000,(Z1):8-10
1 5.24特大暴雨概述 受冷锋低槽的影响,深圳市1998年5月24日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过程。深圳市气象台于06时发布黄色暴雨信号,并于中午前后连续发布了红色、蓝色暴雨信号。由于雨强大,降雨集中,这次暴雨降水过程造成的灾情比较严重。据统计,这次降水过程导致全市各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浸和山洪暴发、围墙倒塌、河水外溢等现象,并造成人员伤亡。这次暴雨降水过程的影响系统比较明显,地面的冷锋低槽、850hPa的低涡和切变线、500hPa的小槽配合较好。23日起,一条NE~SW向的系统性雨带…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非常规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7”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副高南退时的副高西北侧边缘,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热力环境指数对鲁南强降水有较强的反应能力。降水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形影响特征,复杂山地地形对降水有显著增幅作用和对对流系统传播的阻碍作用。存在低空急流和列车效应,强回波维持时间较长是费县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较强的偏南气流、湿度层深厚是费县出现特大暴雨的根本原因。地形影响气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山东“817”特大暴雨降水分布,费县特殊地形对特大暴雨有很大贡献。雷达资料可以弥补常规观测的不足;地形对强降雨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岑士良 《贵州气象》1999,23(4):22-24
暴雨是花溪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尤其是连续暴雨天气或大暴雨往往会形成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突出。按我国气象部门的规定,凡24h降水量达50mm以上,称为一次暴雨过程;达到或超过100mm为大暴雨,200mm以上为特大暴雨。花溪区是暴雨频繁发生的地区,暴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危害较大。1991年6月21日-7月11日降水特多,其中6月下旬降水量多达215.4mm,7月1日~11日上午9时共降雨达416.2mm。在这短短21d时间内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7月8、9日连续两天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8日降水量89.0mm…  相似文献   

6.
台风外围云团造成的暴雨,以前由于探测手段的限制难以及时发现和作出预报。随着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卫星云图的使用,这种暴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它一般都随付热带高压的南缘及西南缘的偏东气流运动,降水比较突然而且强度大,例如1981年9月22日20时至23日08时十二小时之内国营盐场降水达555.4毫米。另外如1982年11月28日20时至21时我县一个水文站上一小时内降水达160毫米,据有关总结以上两次特大暴雨过程均和热带云团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1977年6月8日至11日的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区兴安县华江公社一带出现了特大暴雨,四次中尺度系统活动的总雨量达417.8毫米。其中9日20时到10日08时的雨量达371.1毫米(见图1)。而其主要的降水又产生在10日02时至05时,这三小时  相似文献   

8.
八月三日,我县城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14.9毫米。由于暴雨,山洪强度特大,使城区及其周围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遭灾惨重,现就这次暴雨的发生,发展和预报服务情况作一简要的分析。暴雨时间、强度:这次雷阵雨天气降水过程于2日晚21时35分开始,3日17时结束。开始时降雨强度很小,凌晨2时10分,降雨强度突然增大,2点10分至10点,仅8个小时,降雨量高达201.4毫米。在这一时段内有三个暴雨高峰,一是  相似文献   

9.
邓芸 《广东气象》1998,(2):32-33
1996年6月21~25日,惠州市出现大范围暴雨,暴雨落区自北向南移,21日只是出现在北部的龙门,22日移至中部博罗和惠阳.23日20时至24日20时出现大范围暴雨,最大日雨量落在南部的惠东县,24小时降水量达282.4mm.这次暴雨过程从时间上是连续的,但影响系统却有所不同.21~22日北部的降水主要是小槽东移和位于广东北部的静止锋摆动所造成的,而23~24日全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则由于500hPa低涡东南移,带动冷空气南下,使静止锋锋生,结合低空急流的影响所引起的.本文从19~26日的高空、地面形势,结合本站要素和物理条件、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分析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2011年4—5月,全省降水总体异常偏少,为历史同期最低值。进入6月后降水量赣北、赣中明显增多,且降雨相对集中,先后经历了4轮强降雨过程。4—6月全省共有8 d出现区域性暴雨(表1)。6月5—7日赣北、赣中出现连续暴雨、大暴雨过程,经过短暂停顿之后,于9日晚开始新一轮的强降水,以6月15日降水过程为最强。14日20时—15日20时,全省平均雨量55.3 mm,暴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