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雄村矿区位于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通过对雄村矿区新发现的Ⅲ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问题。研究表明,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在-1.3‰~1.4‰之间,平均值为-0.85‰,分布范围较窄,成矿热液的δ34SΣS值为-0.04‰,均显示出幔源硫的特征。矿石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变化于18.204~18.468之间(平均值为18.359),207Pb/204Pb比值变化于15.549~15.593之间(平均值为15.567),208Pb/204Pb比值变化于38.213~38.441之间(平均值为38.351),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值μ变化于9.37~9.45之间(平均值为9.40);在铅同位素判别图解上位于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线附近,显示出地幔物质与俯冲沉积物的混合特征,暗示金属硫化物中的铅源自地幔,并有少量俯冲沉积物的加入。   相似文献   

2.
矿床赋存于太古代太华群绿岩系地层中,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缓于轴面的一组张性断裂控制,呈斜切形式产出。沿北东方向富集成矿规律性强,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成矿介质为富含CO_2、CH_4、HCO_3、Cl ̄-、F ̄-等成分的热水溶液,据成矿规律对矿床远景提出预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环境同位素(~(14)C、~(13)C、~3H、D及~(18)O)对渭河白杨水源地地下水年龄、运移过程和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潜水为现代水补给,氚含量较高,渭河河水对其补给量约占1/2左右;中、深层承压水补给途径较远,~(14)C年龄分别为距今4000~5000年和7000~8000年。δD和δ~(18)O值变化不大,说明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D_001大孔阳离子强酸树脂从H_2SO_4-CS(NH_2)_2溶液中,富集及分离Au(I)、Ag(I)的性能。表明在pH=2.0左右,树脂对Au(Tu) ̄+_2、Ag(Tu) ̄+_2(Tu=硫脲)有良好的吸附性能,Au和Ag的吸附容量分别为61.18mg/g-Resin和99.11mg/g—Resin。负载柱上的Au、Ag可分别用NaCN—NaOH和H_3BO_3-NaOH-Na_2S_2O_3定量洗脱。可进行一定程度的Au、Ag分离。  相似文献   

5.
田东膨润土矿是1978年发现,1983年勘查评价的一个中型规模矿床。它受右江大断裂控制的第三纪陆相半地堑式断陷盆地(百色盆地)田东凹陷中;矿层赋存于第三系含煤岩系建造的泥岩中,有矿8层,主矿层面积达8.42km ̄2,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矿石有斑脱岩(膨润土)与蒙脱石泥岩两类,具泥质、晶屑凝灰结构与层状、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蒙脱石(>70%)和水云母、水黑云母、石英、长石、缘泥石等,化学成分含量(%):SiO_247~65.50、TiO_20.24~1.15、Al_2O_315.73~26.68、Fe_2O_32.79~6.79、Cao0.83~1.43、Mgo1.11~4.11、K_2O0.61~2.64、Na_2O0.13~0.37,矿石属性随埋深而异,认为属内陆湖相火山-沉积矿床。指出膨润土具有强的吸水性、膨胀性、胶结性、润滑性、分散性和阳离子交换等物化性能,因此它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钻井泥浆、石油化工、轻工、建筑和衣牧业;由于矿床所处特殊地理位置优势,它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家峪-北五台沟一带太古宙变质岩经过韧性剪切作用。变质岩中石英的应变特征揭示了该韧性剪切带各种因素的量,经分析计算差异应力为σ_1-σ_3=122.87MPa,最大剪切应力为τ_(max)=61.44MPa,剪切带的温度为55O-650℃,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8-22km,静压力即围压为450-600MPa,弗林指数K=0.49-0.50.经历三维应变,X轴增加60%,Y轴增加25%,Z轴缩短50%,体积缩小3%,变形强度为R=2.83,应变速率为ε=(4×10 ̄(-9)-4×10 ̄(-10))/s,变形比温度值为T/Tm=0.96-1.13,等效粘滞度为(3.07×10 ̄(10)-3.07×10 ̄(11))MPa/s。石英的应力结构发育。  相似文献   

7.
熊耳群火山岩中产出各种类型的金矿床,碲化物型(构造蚀变岩型)是金矿主要类型,该类型余矿以出现大量碲化物或富碲、硒为特征.硫化物δ ̄(34)S以较大的负值为特征,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及与国内外行关矿床对比,认为该碲化物型金矿δ ̄(34)S负值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水的渗透参与导致成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改变,fo_2升高、pH值降低,从而引起硫同位素强烈分馏形成的。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深源壳幔混合(染)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熊耳群富钾火山岩系。该类型金矿床成矿作用为上升岩浆与下渗地表水共同作用形成浅成热液系统,在剪切带内氧化环境下液体的稀释和冷却是金沉淀的主要原因。其成因类型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富碲化物型金矿。  相似文献   

8.
秦岭泥盆系成矿带内很多矿床中都产硅质岩,这些硅质岩是泥盆纪沉积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硅(δ30Si为-0.05%~-0.01%)、氧(δ18O为1.86%~2.09%)同位素组成指示了其海底热液沉积成因方式;微晶石英沉淀的介质温度(82.1~94.8℃)高于正常海水温度;随热液沉积演化,硅、氧同位素均向重同位素方向产生动力学分馏;硅质岩层底盘硅化体是热液沉积时的同生蚀变产物,两者硅质同源,硅质岩中的石英脉或团块则是沉积期后硅质岩本身SiO2活化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茂名地区二叠系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等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低,Ce弱负异常,重稀土相对富集;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0003~0.0007,δ18O值变化范围为0.0148~0.0223,均具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本区硅质岩均属于典型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展状硅质岩主要是在大陆边缘的浅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本区各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矿区的地质特征、流体成分和实验数据讨论了金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运移和沉淀条件。指出本区金主要以Au(HS) ̄-_2和AuCl ̄-_2的形式迁移,溶液的沸腾是引起流体Eh和pH变化,促使金沉淀的主要因素,但不排除早期的流─岩反应和晚期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