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ArcView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有可视化、浏览、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的能力。利用ArcView的菜单命令,本文提出一种绘制综合等震线图的简便方法,并以首都圈地区综合等震线图的绘制为例,说明新方法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2.
(一) 引言中国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历史上从很早以来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据吕氏春秋制乐篇记“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89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地震记载。根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所  相似文献   

3.
中国强烈地震等震线图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 引言中国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历史上从很早以来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据吕氏春秋制乐篇记“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89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地震记载。根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所  相似文献   

4.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烈度与发震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先岳 《内陆地震》1999,13(2):169-178
1985年乌恰地震发生在新疆乌恰县城东南40km的克孜勒苏河谷中。震中烈度为Ⅸ度,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余震具有波伏衰减的特征。乌恰县城和乌帕尔镇大多数房屋倒塌或遭到破坏。主震在极震区内克孜勒苏河谷阶地上产生了一条地表破裂带,其长为15km,宽为100 ̄800m,由地震断层、挤压脊和地震裂缝组成。1995年乌恰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卡兹克阿尔特逆掩断裂。该地震应属褶皱类型地震,这类地震产生的震害具有上  相似文献   

5.
破坏性地震的应急通信需求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MS5~6、MS7~8及MS8以上地震案例造成的地面通信受损规律,剖析不同震级地震应急通信的主体通讯业务,针对目前地震行业的通信技术系统现状,探讨了地震应急通信开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城市附近的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震的元凶是活动的断层。对隐伏在城市地下的活断层进行研究,探明其位置和活动特性,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活断层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活断层与地震灾害、活断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苏州地区的断层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整理了1966年以来震级大于等于6.5的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资料,通过分析历史震例数据将6.5—7.9级地震的Ⅷ度及以上烈度区和8级及以上地震的Ⅸ度及以上烈度区定义为高烈度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地震高烈度区的分布特点,并给出了不同类型地震震级与高烈度区长短轴之间的拟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走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基本为比较对称的椭圆,这可能与走滑断层作用的应力是来自两旁的剪切力,其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而无上下垂直移动有关;(2)倾滑型地震高烈度区分布不一定对称,具体分布受断层两侧以及断层本身介质的物理性质影响;(3)褶皱类型地震的高烈度区分布特点要根据地震的断层位错和地震时褶皱隆起两方面的信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疆主要地震区pp回归综合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基于pp回归理论的数值型地震综合预报软件系统,选择了b值、Cb值、Ab值等15个测震学参量,建立了它们与响应变量(未来任意时段内最大地震震级)的pp回归模型.对新疆4个主要地震区分别给出了各区的建模岭函数及综合预报模型.回顾检验及实际预报结果均表明该模型的预报效果是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张振斌  吕桂林 《内陆地震》2010,24(4):359-363
对新疆烈度速报台网子台的地脉动进行了测试分析,对照新疆烈度速报台网子台的钻孔资料、等效剪切波速并结合新疆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得到新疆强震动烈度速报台网10个台站的场地类别。同时认为对个别判定指标临近划分标准分界线的台站的分类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比较集集地震的等震线、加速度和速度等值线的相似度,发现加速度等值线和烈度等震线有更好的相似性,后通过数学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由于集集地震中受损的大部分是短周期脆性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说明:和峰值速度相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能够更好地体现地震动对脆性结构的破坏势。峰值速度也和震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对于脆性结构它所体现的破坏能力不如峰值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地震时空分布来讨论新疆强震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诸如强震活动的群体迁移和往返迁移现象,七级强震前六级地震频度降低而五级地震频度增大现象,七级地震前的地震围空特征,强震活动的正交和菱形网络现象。并统计分析了新疆强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震目录中的中源地震定位问题研究@韩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周仕勇$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黄建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孙燕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喀什基准地震台!新疆喀什 8440 0 0~~~~~~~~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下热水广泛分布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温泉和地震活动与大地构造、板块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态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热水温度变化不仅受到地震的作用,而且显示出某些地震前兆信息。分析了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气体组分、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认为某些热水具有低矿化、高碱性、高氟、高氦等独特性质,有可能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的深成水  相似文献   

14.
王道  许秋龙 《地震地质》1999,21(1):58-62
新疆地下热水广泛分布于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册。温泉和地震活动与大地构造,板块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态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热水温度变化不仅受到地震的作用,而且显示出某些地震前兆信息。分析了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气体组分,微量元素,放射性元素,认为某些热水具有低矿化,高碱性,高氟,高氦等独特性质,有可能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地深成水。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相似文献   

16.
从板块碰撞看新疆地震活动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众所周知,新疆地处欧亚板块腹地,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区。一般认为其强震的活动主要受印度洋板块向北东推挤作用的影响。这种作用通过板块的边缘地区,即喜马拉雅弧区传递到新疆南部的帕米尔—西昆仑区,然后逐渐向北传递。传递过程中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疆地区本世纪的地震记载,分别取5.5、6.0、6.5、63/4、7.0、7.2为震级下限,视各组资料为更新过程的样本、分析地震发生的统计特征。经统计检验,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发生皆可认为是泊松过程;本世纪初中强地震在记载中可能有遗漏,为避免由此引出的干扰,使用Ms≥6.5的资料不应早于1914年,使用Ms≥5.5与Ms≥6.0的资料均应从1931年开始;在地震发生大体上为泊松过程的情况下,地震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道一  王湘南 《内陆地震》1994,8(3):203-210
提出几个典型的多元函数方程,导出它们的解和解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19.
计算分析了新疆乌苏台记录的2002~2006年间其附近MS≥0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发现中小地震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与尾波衰减系数值无关.针对在此期间北天山发生的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MS5.4地震和2006年11月23日乌苏MS5.1地震,分析了其震前孕震区和非孕震同等大小区域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发现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在震前出现了低值过程,非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值在均值附近浮动,孕震区地震的尾波衰减系数平均值比非孕震区小.  相似文献   

20.
云南破坏性地震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国钧  谭天明 《地震研究》1993,16(2):148-155
本文认为云南破坏性地震与降水和地面气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雨季,震中位于发震前一月内降水分布高值中心附近,发震前半月内震中均有中雨以上的降水出现,且其中出现大~暴雨的概率为60%,发震前一月内震中降水量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偏高,震前半月内地面平均气温距平值的高值中心总是位于震中附近。而在干季则恰恰与此相反,即震中位于降水分布低值区,发震前后降水都很少,震中降水量比同期多年平均偏低,震前半月内地面平均气温距平值的高值中心总是位于震中下风方向约120km处。这些结果对提高震前短期预报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