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河海教授是河南灵宝人,1933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地图制图系,获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地图制图自动化技术.1981年回国后继续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GIS协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助制图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毋河海教授主要致力于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助制图与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并对地图制图自动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学军 《测绘工程》2000,9(3):63-64
高俊男,1933年10月生,北京市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导师。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留校在地图制图系任教。1981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84年起先后任解放军测绘学院副院长、院长(少将军衔),1985年起先后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总参军事测绘数字化工程专家组成员,全军指挥自动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4,(4)
毋河海教授─—勤奋的地图学者毋河海教授1933年12月生于河南陕县。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测绘工程学院地图学系,回国后在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赴西德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自动制图与地囹数据库。1981年回国后,从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  相似文献   

4.
胡毓钜.上海宝山人,1927年7月生,194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晋升为讲师,1956年随同济大学测量系凋整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地图编制教研室主任、制图自动化研究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理事兼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名誉理事、第六届荣誉会员,建设部科技委员会测绘专业委员,《地图》杂志主编,《中国地图年鉴》主编,《测绘通报》副主编,《测绘学报》编委,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教育委员会中国代表,国际地图制图协会第七、八届执委会副主席等职。1986年被评为全国测绘系统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5.
杜清运教授,男,1965年1月出生于湖北宜都。198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198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1993年2月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93年3月~8月在德国巴登_符腾堡州测量局进修;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任土地科学学院副院长。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技术与学术带头人。从1996年起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地图应用委员会委员,1998年起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现任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部级重点…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应城县红旂人民公社地图是武汉测绘学院制图系成立(1957年)以来所创作的第一部制图作品。  相似文献   

7.
游雄1962年2月生,福建省罗源县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1983年就读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4年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获得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  相似文献   

8.
祝国瑞教授1937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唯县。1959年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进人原武汉测绘学院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地图学博士生导师。1990年起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副主任、主任,现任土地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主任。在三十余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严谨求实,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及理论水平。他思维敏锐,善于把握地图学发展的脉搏,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开辟学科的新增长点,在地图学科的发展前沿作出了贡献,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是我国地图学科的学…  相似文献   

9.
应中国测绘学会的邀请,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派出机助地图制图讲学团于1981年10月19日到24日在武汉测绘学院“机助地图制图讲习班”讲学。这是国际地图制图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同类的讲习班。(第一届于1978年在肯尼亚、第二届于1980年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96,(4)
求实、勤奋、拼搏──记王家耀教授王家耀教授1936年5月出生于武汉市。1961年10月毕业于北京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王家耀教授长期从事地图制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科研选题不断拓宽和深化。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地图学与地图设...  相似文献   

11.
尹贡白教授祖籍江西永新,1956年考入我国新建立的大学——武汉测绘学院(现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有幸成为这所学校地图制图系的第一届宰等学子之一。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之后,分别在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大连外国语学院学习日语,并于198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任东京立正大学的客座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尹贡白教授是我国地图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先后讲授过“地图编制”、“地图设计与编绘”、“普通地图编制”、“地图概论”、“制图综合原理”、“字体设计”等数门专业课程,以渊博的知识培育…  相似文献   

12.
王家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1936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61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学专业,毕业后留校执教至今.1986年任地图制图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3年任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13.
学者风采:毋河海教授简介毋河海,河南灵宝县(现划归陕县)人,生于”1933年12月。1956年9月,赴莫斯科测绘工程学院留学,1962年3月以优异成绩获该校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国到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2月,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  相似文献   

14.
地图制图与地图出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出版是测绘成果贡献于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离不开地图制图的支持,虽然地图出版的需要仅仅是地图制图发展一个因素,但随着地图出版的载体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地图制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能否提供像处理文字那么方便的处理地图数据的软件?本文一方面论及地图出版与地图制图的相互发展历程,同时提出了今后两者的新关系。  相似文献   

15.
郑红波 《测绘工程》2009,18(6):79-80
钟业勋教授,1939年3月出生,广西玉林人,汉族。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测绘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广西测绘》编缉委员会主任、主编。曾任广西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专家组成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科技兴桂”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广西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奖等奖项,1994年被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6.
武汉测绘学院制图系部分师生,在杨店公社参加农业劳动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前公社和各大队都在制订“三治”十年规划,要绘制大队、公社规划图,急需简易地图绘制的知识。制图系的部分师生,  相似文献   

17.
吴忠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图学教育家.近40年的交往,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正直、朴素、勤奋、诲人不倦的学者.50年代中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刚设立地图制图专业,为提高师资水平,曾组织一批青年教师去北京军事测绘学院制图系参观学习.我就在这次机会有幸见到了这位久闻其名而未曾谋面的学者.自此以后,我们在专业活动、学会工作与学术会议上常能见面.由于主要从事相同的专业学科,更多了一些交往.所有这些接触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我是他门墙外的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地图制图高等教育概况(以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专业为例)。文中叙述了专业培养目标、学制、教学组织、教学计划、主要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概况、设备概况,并简单地介绍了国内其他地图制图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19.
《测绘学院学报》2004,21(2):F002-F003
孙群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78年9月就读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1982年应届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先后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图像分会理事、《测绘学.报》编委、河南省测绘学会理事等职。近年来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相似文献   

20.
由解放军测绘学院研制的“1:25万协同图数字制图系统”,于1998年3月14日在郑州通过成果鉴定。该系统利用1:25万地图数据库生产1:25万协同图,是1:25万地图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的主要成果。它在生产协同图的同时,利用有关现势资料对地图数据库进行更新,使地图数据库支持下的数字化地图生产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这是对地图数据库建设的主要贡献。鉴定会认为,该成果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1:25万协同图数字制图系统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