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巴江岩溶流域水文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地区因其多相且不规则的复杂流态使得其水循环模拟及预测较为困难。以石林巴江流域为研究区,将流域内水文气象站点数据与遥感数据相结合,利用MIKE-SHE模型来模拟巴江流域水文过程,该模型对于蒸散发及不饱和带的模拟较为详细。并使用黄家庄水文站2000~2005年的实测日径流量进行率定与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总水量基本保持平衡,nash-sutcliffe系数为0.84,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短时间内的水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降雨量为关键变量,且其空间分布的差异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地貌过程的定量化表达已成为构造地貌学研究中的一种趋势。基于ASTER GDEM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本文获得了钱塘江流域87个子流域的地貌参数,包括面积-高程积分(HI)、面积-高程积分曲线(HC)、坡度、流域不对称度(AF)、流域盆地形状指数(Bs)等。进一步结合流域内地层特征与自然地理背景,探讨了钱塘江流域地貌演化阶段以及流域内主要断裂(江山-绍兴断裂、球川-萧山断裂和马金-乌镇断裂)的相对活动性。结果表明:1)HI值在小尺度范围内主要反映岩性差异,在大的空间尺度下则可能主要与构造活动性有关;2)相对于HI指数,AF和Bs更有助于揭示构造活动性的空间差异;3)基于AF、Bs、坡度、HI等的分析,认为江山-绍兴断裂和球川-萧山断裂北段的活动性要弱于南段,而马金-乌镇断裂南、北段构造活动性差异不显著;4)多种地貌计量指标的分析结果(HI=0.217、|AF-50|=4.27、Bs=0.77)均显示钱塘江流域处于地貌演化的老年阶段。

  相似文献   

3.
元谋县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为了研究境内地质灾害区的地貌特征,以GIS为平台,结合DEM数据提取了研究区高程、坡度信息,并计算了地表粗糙度及地形起伏度。并利用研究区灾害调查资料,探讨了高程、坡度、地表粗糙度、地形起伏度与地质灾害之间的相关性。最终结果表明地质灾害分布受地貌特征制约,地质灾害点分布的区域地貌主要表现为高程1500~2000m的次中山、坡度为25°~73°的险坡,地形起伏度为75~200m的小起伏和地表粗糙度为1.3~1.5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造山带基岩河道流域地区的地貌演化定量化的分析主要关注气候、构造等外在因素以及河流内在调节机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总结了关于基岩河道流域地貌分析的定量方法和模型的研究进展.定量计算方法主要利用detachment-limited模型并结合具体的区域状况对气候变化或构造产生的扰动响应状态进行定量化分析,其中地貌起伏分析涉及对地貌在气候变化下的地貌起伏增强或降低的响应趋势分析,地貌响应时间域涉及地貌在气候变化、构造扰动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的地貌响应时间问题.研究表明,气候作用引发的剥蚀加强并不能导致地貌起伏增大.气候变化、构造扰动或两者共同作用的地貌响应行为主要是气候、构造以及原地条件的函数.不同的区域其地貌响应时问域不同.在中国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所决定的水文体系中,基岩河道流域占有重要地位.地貌定量化特别是地貌响应时间域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造山带的地貌演化过程,以及辨析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特定的时空尺度.  相似文献   

5.
李高聪  高抒  戴晨 《第四纪研究》2016,36(1):121-130
河流入海物质的输出特征不仅与流域的构造、岩性、自然地理特征相联系, 还与水系流域所处的地貌演化阶段密切相关。基于海南岛13条主要入海河流流域的SRTM数据, 分别计算流域HI值、河流纵剖面拟合曲线和S-A双对数曲线图, 旨在探讨海南岛主要入海河流流域地貌演化阶段、均衡态和未来动态以及对沉积物入海通量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 海南岛主要入海河流流域处于地貌发育的老年阶段, 其HI值为0.09~0.29, 指示入海河流沉积物通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海南岛在东南亚河流入海通量环节处于极低值区域, 侵蚀模数低于东南亚其他岛屿一个数量级。结合河流地貌均衡态和河流纵剖面曲线拟合函数的结果, 可推断河流地貌下一阶段地貌演化将遵循继承型、回春型和演化型的方向, 河流入海通量将表现为稳定、增大和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
吴运鹏  杨蓉 《第四纪研究》2021,41(6):1574-1583

地貌形态是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构造活跃地区,控制地貌演化的因素已有大量讨论,而在构造沉寂地区,相关研究却相对缺乏。常山港是钱塘江南源,其流域盆地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新生代以来区内构造运动并不活跃,岩性、地貌较为复杂,河流网络显示出非稳态特征。文章以常山港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构造沉寂地区控制地貌演化的因素,并使用积分方法对常山港流域进行地貌分析,提取出河道参数X以及河道标准化陡峭指数(ksn),进而从X图中提取出河道裂点与河道ksn的空间分布,将其与区域内的断裂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河道裂点和河道ksn与断裂无显著关系,现今常山港流域范围内构造活动性弱,但众多河流裂点的出现说明地貌演化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河道ksn空间分布与岩性单元分布的对比结果显示,河道ksn与岩性差异显著相关,表明岩性是现今控制常山港流域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雅丹地貌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研究较为薄弱.雅丹地貌自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命名并开始研究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雅丹地貌的科学定义、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发育条件、形成发育过程、形成年代、与环境的关系和分类等8方面的进展和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地貌形态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理论及技术方法等方面日臻完善,同时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矢量化地形高程数据,构建岷江上游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几何校正,镶嵌配准,实现了岷江上游地区地形地貌的三维模拟显示;利用DEM分析探讨地貌形态,生成一系列地貌分析专题图如地貌高程图、地形坡度图等,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地区主体属于中高山陡崖地貌,地形地貌总体呈现由NW向SE倾斜的分布趋势。而岷江源头地区东侧则由于新构造活动强烈,具有隆升幅度较西侧剧烈的特征。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为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的新构造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邱燕  陈国能 《地学前缘》2011,18(1):32-38
研究表明,从中生代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发展到现代弧盆体系,华南大陆边缘的地貌演化经历了中生代末期的古华夏山脉、新生代早期的准平原和中新世以来的海盆三个阶段。古华夏山脉的夷平导致本区陆壳减薄、莫霍面埋深变浅和区域性的重力升高;而地壳温度的整体下降则导致中生代壳内岩浆层自上而下的固结和盖层断裂的向下延伸。两者的耦合最终导致陆缘地区从中新世起发生大规模的断块沉陷,其结果是古准平原面下降到海面之下、海区正断层体系形成、地幔岩浆大量溢出、莫霍面位置被压低、沉降区两侧地块被顶托隆起并形成岛弧和断块山。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形因子特征值的喀斯特流域地貌类型判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数字地面高程模型进行子流域划分,提取反映喀斯特地貌形态的7个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形指数,提出根据地形因子特征值进行喀斯特地貌类型判别方法。以贵州省后寨河流域为例,在划分的18个流域中,选取16个流域通过单个地形因子特征值相关分析和多个地形因子特征值模糊聚类分析,确定峰丛-洼地和峰林-盆地地貌类型判别的阈值,选取另外两个流域进行判别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地形因子特征值可定量判别出喀斯特流域不同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分析某花岗岩体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认为该场地地下坑道渗水主要受地形和断裂构造两个因子控制。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地形数据提取了地表坡度、地表汇流累积量两个指标,基于地表构造填图提取了断裂密度指标,并分别生成专题图层。分别赋予这三个指标不同的权值,进行叠加运算,生成叠加图像用于评价某场地地下水富集情况,然后再根据富水断裂的产状来预测不同地段地下坑道的渗水可能性。现场调查验证表明,评价图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GIS平台建立了安徽省霍山县滑坡灾害信息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获得了霍山县滑坡灾害点的发育分布规律,包括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根据霍山县滑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人类的工程活动影响等,分析了霍山县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从人为影响因素角度考虑,指出了避免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统计分析了该区滑坡发育与地层岩性、坡度、坡向、高程、断裂、植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白龙江流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 完成了滑坡易发性分区评价, 将研究区滑坡按易发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极低易发区, 其中, 高易发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59%, 主要分布在断裂带、白龙江两侧以及软弱岩土体分布的区域; 中易发区占27.85%;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支流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一定范围内; 低易发区占33.09%, 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基本上无断裂带通过的区域; 其余区域为极低易发区, 占25.46%。对比分析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滑坡发育情况吻合, 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内滑坡灾害发育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戴建玲  蒋小珍 《中国岩溶》2005,24(2):109-114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地经过岩溶发育地区,水任- 南宁高速公路No. 4合同段大约有10km穿过岩溶极为发育的岩溶谷地,下伏著名的地苏地下河系,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以该路段为例,从多源空间数据的管理、数据可视化、动态分段、数据查询、空间分析和专题地图制作等方面介绍GIS在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南通市环境质量模糊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通市环境质量数据的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G IS方法对南通市环境质量现状做了综合评价,完成环境质量专题区划图,直观地反映了南通地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研究发现环境质量“很好”和“一般”的地区占整个区域面积74.4%,南通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两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运用基于G IS的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定性、定量与定位相结合的特点,评价结果直观清晰。  相似文献   

17.
东喜马拉雅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对该区板块缝合带的空间位置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沿雅鲁藏布江呈弧形展布。笔者以ETM+为主要信息源,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南峰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分析,从构造统计分析的角度对断裂构造进行定量研究,从分维值及趋势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认为缝合带的南东段、北段大致沿雅鲁藏布江展布,而北西段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北西侧,沿东久-米林(断裂带)展布,这也与近几年来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蒙自市草坝东山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蒙自市草坝东山区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表出露岩性单一,岩溶现象强烈发育。通过野外岩溶形态、岩石节理裂隙、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的调查,对草坝东山的岩溶形态进行统计;并进一步研究草坝东山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得到了草坝东山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及规律。岩溶发育与岩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含灰岩的三叠系永宁镇组岩溶最为发育,含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的三叠系个旧组岩溶发育较弱。岩溶总体发育方向与裂隙发育的优势方向一致,岩溶洞穴成层发育,塌陷的排列、落水洞的展布和倾斜方向、漏斗、洼地的长轴方向均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岩溶发育具有强度不均一性,区内岩溶发育大致分为3带即垂直入渗带、季节变动带、水平径流带。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土壤地球化学研究的需要,建立了基于GIS的PZHNQx系统,在对地球化学数据的可视化空间分析及地球化学评价上做出有意义的探索。PZHNQx系统不仅合理地管理了地球化学数据及其它相关数据,并且还具备一定的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处理功能,方便了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