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对形变测量资料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龙陵地震的垂直形变特征。龙陵地震之前,震区存在一个隆起过程,符合肖尔茨等人提出的扩容模式。通过一段水准测量资料反映出来的震时形变特征,显示了北北西向镇安断裂是这一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之一。文章通过震区地壳垂直形变的研究,引出并讨论了震区垂直力的存在及其物理依据,同时讨论了龙陵地震的某些临震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2.
1976年龙陵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陵地震是由7个相对独立的次级序列组成的强震群,除了两次大震(M7.3,7.4)之外,还发生了M≥6的强震5次。 龙陵地震序列的主要成分发生在被三条大断裂包围的三角形断块内部。发震构造是由一系列规模不大的断层组成的“断层带”,这是一种新生的、处于崛起过程中的活构造,强震的发生是断层发展、连贯过程的体现。发震构造是由北北西—南北向和北东—北东东向的“断层带”交切而成的构造格架,在北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场作用下,地震活动过程显示了突出的共轭性构造活动。 整个龙陵序列没有一条规模较大的构造统一控制,7个次级序列的主震有各自的破裂面,这些破裂面对震区地震活动的控制能力很低,说明龙陵地震的脆性“碎裂”特征。龙陵序列的主要成分发生在花岗岩基上,花岗岩的相对各向均一性是“碎裂”特征的物性基础。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依据条件观测平差理论,对辽宁地区历年来施测的水准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期平差处理。绘制出各个时期的地壳垂直形变图,它直观的反映了地面垂直形变的空间分布情况,用以研究垂直形变场的演变过程。根据我国“九大”地震区水准资料显示的地壳垂直形变特征,探讨了地震发生的可能规律,从近年来水准资料反映的地壳形变,对辽宁地区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松潘—平武地震前后的地壳形变资料表明, 在震中周围地形变具有规律性变化.1975年7—9月第一次复测, 发现1960年以来岷江断裂两盘存在年速率约3毫米的缓慢相对运动;1975年底再次复测, 证明东盘加速上升.当临近震前2—3月时, 一些构造敏感点附近出现短期形变异常.与此同时, 松潘川主寺短水准亦呈短期异常.震后漳腊盆地相对下沉, 较场迭溪弧形构造南侧相对抬升, 南坪西侧余震延伸方向上形变则呈弹性恢复, 从震源外围反映了地震的孕育释放过程.文中还通过地形变与地震要素的探讨, 初步建立了用垂直形变量估算震级的关系式.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说明用于中长期预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976年龙陵震群的小震震源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由区域台网地震波资料,反演得到1976年运动龙陵地震群60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中对机制解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小震机制解的优势取向和主要类型与序列中的大地震震源机制一致。反演得到震源区应力场方向为:最大压应力主轴方位195°,仰角5°;中等压应力主轴方位314°,仰角79°;最小压应力主轴方位104°,仰角10°。这与其它资料给出的结果相符,虽然区域应力场的平均方向比 相似文献
12.
1976年龙陵震群序列的破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龙陵地震是由8个6级以上地震组成的强震震群序列,采用地震活动图象和震源机制资料的构造分析方法,得到带有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震源破裂组合在地面的投影图象,配合其它资料,提出龙陵地震序列强震的破裂特征是:由3条北东东向左旋走滑断层和2条北北西向右旋走滑断层组成的共轭破裂组合,进一步讨论了某些有关的地震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球化学地热标度,钻孔地热、温泉、水温资料以及钻井岩样镜下分析,研究了地震区的热动状态。结果表明该区岩浆活动的方式是间歇性的、冲击性的。岩浆的主要活动可以分为震前、临震、震后三个活动期。震前活动期(震前2—3年)伴随有龙陵地震孕震体的隆起,重力异常,地震活动性的增强和孕震体的扩展——收缩演化。临震活动期(震前1—2月)伴随有小震群。震后活动期(震后约月余)伴随有震源深度的由深至浅的周期性推移。 研究结果还表明M≥4级地震主要集中于15—25KM,与低速层层位大体相符;整个余震序列震源深度有明显的层位分布特征,不同层位b值不同,深度愈深b值愈小;地震、重力、地热资料彼此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这样的一致性条件显然是由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热动状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天山中段地区垂直形变特征与地震危险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动态秩亏自由网平差处理了天山中段地区的大面积水准资料,给出了该区现今垂直形变速率等值线图。分析了天山中段地区的垂直形变概貌及特征。指出博罗霍洛断隆带是现今垂直形变的高速隆起带;北天山构造带的垂直差异运动水平高于南天山构造带:沙湾—巩乃斯以西地段为垂直形变速率的高梯度带展布区,有可能是未来强震活动的危险区段。 相似文献
15.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前后在震中以西不远的一条长约250公里的北西—南东向剖面上进行了五次重力测量,震前三次,震后两次.剖面上相邻两个测点的重力差的测量均方误差小于40微伽.自1972年6月至1973年5月的一年期间的三次观测结果表明,剖面东南段重力值显著下降,最大达352微伽.地震以后,1975年3月的第四次重力测量发现,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回升到第一次测量时的水平.1975年7月的第五次测量则表明剖面东南段的重力值继续上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后也观测到重力的变化,不过地震前重力是增加而不是减少.震前和震后,在震中以北不远的一条长约270公里的东西向剖面上各进行过两次重力测量.结果表明,主震后整个剖面,特别是靠近唐山的那些测点的重力也有逐渐恢复到震前第一次测量时的数值的趋势.由这些结果可以看到,重力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似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重复大地水准测量资料估计的地面高程变化所能引起的重力变化远比所观测到的变化为小.因此,我们推测某些大地震可能与地壳和上地幔内的质量迁移有关,认为所观测到的重力变化大部份是质量迁移引起的.我们对质量迁移的重力效应作了理论分析,但是,对迁移的物理过程我们还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前后震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空变化特征、震源参数、地震波谱特征,b值,Vp/Vs,Q值,持续时间衰减比,Ap/As等方面对1976年4月6日和林格尔6.3级地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着重分析了地震前后2年左右出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以提取和林格尔6.3级地震的短临信息,分析后认为此次地震出现的震兆特征与包头6.4级地震,张北6.级地震某些方面有相似处,对探讨分析未来阴山、燕山地震带浅源中强震的孕育过程及提取临震信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平滑滤波拟合法,对大同地震(Ms=6.1)前后的3期(1984、1987、1991)地壳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大同地震前的地壳垂直形变模式为典型的四象限分布特征。其主压应力方向近似为南—北向,主张应力方向近似为东—西向,这与震时的震源机制解一致。震后的地壳垂直运动恰好相反,明显地反映了弹性回跳特征,震源也刚好位于四象限交叉点附近。获得如此清晰的震前四象限分布图象,目前确实少有。 相似文献
18.
巴塘地震是两次6.7级和一次6.4和6.2级为主的震群型地震。地震过程中,跨断层短水准测量参加了现场监测,根据观测资料,从应力调整的角度提出了分析意见,对震情监测取得较好的效果。石棉5.2级地震前后的多期水准测量资料表明,震前多年未发现有断层活动,震后断层垂直活动明显,断层间相对位置以震后形成的格局为主,一年多来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震前兆的判别和地震预报尚处于资料和经验积累阶段,要想找到可靠的前兆,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必须在提高仪器观测精度、改善观测条件的同时,不断用震后的观测资料对原有认识和判断进行对比和检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岩石在应力作用下的膨胀问题。依据实验资料和参考Nur的岩石膨胀二维本构关系,提出了岩石介质膨胀的三维非线性本构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並将这组非线性关系式推导成增量形式的有限元矩阵表达式。 考虑到导出的膨胀的本构关系矩阵是非对称矩阵,因此,本文编制了非对称全带宽存储及直接求解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为了模拟实际断层的情况,考虑断层的蠕滑,在程序中还专门设计一种非线性空间断层单元,以便在研究真实地震问题或有关岩石膨胀的问题中作数值模拟。 用上述带有弹性-膨胀矩阵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假设不同模型,对唐山大震前出现的明显隆起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並结合小震分布等震前现象,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的孕育过程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