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指在岩石裸露的陡峭坡体上较大的岩块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倾倒的地质现象[1]。通过对危岩崩塌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研究,并进行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危岩体进行治理,对类似的危岩崩塌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韶关市曲江区马鞍山山顶西北侧危岩崩塌地质灾害勘查设计项目为例[2],着重研究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崩塌危岩体是山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村庄、交通、水利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崩塌危岩体形态、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机制,将其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其勘查、评价、防治的水平,供其防治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华  董吉 《西部资源》2023,(3):126-128
近年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频繁,气象等环境因素恶性改变,加上贵州特殊喀斯特地貌特征等综合因素导致贵州省地质灾害频发率大大增加。本文以贵阳市诗漫宇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总结了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的关键点以及方法,为崩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治理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西北部,属月山镇管辖。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无序露天开采石灰岩矿造成的,现场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植被严重破坏,还占压了土地资源。采矿活动严重破坏了区内的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留下多处高陡边坡、危岩体,存在多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对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矿山地质灾害进行分析,进而对治理工程设计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的下一步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结合对该工程的施工实践,笔者认为:地质构造是灾害发生的先决条件;岩土结构是灾害发生的潜在基础;地形地貌是灾害发生的直接基础;水的作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工程活动是灾害发生直接诱发因素。同时简述了该滑坡、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致灾机制。  相似文献   

6.
郭达山后山危岩带位于康定县城郭达街后山山腰,直接威胁康定县城近2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相应研究工作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对郭达山后山危岩带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描述;将危岩带分为崩塌Ⅰ区、崩塌Ⅱ区、崩塌Ⅲ区,分析其基本特征,并对每个区内的典型危岩体进行了崩塌类型及稳定性定性分析;采用RMR岩体分类与质量评价法对崩塌岩体进行岩体分级,属Ⅳ级,岩体质量属差岩体,表明郭达山后山危岩带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差;采用赤平投影分析得出崩塌Ⅰ区、Ⅱ区内由层面与裂隙1裂隙3切割成的楔形体在风化、降雨、地震等外力条件下极易发生崩塌;采用运动学原理分析运动特征,计算落石滚动滑动模式下落石与受灾体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崩塌Ⅰ区33.05 m/s、崩塌Ⅱ区52.15 m/s、崩塌Ⅲ区57.41 m/s;采用恢复系数法计算落石坠落碰撞弹跳模式下的弹跳高度落为16.46 m,最后对郭达山后山危岩带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分高危险性、中危险性、低危险性三个等级制作了危险性区划图。为地方的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克什克腾旗地区与崩塌稳定性密切相关因素。对区内26处崩塌的稳定性依据其类型、环境、危岩体特征等因素进行划分。将其根据目前的稳定程度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划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三级,并对其防预和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往往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一定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以某滑坡、崩塌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该地灾隐患点的成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算,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构建平安、和谐社会,须对崩塌地质灾害点进行防治处理。为彻底消除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龙川县自然资源局申报资金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上坪镇上坪村崩塌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该地区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石砬沟石英石矿其地处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矿山多年开发形成多处不稳定斜坡、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同时存在水土流失和潜在泥石流灾害。本次治理技术措施为注重生态保护,杜绝二次破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按地形地理可先山上后山下,先上游后下游,先山里后山外。按工程性质分步进行:坡面危岩清理→渣堆刷坡整平→拦渣坝→铅丝石笼挡渣墙→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治理期间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地质灾害发生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对地质灾害的治理也变得迫在眉睫,为提高治理效率,加快消除隐患,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采用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锚杆格构梁支护措施在崩塌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修文县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简要分析在修文县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河源市龙川县高明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崩塌地质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以便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治理地质灾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地质灾害当中,危岩体很容易受到重力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从岩石山坡上滚落下来,当发生在集镇、交通沿线、旅游场地、学校周边时,会对周围的人群和设施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为了降低危岩体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地质灾害防治中危岩体的加固处理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汕尾市城区一山坡发生崩塌致使坡脚汽配厂遭受撞击破坏。经调查,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貌、当地居民削坡建房、岩土结构以及当地气候;危岩体的形成则与岩体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密切联系。通过对边坡采用圆弧滑动法和赤平投影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土质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岩质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差。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采取避让措施或采用"削坡+格构梁+锚索+截、排水"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赤水市地质灾害易发,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在赤水市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对该地区高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赤水市高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赤水河及习水河两岸河流切割较大的区域;其发育受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影响明显。建议以搬迁避让为主,结合工程治理、专业监测及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等多种方式进行地灾防治。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公路地质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广东近年公路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分析了各种类型的成因机制和触发因素, 提出在道路选线和施工时, 应重视地质环境调查, 必须对路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提高防灾意识。对崩塌或滑坡等地质灾害作整治时, 应注意调查灾害区的地质环境及其灾害的机制, 必须重视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措施, 有针对性地施用抗滑和边坡治理方法。应加强重点路段潜在危险的路基和边坡进行预测预报, 提高减灾防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鹤山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地层和岩石类型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而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外因.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工程治理、生物防治与搬迁避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办事处云龙村云龙山地质灾害变形区成因探析,认为诱导云龙山山体发生开裂、崩塌等变形的主导因素是早期地下采煤工程活动,其次为地形地貌、岩体本身破碎、强降雨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诱发的,为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基础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谭发 《西部资源》2019,(3):123-125
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第二中学后山边坡崩塌主要由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特性、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引发的降雨型牵引式浅层土质小型崩塌地质灾害。通过对崩塌区区域地质环境调查,结合崩塌体特征及变形发育特征,分析崩塌成因机制,并采用瑞典条分法计算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