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核心提示:从分布区域看,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蛇绿岩带,其中大多数超基性岩体尚未开展过铬铁矿找矿工作。近日,中央地勘基金铬铁矿勘查战略选区研究项目验收会在京举行。验收组认为,项目首次确定了我国豆荚状铬铁矿主要赋存部位,主要是超基性岩体中位于沿岩体长轴方向、多数在岩体中部的含矿构造岩相带,为我国实  相似文献   

2.
呼和哈达铬铁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呼和哈达村附近。该矿床平均品位为TCr2O3∶13.97%,是晚二叠世成矿的分异式晚期岩浆矿床,矿区分布的超基性岩体中的纯橄榄岩为铬铁矿矿体围岩,本区同类型铬铁矿成矿均与海西——燕山期超基性岩体有关,矿床分布严格受其控制。  相似文献   

3.
马达加斯加铬铁矿床主要产出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是与基性岩——超基性岩带有关的豆荚状铬铁矿。经过对比分析,笔者初步认为马国豆荚状型铬铁矿主要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形成于下地幔,是在地幔方辉橄榄岩的底劈条件下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索伦山地区是国内最重要超基性岩出露地区之一,铬铁矿规模大小不等均产于超基性岩中。通过对矿体含矿性特征和赋存层位、矿体形态、矿石结构、构造等综合对比研究,认为索伦山地区铬铁矿床属于典型的蛇绿岩型铬铁矿床,矿床成因可能与熔——岩反应有关,同时对该区域进一步铬铁矿找矿工作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耳其索戛纳铬铁矿位于土耳其中东部埃拉泽省,地处安那托利亚高原与亚美尼亚高原交接部位,是土耳其最重要的铬铁矿成矿区。铬铁矿赋存于以方辉橄榄岩、纯橄岩为主要岩相的超基性岩内,是典型的阿尔卑斯型铬铁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状和脉状。矿石主要为稀疏—中等浸染状及部分稠密浸染状和致密块状。  相似文献   

6.
周彦军  艾娟  王鹏 《西部资源》2013,(4):147-150
哈密黄山南镍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前沿活动带,觉罗塔格石炭纪岛弧带东部,干墩大断裂南侧土墩——黄山——镜儿泉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内,处于黄山——镜儿泉铜镍金钼成矿带中.镍矿床赋存于韧性剪切带内的超基性岩脉中,具有较强的矿化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录泥石化、磁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该镍矿床受黄山——镜儿泉深大断裂控制,随着华力西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位于深部的含矿超基性岩浆和矿浆上升侵位并于构造薄弱部位形成超基性岩浆熔离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陡坡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中型钼矿床,该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灵山超单元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侧,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床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次为磁黄铁矿、斑铜矿等。灵山超单元花岗岩岩石类型属高硅富碱钙碱性(偏碱性)系列,SiO2含量72~77%,K2O+Na2O总量大于7.9%,K2O/Na2O大于1。矿床的围岩蚀变叠加组合主要为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组合、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组合。该矿床属中高温热液斑岩型钼矿床,结合岩浆岩特征,成矿作用于与岩体关系密切,并可能受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布敦花矿区内矿床类型有热液脉状类型和细脉浸染型(斑岩型)两类。热液脉状矿床分布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北侧外带孔雀山矿段,赋矿围岩主要为角岩化的变质砂岩、板岩、黑云母角岩以及闪长玢岩等。矿体以不规则弯曲的脉状为主,在大脉旁侧围岩中有广泛的网脉状矿化。矿脉自南向北近于左列雁行排列。斑岩型矿床赋存于布敦花岩浆杂岩体南翼内带金鸡岭矿段,矿化面积较大,矿化分散,矿石品位相对较低(Cu一般在0.2%-0.7%),矿体埋深通常在250-300 m。主矿体赋存于隐伏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顶部起伏界面之外接触带下二叠统寿山沟组及中侏罗统万宝组地层内,矿化受斜长花岗斑岩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龙王庙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作用,认为龙王庙银多金属矿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成矿时代推测为白垩世。银铅锌矿化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及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Ⅱ号蚀变带南端有望寻找隐伏的隐爆角砾岩体,其深部是寻找矿化斑岩体的有利部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地区金矿分布广泛,大中小型金矿星罗密布,基本上均是受华北克拉通北缘深大断裂-赤城-尚义断裂的控制,矿床主要分布在碱性杂岩体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带附近,且金矿基本上赋存在铁矿体的深部。水泉沟金矿位于赤城-尚义断裂南侧约10km。该矿床金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脉型、黄铁矿化钾化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正长岩杂岩体,部分来源于太古界桑干群的变质岩。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花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干花钼矿床位于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宝音图台隆中段,是乌力吉——锡林浩特铜、铁、铬、金、萤石成矿带内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查干花钼矿床主要赋存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体处、北西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矿区内围岩蚀变强烈,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辉钼矿呈星散状分布于脉石中形成的浸染状构造。笔者在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因及找矿标志。认为查干花铜钼矿床的发现是该区域找矿的重大突破,显示出良好的区域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世界上产超大型蛭石矿床的杂岩体中均发育有典型的碱性岩类,如霓霞岩、磷霞岩、霞石正长岩类,一般认为矿床的形成与该类岩浆作用有关.但是且干布拉克杂岩体不含典型的碱性岩类,矿床与富碱质超基性-碳酸岩浆有关,就成矿杂岩体的岩石类型而言,该矿床是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个特殊类型.通过对该岩体不同岩相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岩体Sm-Nd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95%可信度,MSWD=0.055 4),εNd(t)=0.471,模式年龄TNdDM为1 208~1 635 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桐柏——大别山造山带中部,团麻断裂以东,桐柏——浠水断裂北缘,芦家河构造岩浆穹隆的南东侧,本区处于成矿极为有利的构造岩浆活动区。岩浆活动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期是晋宁期,主要有芦家河基性——超基性岩带、鲤鱼寨英云闪长岩体以及广泛分布的片麻状二长——钾长花岗岩等;另一期是燕山期,主要有龙井脑岩体群,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是区域上金及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研究区地层特征、岩浆岩、构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成矿物质来源、矿化富集规律、控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最后对研究区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研究区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遥感解译及地表调查,在罗布泊新庆台地罗北西3号断陷带内存在固体钾盐矿化带。为初步查明该断陷带钾盐矿化带的矿体赋存特征、矿物组分、矿石类型及矿体规模,开展了系统的坑探揭露、刻槽取样、盐矿鉴定、X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测试等工作。经勘查,钾盐矿层赋存于洼地内第四系全新统化学沉积层中,呈似层状分布。面积约30 km2,矿层厚0.30~2.73 m,平均1.02 m。经X射线衍射及盐矿鉴定,矿石中含钾矿物以杂卤石为主,钾盐镁矾次之,局部见含光卤石,矿石中KCl含量在2.07%~8.44%,平均含量在3.55%。通过本次研究,确认该区存在一低品位固体钾盐矿床,初步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其成因为台地内的局部洼地汇水经蒸发作用沉积形成,为进一步的勘查及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四角羊沟铅锌多金属矿床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对四角羊沟铅锌多金属矿床的产状、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类型等进行了研究,查明了铅锌矿体主要分布于上石炭系四角羊沟组下段与印支期中酸性花岗闪长岩接触带的透辉石阳起石矽卡岩中,且受控于北东向断裂,矿化体呈似层状。矿床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其次为黄铜矿、磁铁矿、镜铁矿。通过对岩体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学分析,显示矿区西北侧的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  相似文献   

16.
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地区中—基性杂岩体矿物成分复杂,由多期岩浆侵入形成,存在有深断裂,圈出许多强负磁异常,实施的钻孔中发现钒钛磁铁矿化体,具有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隐伏铜镍矿床的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有色金属矿床多与花岗斑岩体或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主要以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及爆破角砾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矿床与侏罗纪、白垩纪中酸性小侵入岩体和区域上EW向、NE向、NNE向断裂有着直接关系。华北地台北缘的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两个时期,主成矿期为140Ma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粤西罗定盆地及周边断裂构造控矿作用特征出发,分析矿床成矿作用。其断裂构造控矿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区域性深大断裂、大断裂、次级断裂分别控制了区内矿带、矿床、矿体;其二,构造演化过程控制着不同时期不同矿种的形成;其三,断裂构造通过对含矿岩体的控制,进而控制部分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前景。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注重对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已知矿床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推动本区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宁陕县杨泗庙—镇安懒板凳一带的钨矿床整体受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海西期变质建造控制,空间分布受东西和南北向两组断裂控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形成了层间矽卡岩型,接触带矽卡岩型和构造裂隙带石英脉型的钨矿,属于典型的“三位一体”复合成因钨矿床。懒板凳岩体为宁陕县杨泗庙—镇安懒板凳地区成矿提供有利的热动力条件和介质条件;石瓮子组为区内有利成矿层位;西部付家沟—十里庙核桃坪断裂及该断裂次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懒板凳岩体外围石瓮子组碳酸盐岩地层形成矽卡岩带,是矽卡岩型钨矿的有利部位,这都表明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