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硐沟钨矿床位于内蒙北山额济纳旗,含矿地质体为石英脉。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黑钨矿,少量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电气石、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等。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电气石化、硅化、绿帘石化。其中电气石化与黑钨矿关系密切,硅化、绿帘石化与白钨矿形成关系密切。老硐沟钨矿与鹰嘴红山钨矿相比,无论是从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具有较强的可对比性,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2.
广东一六地区在原有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破碎带型铅锌矿、石英脉型黑钨矿、石英脉型白钨矿、矽卡岩型白钨矿、破碎带型锑汞矿的基础上,近年来,又相继发现了矽卡岩型银铅锌矿和云英岩型白钨矿。通过对一六地区不同矿化类型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规律的初步研究和总结,建立该地区找矿预测模型,丰富了成矿理论,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粤北石英脉型钨矿矿点众多,集中在韶关地区,本次主要选择典型"五层楼模式"矿山红岭钨矿和棉土窝钨矿,通过对这两个矿山的王牌矿脉特征的对比,发现具有相似形特征,以及矿脉百米变化率的规律特征,从这个角度对五层楼的研究,可以为矿山生产提供理论及深部矿脉的开拓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红娜 《西部资源》2022,(1):150-151,154
广东翁源红岭钨矿区一突出特征是矿区的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钨矿体在空间上密切伴生,相互叠加,矿化类型基本相似,为同一岩浆源在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体分布空间呈上下之分,形态产状各异,云英岩型矿床岩体是处于相对封闭的构造条件,花岗岩自变质交代作用过程中,有明显的岩浆期后的汽化-热液成矿特征.推断该矿床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丰县巴赛尔金矿是谢米斯台—库兰卡兹干晚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上近期发现的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体受F1、F2断层所挟持形成的NS向节理组控制,呈脉状平行分布,矿(化)体规模、品位、产状变化较大。通过成矿地质体及矿化蚀变的分析,认为矿区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必鲁吐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蚀变以硅化、碳酸岩化、绿泥石化和云英岩化为主,矿化类型主要包括褐铁矿化、萤石化、锡矿化、孔雀石化、闪锌矿化和铅矾化。共发现14条矿化体,根据地质及矿化蚀变特征,在区内内外接触带寻找矿化蚀变带,内接触带中的密集石英脉及云英岩化带和外接触带大石英脉地段是主要找矿标志。必鲁吐矿区具备寻找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7.
哈日根台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矿体产于林西组(P2l)变质(泥质)粉砂岩中,受近南北向张性断裂构造控制。根据野外脉体穿插关系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可以将成矿分为4个阶段,即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锡石-石英阶段。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是一受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早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省张家口崇礼矿区,以往金银预查工作基础上,在原预查区深边部继续开展普查工作,对异常中心分布在石英脉露头北部的钼异常进行初步了解。通过激电中梯和测深工作,圈定出电阻率异常,解释推断出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钻探验证在已知矿边部发现了隐伏的石英脉型金银钼矿体。  相似文献   

9.
牛栏长垠矿区处于南岭准地台与中生代沉降区的嵌接带,位于国家级重点成矿带—南岭成矿带东侧,恩平—新丰深断裂带的北西侧,北东向河源深断裂带的南东侧。区域地层较复杂,断裂构造较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岩体发育,具有有利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根据矿体的空间分布位置及矿石的矿物组合特征,认为本矿床类型属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钼、钨金属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10.
黑柱山地区位于青海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乌兰乌珠尔华力西期铜(锡)成矿亚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研究区工作程度较低,找矿远景不明朗。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化探、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区内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认为I矿化破碎带具有寻找石英脉型铜矿的潜力,AS6、AS7异常区具有寻找铜多金属矿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1.
棉土窝矿山开采历史悠久,前人在矿山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对本矿山石英脉型钨铋矿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前人地质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棉土窝矿山三个矿脉群中的棉南北矿脉群开展。本次在矿山木头坑区段也开展地质钻探工作,找到了新的找矿靶区,扩大了钨铋矿资源储量,更进一步总结了矿山石英脉型钨矿特征,并找到新的铍矿床,为矿山今后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乌拉特后旗呼和呼都格金矿区位于内蒙古中部狼山—渣尔泰山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上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构造裂隙。本文对矿区开展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等情况,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构造控制的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脉状金矿床,找矿标志为受裂隙和围岩蚀变控制的褐铁矿化绢云石英千枚岩、花岗闪长岩和石英脉。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铁铺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潮州市铁铺镇,具备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本矿区毗邻的莲花山钨矿是广东省内重要的钨矿产地之一,其地质背景与本矿区有相似之处,莲花山钨矿以往的勘查成果、工作经验值得借鉴。前人做过一些地质调查工作,为矿区提供区域性基础资料,后经过2014年~2017年的勘查工作,圈定了6个化探综合异常,发现了4条矿化体,具一定的找矿意义,值得开展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4.
虎拉林金矿床位于漠河盆地西部边缘,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其他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区别,金矿(化)体赋存于近南北向角砾岩带及张性断裂中。虎拉林金矿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星点状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黄铁矿±闪锌矿-石英阶段(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石英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Ⅳ)和碳酸盐-石英阶段(Ⅴ),主要成矿阶段为Ⅱ、Ⅲ和Ⅳ。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有气液两相、CO_2三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少量纯气相包裹体等。均一温度依次出现了401℃~590℃、313℃~388℃和228℃~246℃三个区段,含子矿物包裹体盐度总体介于48.4%~64.52%(NaCleqv),其他介于5.7%~21.80%(NaCleqv),属中高温、中高盐度H_2O-CO_2-NaCl流体。初步认为虎拉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属中高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呼伦西白外围铜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矿床的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矿区矿源层主要为成矿金属元素高含量的地层与岩浆岩,显示了该区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样化,另矿区构造受控于北东向辉森乌拉环形构造和北西向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的制约,极为发育的构造为矿区提供了矿液的通道以及有利的储矿空间,因此,矿床的成因也具复杂化,不同矿体的成因类型有热液脉型、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泥岩细碎屑岩型等。  相似文献   

16.
河北隆化县龙王庙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中段,丰宁——隆化——烟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本文总结了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地质因素。矿床类型属隐爆角砾岩控制的脉状热液矿床,银多金属矿体多呈囊状、细(网)脉状,以胶结物型、裂隙型、气孔型为主,与硅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多期成矿特征明显。石英正长斑岩、受NNE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隐爆角砾岩,为重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贵港天堂岭水泥配料用砂岩矿是广西重要的硅砂基地之一。该矿床产于下泥盆统莲花山组中,赋矿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属海相沉积型矿床,矿体呈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南北长约440m,东西宽约280m,厚度102m~122m。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矿床地质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天堂岭砂岩矿矿床成因。本文对天堂岭水泥配料用砂岩矿矿床及类似矿山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温都敖拉矿区位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西北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矿化类型主要包括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和铅钒化。共发现六条矿化体,根据地质及矿化蚀变特征,总结出区内碎裂岩、次级破裂及近南北向花岗斑岩脉附近硅化较强地段是间接找矿标志。温都敖拉矿区具备找寻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且末旗那铁矿位于新疆且末县地区,本文对且末旗那铁矿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等成矿环境及影响成矿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且末旗那铁矿床属于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床。希望通过对该矿床研究,为以后该地区寻找类似铁矿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三位一体"研究方法,确定平江县万古金矿的成矿模式,认为矿区成矿地质体为隐伏花岗岩体;成矿构造为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北西西向的次级断裂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蓟县系地层+北西西向断裂构造+硅化、毒砂矿化、黄铁矿化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