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K19滑坡工程为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特征、滑坡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受地形地貌和物质结构条件控制,受人为工程切坡和降雨诱发而形成的。最后,在确定影响滑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失稳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提出了进行滑坡防治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2.
沙窝子高边坡位于国道317、213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新建路段,通过对其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研究,将其划分为滑坡变形区、不稳定区、飞石区、较稳定区、崩积堆积区及稳定区6个分区,着重分析了对公路危害影响较大的滑坡区与飞石区,并针对性地给出清除滑体物质、削坡、喷锚支护、设置SNS被动防护网及坡面保护等工程治理措施。对同类型高边坡的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龙飞  郭挺 《西部资源》2023,(3):129-131
在当今社会,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滑坡地质灾害,极为重要。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芒康县吉堆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特征、背景、危害特征及稳定性等分析,表明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在暴雨工况条件下或者是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安全储备不足,明确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凯 《西部资源》2023,(3):45-48
本文以安庆市规划区全要素钻探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技术及应用过程展开分析。安庆市钻探工程岩土体构成为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中厚层坚硬—较坚硬砂岩岩组、中厚层—薄层中等岩溶化坚硬灰岩岩组、黏性土、粉土、砂砾多层土、黏性土单层土体、砾石单层土体,采用全要素钻孔施工时得到的岩芯综合采取率达到92.34%以上。从地表开始向下钻进,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钻孔。钻孔的边缘实际上可视为地下土层、岩层的截面,通过对岩石、土层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对地表下方的成分构成情况进行较为精确的总结。此种方式相比常规的挖掘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破坏性较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受青藏高原新生代快速隆升和河流的快速下切影响,在我国西南山区高山峡谷、高地应力场、频繁的地震活动、暴雨及人类活动等内外动力作用下,河谷地段常形成暴雨诱发滑坡→堵江→堰塞湖灾害链。2012-08-31,四川喜德县遭遇200 a一遇的特大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达149.2 mm。热柯依达乡上游1.5 km处发生大型碎屑岩滑坡,体积为520×104m3,堵河形成堰塞坝。堰塞湖水位上升28.6 m,库容量达120×104m3,威胁下游9个乡镇与县城约1.29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对滑坡及堰塞坝的工程地质测绘,分析了滑坡的平面、空间形态,滑坡体、堰塞坝的物质结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了滑坡运动过程的地质力学模式,推导出本构方程。主要认识有:1.滑坡体物质主要分为散体、层状碎裂、层状块裂结构。2.滑坡失稳运动地质模式为:强降雨诱发滑体产生后退式拉裂蠕滑启动;在岩体裂隙中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下,和前缘良好临空条件结合,产生高速滑动,凌空飞行;受河谷、对岸山体阻挡,急速停止,解体、破碎,堆积于河谷,堵断河流形成堰塞体。3.滑坡启动失稳力学模式主要为潜水和承压含水层混合模式。天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18,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为0.92,失稳破坏。推导出滑坡短程飞行、碎屑流运动本构方程。4.堰塞坝整体稳定性好,发生管涌或流土溃决的可能性小,主要以"漫顶"模式逐级冲刷破坏。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冰期大型山岳冰川运动遗留下的大型冰水堆积体是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一类重要的第四系堆积物.本世纪以来,随着该地区大型基础工程的陆续上马,这种大型冰水堆积体的存在常常成为工程建设必须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这些冰水堆积体因其形成演化过程的特殊性,使得其在结构、物质组成、力学特性、水理特性等诸多方面与一般松散堆积体存在显著差别,因而研究其结构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澜沧江某电站坝前冰水堆积体为例,在调查分析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冰水堆积体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冰水堆积体的工程特性,以及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冰水堆积体的工程特性明显好于其他第四系松散堆积体,电站蓄水后整体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前缘仍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和勘察资料,分析了以广州市为例的隐伏型岩溶分布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特征和致塌因素。认为岩溶塌陷,是由于负地形开采石灰石矿坑和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基坑排水,大幅降低地下水位过程所引发。文中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专家经验公式,对广州岩溶发育区建设场地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求得岩溶场地抽排水致塌时临界地下水位降深值。该临界值为9.25~12.5 m,为一区间值。并认为当地下水位降深大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较大,地下水位降深小于该临界值时,发生塌陷的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9.
滑坡深部位移曲线特征及稳定性判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结合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引道榛子林复活深层滑坡、和平沟浅表层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总结归纳了滑坡深部累积位移曲线“V”型、“B”型、“r”型、“钟摆”型及“复合”型等几种,常见的特征类型的研究其意义,提出了依据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资料判别滑坡稳定性的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黔东某机场为例 ,探讨了红粘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特性 ,并重点探讨了其承载力 ,胀缩特性、结构特性及评价方法。研究表明 ,场区红粘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塑性、低膨胀 ,强收缩、中高压缩性、较高承载力的特性 ,总体上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地基土。但往往受网状裂隙、厚度分布变化剧烈等影响 ,沉降变形大 ,是一种不均匀的地基。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刘贵利 《地理研究》2000,19(1):80-85
在GIS的支持下,采用邯郸市邯山区(含部分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围绕 3种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分类绘制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图及综合评价图。选取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对研究区的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初步建立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程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云南山间盆地的发育简史、地域分布、成因类型及盆地内部的地貌基本特征,并从成因类型入手,对不同成因类型山间盆地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作了探讨。且以昆明盆地为例,重点对影响城镇建设最大的断陷型盆地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积雪资源深刻影响着滑雪旅游的发展与布局,刻画中国积雪资源时空特征,识别旅游开发关键区,对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热点分析、重要-感知实绩分析(IPA)等方法刻画中国1979—2020年积雪资源时空演变特征,构建资源稳定性-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识别中国滑雪旅游开发关键区。结果表明:(1)中国积雪资源过去40年变化可划为3个阶段,1980—1995年(Ⅰ)积雪资源下降,1995—2010年(Ⅱ)增加,2010—2020年(Ⅲ)下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现Ⅰ-Ⅱ(33.2%)>Ⅱ-Ⅲ(31.1%)>Ⅰ-Ⅲ(29.3%)的特征;(2)中国积雪资源在月尺度上,1—3月(Ⅰ)积雪资源基本维持稳定,3—10月(Ⅱ)显著下降,10—12月(Ⅲ)恢复。在空间上,变化面积呈Ⅰ-Ⅲ(30.3%)>Ⅱ-Ⅲ(28.3%)>Ⅰ-Ⅱ(26.8%)的变化规律;(3)中国境内滑雪旅游开发极关键区面积占比为4.90%、关键区为11.69%、一般区为31.57%、不关键区为25.73%、极不关键区为26.11%,总体来看中国境内85%的区域不...  相似文献   

14.
位于河北省宽城县某拟建铁路将穿越一老滑坡体,体积约77×104 m3,并在滑坡前缘以路堑方式穿过,因开挖施工导致老滑坡复活.在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阐明了滑坡所在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系统分析了老滑坡的形成原因和复活机理,即老滑坡是受附近断层影响,岩体完整性较差,而前缘河流冲刷和回漩旁蚀降低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暴雨或地震诱发下形成,而修建铁路的路堑开挖则是导致前缘抗滑段失效而复活的主要原因.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成果基础上,分别对沿现滑面和古滑面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并系统分析了铁路路堑边坡开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对滑坡治理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乌弄龙电站坝前崩塌堆积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聂德新  李树武 《山地学报》2006,24(1):95-100
云南澜沧江乌弄龙电站地处滇西北山区,坝前500 m处有一近480×104m3的大型堆积体。该堆积体长1 200 m,宽100~200 m,厚8~10 m,具有上部收敛、中部约束、下部发散的分区特征,各区段内堆积物在块度组成、剖面结构、植被发育、坡度变化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对应特征。这样一个大型堆积体置于坝前显然对未来建坝蓄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分析其现有变形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大剪试验和对堆积体休止角的统计资料,选择合理的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该堆积体在天然状况下处于临界稳定状态,这与其目前的实际情况一致,但在蓄水后堆积体会产生失稳破坏。最后,针对堆积体自身的结构和分区特征,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技术的厦门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是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角度衡量土地及其构成要素对城镇建设用途的适宜程度。本研究以厦门市为例,以生态优先为前提,利用林业、测绘、统计部门的数据,采用特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不同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应用GIS技术提取评价因子并对单因子进行评分,进而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计算综合得分,据此评价厦门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提取市域内可用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和生态敏感、必须重点保护的区域,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湾湾口曹妃甸岬角地貌特征明显,紧贴甸头前沿发育有渤海湾最深的巨型潮汐深槽。该深槽的发育有着一定的地质构造基础,曹妃甸沙岛形成的岬角地貌构成了深槽的边界条件,由此引起的局部潮流增大成为深槽形成与维持的主要动力条件。曹妃甸深槽长期以来边界条件与动力条件已基本适应,周边滩槽形势基本稳定,海床以轻微冲刷态势为主。近年来随着曹妃甸港区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工程建设对深槽冲淤演变的影响日益增强,但由于并没有改变曹妃甸深槽的边界条件及动力形成机制,深槽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形成了大片的采空区,为合理利用采矿区土地,以平顶山新华区褚庄小学建设场地为例,通过研究老空区地质条件及煤层开采情况,分析建设场地残余变形及建设工程诱发采空塌陷活化的可能性,认为在老采空区新建6层及以下建筑是可行的,对建筑物设计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海滨浴场在提升公众亲海体验、满足公众对美好海洋生态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析厦门海滨浴场资源条件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厦门海滨浴场建设的适宜性,提出厦门海滨浴场的布局规划策略,即:标准先行,构建厦门海滨浴场建设标准体系;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布局海滨浴场;突出特色,引导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确保安全,科学划定海域范围,同时以厦门环东海滨浴场为例,精细规划,提出海滨浴场详细设计方案,为厦门海滨浴场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矿山持续的开采,深部的矿岩被不断揭露和采剥,越来越多的边帮台阶到达设计境界,露天采场目前已经形成444m的高边坡。在顶部矿岩被揭露的同时,开采区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变得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为分析矿山最终边坡角优化研究奠定了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但是,只有结合尚未被揭露区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才能进一步提高终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程度,才能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矿山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