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P波走时反演了安徽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和地壳厚度,对二层模型和三层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较为可靠的二层速度模型、地壳厚度以及地壳底部P波速度,并对不同模型造成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Laplace-Hankel联合变换及传递矩阵技术,导出了多层层状弹性半空间轴对称动力问题在层间完全接触情况下奇异解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本文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洁、易于应用。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所得结果与文献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已有多孔材料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湿热老化后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层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为考察该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湿热老化试验及隔热性能试验,测量涂层膨胀倍率、炭化层泡孔尺寸和钢板温度等数据。结果显示,湿热老化后炭化层泡孔尺寸增大导致涂层导热系数增大,隔热性能下降,钢板温度上升。利用本文试验测量数据(泡孔尺寸)计算炭化层导热系数,再根据炭化层导热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钢板温度,并将钢板温度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膨胀型防火涂层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计算水平层状介质电阻率权系数的一种新方法,阐述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原理,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计算速度和精度。文中还给出了三层、四层介质权系数的一些计算结果,并简要分析了权系数的变化特征,特别是负效应和峰值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导出计算过渡层介质中P-SV波广义反射系数的两种近似算式:一种以层状介质作为过渡层的近似模型;另一种是直接由过渡层模型用数值近似方法计算。文中对比分析了数值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多层隔震结构提出了适合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基于单质点体系建立的等价线性化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上部结构简化成单质点体系,基于最大设计位移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是一种实用设计法。文中以地下1层、地上5层的多层框架结构体系为例进行了分析,并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具有计算简便,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层间位移角已作为检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而被广泛应用。为实现该指标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对部分子结构的弹性理论分析得到了弹性阶段梁变形对层间位移角贡献比例的计算公式。接着,采用对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在塑性阶段梁变形对层间位移角的贡献比例回归计算公式。所建立的计算公式反映了梁与柱的相对刚度和强度比例、层闽塑性变形程度的影响。最后,应用该方法进行了一算例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一致。利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方便地把对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需求转变为对梁、柱构件的变形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平n层导电介质中时谐垂直电偶极子的电磁场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于包含n层线性、均匀、各向同性的水平成层导电介质,本文应用汉克尔变换及其逆变换推导求得了位于顶层导电媒质中的时谐垂直电偶极子在该层产生的电磁场的表达通式.通过这些表达式能够很方便地求得包含任意多层导体半空间中的电磁场.文中最后计算了导电半体空间和二层导电介质中时谐垂直电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验正了本文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精度计算水平层状介质视电阻率的公式及方法。对于MN→0的视电阻率计算,本文给出了J_1(x)滤波系数法的计算步骤,此外对二层、三层介质的传统级数求和法,给出了估算精度的公式;对于MN≠O的视电阻率计算,本文讨论了数值积分法和J_0(x)滤波系数法的计算步骤以及为提高精度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且给出了一批用两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多层各向异性介质中,剪切波分裂参数会随着初始偏振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用来判断深部复杂的各向异性结构。本文在Silver and Savage多层水平各向异性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剪切波在多层水平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传播时的分裂参数(φ,δt)理论计算公式,并编写了相应的剪切波分裂参数计算程序。通过与SplitLab软件中双层各向异性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研究程序的可靠性。此外,我们也合成计算了三层各向异性模型中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发现各向异性层的顺序对剪切波分裂结果影响很大,但变化的周期都为π/2。最后用三层模型拟合了一组实际数据,结果表明三层各向异性也能较好地反映不同深度各向异性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结构隔震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章珠 《华南地震》1991,11(4):62-66
结构基底隔震是房屋免震的新方法,在国外,这种方法已应用于土建工程。本文介绍基底隔震研究的进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测定浅震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顒 《地球物理学报》1975,18(4):246-255
本文提出了利用等震线测定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和破裂长度等震源参数的宏观方法。用这种方法测定了35个地震(1830年-1973年)的参数,其结果与用微观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一致。 关于破裂方式对等震线的影响问题,本文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核设施地震危险性估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聿贤 《地震地质》1993,15(4):308-316
总结了地震安全性估计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在用确定性方法确定设计地震动时,有些不确定性并未考虑,不少主观决定并非总是足够安全的。文中推荐了概率方法。场地影响分析中,特别是座落于软基上的核设施,需要对输入面的选择及土层反应分析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进行考虑。最后指出场地地震相关反应谱对座落于软基上的核设施的重要意义,以及大远震与小近震对反应谱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震初至波走时的有限差分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了用有限差分解程函方程求取地震初至波走时的快速、精确方法。算法考虑了首波,散射波开采新的延拓方法。在任意复杂的速度结构中能得到精确的结果。本方法对叠前偏移、层析成像是非常适宜的。  相似文献   

15.
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图的编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祖胜  尤晓青 《地震》1996,16(3):232-238
应用地壳形变资料观测未来强震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地震容易发生在变形高梯度带上,文中归纳并提出了具体计算和编绘“地壳垂直形谱速率梯度图”的方法,主要有网格法、函数拟合法及图解法。讨论了3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并给出了用图解法编绘的“全图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图!薄?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1]中我们利用复变函数论的方法只解决了二维的曲面上的位场转换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利用单层位势理论将它化为一个奇异积分方程求解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用奇点分离法来解此奇异积分方程,这对二维和三维情况都适用.通过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的精度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李鸿吉 《地震学报》1986,8(3):285-292
本文讨论取样间距为5s的固体潮磁带数据的重取样及消除强地震干扰的方法.所提出的多项式拟合平滑取样方法(PFSS)使读带、平滑、取样同步进行.读带一结束,计算机内存就有了按给定间距的取样结果.由于只对有关点作格式变换和预处理,故可以节省计算时间;由于只存取样结果,故可以节省计算机空间.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间距而延续时间长的固体潮磁带数据.采用功率谱分析,并对PFSS方法的结果作了检验,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滤波功能.为了消除强地震干扰所引起的畸变,采用Nakai方法并给出迭代程序,也用谱分析作了检验.校正后的观测数据,其谱分析结果与理论潮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弹性地球负荷潮汐应变的理论,研究了计算负荷勒甫数的递推算法,并对处理褶积积分的基本方法及过程作了讨论,给出了有关的工作公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线性积分方程,利用井轴上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AIT)的单频测量信号,将变形玻恩(Bom)迭代方法用于地球物理测井反演,用正则化方法求出地层电导率分布。文中首先给出对于未知电导率分布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然后用玻恩近似使非线性积分方程线性化,求出电导率分布。在迭代过程中,数值模式匹配法用于求解阵列感应的正演问题。数值计算表明,用井轴上 AIT 的单频测量信号得到的成像结果与真电导率剖面分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一维有耗散波动方程的奇性分析与小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系数有强奇性(间断)的波动方程,用通常的线性化简的方法时往往会将数值小但奇性强的项略去,导致结果严重失真。利用小波变换这一工具,可以在化简时保留奇性的主要部分,使所得的结果从奇性分析的观点看来更为精确。此方法曾被用来处理系数有间断的一维波动方程,得到了与精确解的奇性主部完全一致的解.在本文中,我们改进了用小波变换作奇性化简的方法,对系数有间断的一维有耗散波动方程求得了与精确解奇性主部完全一致的解。这说明利用小波分析作奇性化简的方法对高频近似及奇性分析问题是普遍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