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河南省陕县支建矿区铝土矿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建铝土矿位于三门峡—新安铝土矿成矿带。通过对支建铝土矿的结构要素及成因、构造特征、沉积层序、主要组分变化与埋深、沉积环境、迁移和沉积方式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铝土矿的沉积模式,指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即在古陆周围深部煤系地层之下,仍能形成具工业意义的铝土矿体,这对河南省铝土矿找矿工作和煤矿的资源转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三门峡地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中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以往的地质勘查找到了一些小、中、大型铝土矿矿床。对该地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翔实研究,结果认为,在现有部分勘查区的深部和边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若加大勘查投入,本区铝土矿的勘查工作将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3.
荥巩煤田大峪沟矿段深部铝土矿床是最近找矿突破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该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二叠世,成矿物源主要为古陆铝硅酸岩风化物,少量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产物,成矿环境为潮坪-沼泽环境,由长期的沉积间断、特定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构造变形和表生风化作用共同控制着矿床的形成;上石炭统本溪组是铝土矿形成的含矿岩系;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古岩溶侵蚀面是铝土矿形成的有利场所,古岩溶侵蚀面洼地及漏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大峪沟矿段铝土矿床成因模式属于"古陆风化+碎屑和化学沉积";成矿机制为机械和化学分异。含矿岩系底部铁质风化壳/铁质黏土岩为碳酸盐岩风化形成,铝(黏)土矿来源于铝硅酸盐岩。大峪沟深部铝土矿床的发现为河南省寻找深部铝土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铝土矿是金属铝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逐步推进,中国铝需求量逐年走高.文章简要概括了铝土矿的分布特点、主要类型及主要资源国的铝土矿分布情况,着重介绍了最近几年铝土矿勘查开发的新进展,以深化对铝土矿空间分布、地质特征的认识,把握铝土矿的勘查开发趋势.根据矿石成因,铝土矿主要分为红土型和岩溶型两类,...  相似文献   

5.
盛章琪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0,27(4):255-258
铝土矿沉积方式为胶体沉积及碎屑沉积,古红土化及沼泽化是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地下潜水面以下200 m不是铝土矿深部找矿的红线。  相似文献   

6.
李军旗 《华东地质》2011,(3):199-206
通过对河南省新安县石寺一北冶深部铝土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论述了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在分析该矿床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该区深部找矿和勘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河南省荥巩煤田下部铝土矿床铝土矿层及其含矿岩系锂元素(L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量元素的相关性,以期为铝土矿矿床伴生锂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铝土岩的Li平均含量高于铝土矿和黏土岩,在空间上Li的分布差异较大。纵向上,中、上部颜色较深的铝土岩、铝土矿的Li含量高,往下岩(矿)石颜色变浅、Li含量降低。在矿体走向上,矿区中部岩(矿)石的Li含量最高,平均厚度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在矿体倾向上,深部和浅部铝土矿的Li含量相对高。矿区铝土矿、铝土岩的Li含量随Al_2O_3含量的升高而降低;Li与SiO_2呈中等正相关关系;Li与TiO_2、A/S呈中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豫西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正清 《地质与勘探》2016,52(4):627-634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区位于豫西铝土矿成矿区嵩箕铝土矿成矿小区,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上部,下伏具有岩溶特征的寒武—奥陶纪灰岩,沉积相为滨岸泻湖泥岩相区,属海相沉积的一水硬铝石岩溶型矿床,矿体主要填充在岩溶作用形成的负地形之中。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的含矿岩系、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特征等,研究了本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的展布规律和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铝土矿床分布在坳陷区边部及隆起区的过渡带,铝土矿的厚度和品质与本溪组厚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物探直流电法寻找铝土矿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叙述了河南省西部铝土矿区铝土矿层的成矿地质特征、赋存地质环境及其地球物理特性等,并详细论述了利用物探直流电法,进行间接寻找铝土矿层的技术思路、工作方法和资料处理解释手段,同时列举两个应用实例说明其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测量在深部铝土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春 《河南地质》1997,15(3):211-215
河南省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均属层状、似层状和溶斗状矿床,其物理性质与夺无明显差异。因此,一般物探方法找矿效果不佳,但高精度重力测量却可以探测到具有一定横向密度变化的溶斗状铝土矿全所引起的异常。本文列举了应用微重力测量寻找深部隐伏铝土矿体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1.
陈全树  何文平  周迪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4):252-256,270
河南省洛阳-三门峡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本区不仅蕴藏量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是河南省新发现的一大型隐伏铝土矿,属华北地台G层铝土矿。以系统的中—深部钻探工作为基础,根据含铝岩系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将郁山矿区内上石炭统一段分为2个相和4个微相。提出郁山铝土矿床含铝岩系形成于滨海泻湖潮坪环境,铝土矿主要赋存于豆鲕状(含砂砾屑)铝土矿微相中,为局限潮下带上部环境;认为郁山矿床含铝岩系经历了3期规模不断增大的突发海侵到缓慢海退的沉积环境演化旋回,并形成矿床的3个铝土矿层,最后一次大规模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区内最连续的铝土矿层(体)。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华北地台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13.
沉积型铝土矿是我国主要的铝土矿类型,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储采比逐渐下降,深部难动用资源的绿色开发迫在眉睫. 通过开展静态溶浸实验和电极加热仿真模拟,结合原位溶浸技术在铀矿和稀土矿开采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该技术在固体矿产开采中应用的适用条件包括:矿物可溶性、矿体分布稳定性、顶底板条件、矿体渗透性. 我国北方铝土矿资源与以上条件切合程度高,适合采用原位溶浸技术进行开采. 本次研究还提出了沉积型铝土矿原位溶浸开采的工艺方案,为下一步开展先导试验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豫中地区是河南省铝土矿的主要产区,通过总结该区铝土矿的成矿规律、分布特征、找矿标志及已有铝土矿及煤矿的勘查资料,系统地编制石炭系上统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底板埋深等深线图,对不同埋深的隐伏铝土矿资源量进行了定量预测,划分了预测区类型。指出该区隐伏铝土矿潜在资源量112142.90万吨,尚有未探明资源量76641.48万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深部煤系气资源潜力巨大,但煤系气储层普遍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特性,同时发育煤层普遍具有构造煤特征,深部煤系气勘查开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风险。为了降低深部煤系气勘探开发风险,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益,结合河南省深部煤系气与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对河南省深部煤系气与地热资源协同开采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分析了目前深部煤系气钻井工艺、井身结构以及排采工艺流程,同时结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针对气、热协同共采过程中存在的冲突点提出了技术及工艺流程改进思路,为实现河南省深部煤系气与地热资源协同共采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简要地阐述了河南省西部铝土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地球物理特性;探讨利用大功率电法勘查铝土矿的方法技术;举例说明大功率电法的找矿效果,客观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概况铝土矿是河南省优势矿产,具有储量大、质量好、埋藏浅等特点.分布于陕县、新安、巩县、登封等十四个县.从五十年代起开展普查勘探工作,到目前为止,达详细以上程度的矿区有43个,控制储量9亿多吨,说明河南省铝土矿资源有极大的潜力;铝土矿主要赋存于中、上石炭统,属沉积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遵义仙人岩铝土矿床为例,对其古岩溶坑洼与含矿岩系厚度及铝土矿赋存富集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实施深部钻探工程对深部矿体进行探索和揭露。  相似文献   

19.
介绍拉丁美洲铝土矿资源概况、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拉丁美洲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在巴西、苏里南、牙买加、圭亚那、委内瑞拉等国家,储量为60.3×10~8t,占世界铝土矿总储量的21.54%。巴西为拉丁美洲最大的铝土矿生产国和出口国。拉丁美洲铝土矿成因类型主要为红土型和岩溶型2种,主要的铝土矿矿山有45座。牙买加岛弧、圭亚那地盾、中巴西地盾、圣弗朗西斯科地盾为4个铝土矿勘查开发潜力区。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河南省西部三门峡—洛阳(主要为陕县、渑池、新安三县)之间,面积约3 000 km2,是河南省最重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分布概况论述,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分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区域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区域含水层、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豫西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受地形、构造等因素作用影响,富水性不均,一般富水性中等偏弱,局部强富水,是区域铝土矿开采最主要充水因素,也是豫西地区主要生活用水,若铝土矿开采过多,不仅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还会严重污染区域地下水的水质,特别是铝土矿底板奥灰水,其在大部分地区具有承压性,铝土矿开采直接破坏了其隔水顶板,因此其对地下水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在未来铝土矿的开采过程中,特别是下部奥灰水承压地段,一定要评估其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的危害程度,权衡利弊,做到科学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