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煤类齐全,煤质优良.但是,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复杂的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生态环境制约着我国能源基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是,地质勘探工作滞后,资源接替问题突出,资源浪费严重,煤矿环境压力大,煤炭洁净生产利用发展缓慢.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保护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大同煤田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煤田侏罗系煤炭资源临近枯竭,石炭二叠纪煤系将成为大规模开发对象。笔者对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小煤矿的无序开采极大地浪费了煤炭资源,并加速了国营大矿的衰老报废,地质灾害和勘查资金短缺制约着大同矿区的发展。建议对煤炭及其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勘查与开发,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地质灾害,进行环境保护,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枣庄市薛城区煤炭资源丰富,辖区内含煤面积达180km2,2000年以前4个乡镇曾有矿井70多对,目前正在生产的矿井还有16对,由于废弃矿井多,部分闭坑矿井措施不彻底、不到位,特别是陶枣矿区露头煤距地表埋藏较浅,给违法分子非法盗采留下可乘之机。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既扰乱了正常的矿业秩序,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严重危及周边合法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又对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隐患,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霍超  王蕾  谢志清  潘海洋  方惠明  赵岳  王丹丹  王丹凤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19-2024010019
我国煤炭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地下空间,直接一关了之不仅造成地下空间资源浪费,还可能产生一系列安全、环境及经济问题,因此,如何科学、高效地解决煤矿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对煤炭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等以主要产煤省份为代表,结合调研收集的最新生产煤矿和关闭煤矿数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生产煤矿地下空间和关闭煤矿地下空间总体情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煤矿地下空间在储物、储能等方面的功能化利用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煤矿地下空间利用存在资源数据信息匮乏、整体开发利用率低、相关技术研究工作仍相对滞后、可供推广借鉴的成熟示范工程较少等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煤矿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建设、利用体系构建、关键技术攻关、示范工程推广4个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相  易同生 《贵州地质》2010,27(2):111-115,132
系统收集了我省近50年来的数百份地质勘查报告,对已勘查的煤炭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动态分析,对我省的煤炭资源的有效保障能力做了较为翔实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剖析了现有生产矿井、规划矿井、小煤矿的资源保障能力。基于灰色聚类和层次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煤炭资源优度评价的数学模型及评价体系,综合分析了贵州省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计算了贵州煤炭资源保障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及去产能力度的加大,大量的煤矿随之关闭。由于煤矿开采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矿山关闭后需对矿山的地面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实际上矿山关闭虽然存在对生态环境损害的副作用,但同时也遗留下许多宝贵的资源,如井下矿山开采遗迹资源、矿山地下空间资源、矿山开发文化资源、地面矿山设施资源、景观资源等。对于遗留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避免一关了之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闭坑矿山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对福建省永定县培丰煤矿闭坑煤矿地的规划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地面资源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的模式,如地上景观、地上地下博物馆及井下探秘游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方小煤矿的发展,一些生产小井不断加深,过去“那里有煤在那挖”的做法已不能与之适应,有些小井因地质情况不清而停办或凭“经验”办事造成浪费,迫切要求了解煤炭资源的可靠性及煤层赋存的特点,从而导致加强地方小煤矿勘探工作的必要性,俾使其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煤炭资源、煤炭生产现状入手,按照煤炭资源区划,分析了我国煤矿现有产能及其分布,按照区域煤炭产能估算公式,测算我国已查明的资源储量仅能形成65亿t产能,其中东部地区仅为8亿t。对影响煤炭产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集约化生产、运输、大气环境等多种约束条件进行研究与评价,估算出我国煤炭科学产能为38亿t左右。通过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的分析,认为我国煤炭资源总体保障程度高,但是东部地区煤炭供需矛盾突出,资源保障程度较低,主要炼焦配煤短缺局面仍未得到缓解,认为加强东部和稀缺煤种找矿力度,合理勘查开发周边国家煤炭资源,是缓解我国东部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中进一步厘定了煤炭资源/储量的概念,全面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深入阐述了我国煤炭资源保障程度,认为煤炭资源总体丰富,可采、预可采储量不足,服务年限少,区域煤炭资源保障不平衡,优质炼焦用煤稀缺,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压覆严重,中西部煤炭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分析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基础上,根据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勘查开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煤炭资源绿色勘查技术、煤矿高精度高效安全开采地质探测技术、煤矿水害探测与防治技术、煤矿绿色充填开采关键技术、采煤沉陷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再造技术、煤矿瓦斯井上井下联合抽采技术、废弃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恢复技术研究、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及固废处理技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地质研究、煤系多能源矿产综合勘查开发和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与煤层气联合协调勘查开发技术、煤源雾霾研究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十二项煤炭绿色勘查开发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煤炭资源形势分析及保障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和资源保障程度,对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2006年末煤炭资源现状和赋存情况的研究,对全省煤炭资源形势及其保障程度得出如下结论:①全省保有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在全国煤炭开发布局中优势明显;②煤炭资源地质条件中等偏简单,资源丰度中等,煤类分布特征突出;③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储量的占用比重大,但开发利用集约化及产业集中程度低,优质资源损耗浪费严重;④可供开采利用及需进一步勘查确认的可利用资源的规模与空间较大;⑤预测资源潜力较大,找矿(煤)勘查难度增加。并根据煤炭资源开发现状及当前地质勘查程度.就如何提高煤炭资源保障程度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我国关闭煤矿数量逐年增加,煤矿关闭后产业如何转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关闭煤矿大都集中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关闭煤矿的发展与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其优势产业的选择应与所在城市产业转型方向相一致,才能使关闭煤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新结构...  相似文献   

12.
浅谈邯邢煤矿区水环境问题及水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振岭 《地下水》2010,32(3):84-86
煤炭的大量开采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对邯邢煤矿区水环境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了邯邢煤矿区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加强煤炭企业对水资源保护观念、禁止煤炭资源无序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外调水等几项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对策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桂花 《地下水》2010,32(1):61-62
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炭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将通过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提出设立水资源保护区,提高矿坑水综合利用率和加强煤矿生产水资源论证工作等六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煤田煤矿区火灾与环境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田煤矿区火灾是煤炭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煤田煤矿区火灾由自燃和人为因素引起。中国煤田煤矿区火灾不仅损失了 42× 10 8t煤炭资源 ,而且还以每年破坏 2× 10 8t左右煤炭资源的速度发展。此外 ,煤田煤矿区火灾不仅致使人员死亡 ,还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分析我国煤田煤矿区火灾的起因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以研究预测预报煤田煤矿区发火规律为主 ,灭火技术并进的防灭火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供需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东部深层煤矿床勘查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弄清煤层赋存与分布状态,寻找煤炭资源,精细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和工程技术条件。根据煤炭地质勘查技术发展现状、探测能力与精度,指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技术思路是"快速扫面、筛选靶区",勘查方略是"立体综合勘探,精细物探先行、深钻追踪验证",即以精细三维地震和电法勘探为先导,配合其它勘查手段。深层煤矿床勘查工作模式有3个层次,完成深部煤矿床快速精细探测的根本途径是依据煤田(井田)地质背景和勘查地质目标,选取勘查方法和探测技术,实现地质、物探、钻探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多成果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煤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洪烈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30-33,64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具有质量优良及资源相对集中的特点、研究西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建立我国合理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西北水资源和煤矿供水的一些特点,在分析了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的水资源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矿水害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中国煤矿水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中国煤矿水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难关以及生产企业对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的基本需求。重点分析了深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高承压水底板突出机理及其防治技术和废弃矿井老空水突出机理与防治技术。提出了中国煤矿水害防治技术和矿井水文地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巨量的关闭煤矿井中,赋存大量的瓦斯和地下水,由于经济及地质等条件的制约,许多煤矿井只是简单关闭。这既造成可利用资源的巨额浪费,又对后续矿井生产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又是大气及地下水的污染源。通过开展关闭煤矿资源利用调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关闭煤矿的资源利用应以有利于环境恢复和治理为前提,兼顾资源利用,以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为此建议①制定关闭煤矿相关政策、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②建全环境、安全、资源要素的综合调查与评估机制;③构建矿业云数据,将关闭煤矿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纳入统一的生态考量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地质》2010,(6):65-65
<正>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开发、安全生产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勘查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逐步向深部进军,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性难  相似文献   

20.
<正>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开发、安全生产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矿井地质勘查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逐步向深部进军,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性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