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由5个沉积层序而成,下部DS1-DS3为陆表海型层序,DS4在过渡型层序,DS5为湖泊型层序,从早石炭世晚期至第二叠世早期,华北陆表海的海侵范围自东向西,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这一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主要受地台北部的阴山-燕山造山带在华力西期已经开始关闭,而地台南侧的秦蛉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至印支期由东向西逐次闭合这一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若干地层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范炳恒 《地层学杂志》1998,22(2):143-148
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翔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的若干地层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1)修订并论证了华北地台上古生界最底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田师傅组,指出这个组的区域分布和穿时性特征,同时对其实用性也进行了论证;2)讨论了华北地台石炭系-二叠系界线,主张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有利于大区域内的相关地层划分对比;3)讨论并厘定了华北地台本溪组、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等岩石地层单位的含义;4)华北地台东北部确切存在早石炭世沉积,传统的有关该区的地质历史结论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大兴安岭及其邻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着重介绍各地层单元的分布范围、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特征,特别总结了早、中二叠世冷水型和暖水型生物组合在本区局部出现的混生现象.根据本区板块构造发育,结合生物组合特征,进行了生物古地理分区的划分.本区北部属于北方大区,准噶尔-兴安区,兴安亚区;南部属于特提斯大区,华北区,华北北缘亚区.  相似文献   

4.
在显微煤岩类型成因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用泥炭沼泽类型命名煤相的方法,建立了三端元煤相分类图解,在华北石炭二叠纪主要煤层中划分出6种煤相类型。  相似文献   

5.
报道和首次描述巴立克立克组腕足动物共30属39种,其中1新属7新种.该动物群具有石炭、二叠系过渡的性质,时代属于阿舍尔末期至萨克马尔最初期.Choristites qiudaisaiensis-Costifrina indicus 带分为 Postamartinia granulipwa-Rugivestis kutorgae 上亚带和 Costiferina punilus-Meckella hemiplicata 下亚带.下亚带属于阿舍尔末期,上亚带属于萨克马尔最初期,石炭、二叠乐界线置于下、下亚带之间,该动物群生物地理区系属古地中海大区,次级区系特征不明显,具混合性质。  相似文献   

6.
华北石炭二叠纪的海侵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武法东  陈钟惠 《现代地质》1995,9(3):284-292
以新的地层对比意见为基础,通过对华北石炭二叠纪海相层(石灰岩和海相泥岩)分布的详细研究,应用高分辨编目技术,完成了石炭二叠纪各期海侵范围及海侵方向图件的编制,并着重指出:①在晚石炭世早期(晋祠期)以前,郯庐断裂以西的海侵方向主体为由东向西,海侵作用中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规律;②自晚石炭世晚期(太原期)开始,华北盆地构造发生大的变动,古斜坡由北倾变为南倾。海侵作用发生在盆地南东和北酉两个方向上。这种构造变动及海侵方向的变化与盆地周缘板块构造活动有关;③自中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晚期,华北海与祁连海可能一直保持程度不同的连通,而与扬子海则是在晚石炭世晚期才直接连通的。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石炭——二叠纪生物地理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玉鲸 《吉林地质》1996,15(1):12-18
吉林省石炭二叠纪生物地理区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生物门类剖析,植物和海生动物,海生动物中的底Qi者和营飘乳生活者,由于对生态环境反映的敏感程度不一,以及古海底对它们的影响效果亦不相同,故常表现出生物地理属性不一的现象。从时间深化探究,因板块和中间地块的漂移,旋转,拼贴以及全球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台北缘一个新的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效良  王东方 《地质学报》1990,64(2):170-183,T003
在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及胶辽台隆之上,发现原被划为太古代、元古代的地层与我国北方地槽区古生代早期温都尔庙群相同,为蛇绿岩套,在辽北称清河镇群。本文着重论述了在清河镇群的上部硅质岩中所发现的小壳化石。蛇绿岩套沿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延展近千公里,15个地点产小壳化石,层位稳定。文中描述了4类型,7属(其中5新属),10种(其中8新种,1新亚种),称清河镇动物群。动物化石特点是:壳体形态简单,个体小最长不超过4 mm,有明显的壳壁与壳饰,壳体等结构与我国南方梅树村动物群中某些属种的特点有可比性,但与梅树村期小壳化石不同的是门类单调,生态环境有明显差异,两个动物群可能同属早寒武世同一演化阶段,在不周地区并行发展的动物群。清河镇动物群的存在说明我国北部地槽区早古生代早期的一次重大生物事件。清河镇动物群将会对我国寒武纪动物群,生物地理区及华北地台北缘大地构造性质等一系列基础地质及找矿问题,产生新的认识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据显微组分含量建立了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的成因分类表,划分出3大类8种成因类型,并对华北石炭二叠纪各种成因类型的分布及其显微组成特点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福建省建阳县虞墩剖面所采集的腕足动物化石,共获6属5种,2个未定种,其中Paracrurithyris pygmaea,Tethyochonetes quadrata和Acosarina minuta在虞墩剖面为首次报道。综合化石时代分布和区域对比,将该动物群的时代确定为晚二叠世长兴期,含该动物群的地层为大隆组,而非文笔山组或泉上组。通过对该腕足动物群的古生态分析,并结合该套地层的沉积特征,判断沉积环境为温暖条件下的浅海相。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类的演化与煤层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北地台59处创面全涵盖式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华北石炭、二叠纪类生物群演化系列,并划分为6带13亚带,从中抽取4个与煤层生成关系密切的阶段加以详细讨论,分别称为:(1)Pr阶段;(2)T阶段;(3)Ps阶段和(4)S阶段。其中第1阶段反映煤盆地的构造启动,另外3个阶段分别代表太原组底部厚煤层、山西组主煤层、南华北区大风口组煤层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淺田龜吉 《地质学报》1928,7(2):194-198
WITH ONE PLATE AND TWO FIGRUES. Ⅰ. INTRODUCTION.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emical analyses of any substance, it is often better to set forth the data on a suitable method of graphic representation than to study them merely by long columns of figures in order to express more clearly their various points of resemblance or difference, their relationships or  相似文献   

13.
王伟华 《地质科学》1989,3(4):338-347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位于华北晚古生代聚煤区中北带的阳泉,井陉煤田含煤岩系的岩相类型、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提出,阳泉、井陉一带石炭纪中、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沉积的古地理类型均属滨海平原型,北部边缘的阴山古陆为聚煤区陆源碎屑沉积物的主要供给区,同时,五台、太行、吕梁隆起区也可提供部分陆源碎屑沉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位于华北晚古生代聚煤区中北带的阳泉,井陉煤田含煤岩系的岩相类型、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提出,阳泉、井陉一带石炭纪中、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沉积的古地理类型均属滨海平原型,北部边缘的阴山古陆为聚煤区陆源碎屑沉积物的主要供给区,同时,五台、太行、吕梁隆起区也可提供部分陆源碎屑沉积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北方冰缘与分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容全 《第四纪研究》1990,10(2):125-136
在描述和分析中国北方残存古冰缘遗迹的基础上,把第四纪晚期不同期冰缘在同一剖面内叠置的结构划分为两种类型:山地剖面冰缘结构型和平原(或高原)剖面冰缘结构型。两种类型的剖面都具有冰缘分期意义,但以平原(或高原)剖面冰缘结构型的分期结果最完整。根据平原剖面冰缘结构型的对比研究和14C定年数据的综合分析,从45000年以来在中国北方存在七个冰缘期。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为:45000 aB.P.、37000—35000 aB.P.、25000—13000 aB.P.、9500—9000 aB.P.、5500aB.P.前后、2395—1970 aB.P.和1350—1495 A.D.。因此,冰缘现象证明45000年以来在中国北方有七次明显变冷过程,即有七个旋回的冷暖交替。冰缘期与沙地中沙丘的流动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部分地与黄土堆积的加速期相一致,并且与内陆湖泊湖面下降阶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台东部晋冀鲁京津地区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冯增昭 《沉积学报》1986,4(4):28-40
一、前言早奥陶世时期的“华北地台”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碳酸盐台地,西至贺兰山以西,南至祁连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东至渤海和东海,北至阴山以北,包括陕、甘、宁、蒙、晋、冀、鲁、辽、吉、豫、皖、苏、京、津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地台之一。本文涉及的范围乃华北地台东部的腹地,即西至黄河,东至海,南至陇海路,北至内蒙;乃晋、冀、鲁、京、津的全部或大部地区,也包括豫北、苏北、辽西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地文期与地文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地文期研究帮助解决了中国新生代地形发育和地层划分的相对时序难题。由于W.M.Davis侵蚀循环学说适用于追溯作整体抬升的高原的“构造运动、过程和阶段”发育特征,所以,如今地文期研究对取得青藏高原隆起历史证据、寻求云贵高原喀斯特发育历史与高原地文发育各阶段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重建新生代早期中国地理环境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侵蚀循环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当作些相应补充和修正:侵蚀期所对应的堆积物———初始冲积、断块抬升区边缘的相关沉积,以及年代学问题等,均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华北陆台北缘前寒武纪基底构造与陆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陆台北缘“基底”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特征的独立的构造单元组成的。它们原岩主体是以花岗质为主的深成侵入杂岩,层状岩石呈不同尺度的包体包裹在其中,这些构造单元是由构造原因,依一定的时空序列拼贴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