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对几本交通旅游图的一些看法牟子谦(福建省建瓯市交通运输公司353100)我是个地图爱好者,从小学起就爱看地图、收藏地图,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退休后以图作伴,看得多了,有所比较,自然就有了一些想法。觉得目前各种版本的普通综合地图,特别是一些常见的交通...  相似文献   

2.
董正泉 《地图》2003,(2):72-76
要说国内的地图拍卖市场,中国书店无疑占据首席。这家国内最大的古籍书店,凭借其在古籍收集鉴定和流通方面的优势,每年举办春秋两次书刊资料拍卖会,年中还有4次小型拍卖,一年中起码有2000件书刊资料走向拍台,吸引大批国内外的文史资料研究专家、机构、爱好者、收藏家参加。在琳琅满目的拍品中,地图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7,(2):48
在1997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有2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普及地图的应用,提高地图的传输效果,保证地图内容及时更新。地图是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重要测绘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地图作为一种描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信息载体,作为空间认知的主要工具,已经显示出了它的特殊功能。然而,我国目前地图使用还不普遍,地图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于加强。例如,基层政府领导在介绍本辖区行政区域、土地状况、交通、水利、地貌、物产、…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地图爱好者。地图内涵丰富 ,综合性强且形象直观 ,对扩大视野、帮助学习具有其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在收集地图时 ,却常被一个头疼的问题所困扰 ,那就是我国西部各省区地图的收集特别困难。省级地图册即使通过多方努力 ,仍收集不齐。而费尽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这些图册 ,大部分资料陈旧、信息滞后。目前公开出版的除有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西藏、云南 ,成都地图出版社的四川、重庆、广西 ,西安地图出版社的陕西、新疆等省区综合性普通地图册外 ,恕本人蜗居小城孤陋寡闻 ,尚不知有否其他省区的省级分县地图册公开出版。有的省即便…  相似文献   

5.
我的先生是一名专业的地图工作者,我们家里收集有各种各样的地图集、城市地图。它们塞满了整整一个书柜。闲来无事时,我也常常翻阅~些地图,多年来的耳儒目染,使得我在地图学方面的知识日渐增长,阅读地图的能力也日渐提高。最近新来了一本《深圳市地图集》,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翻阅了它。未料想它竟有如此之勉力,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愈看愈有兴趣。图集反映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表达的形式既生动又新颖。一股强烈的欲望促使我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地图爱好者们共享。我看过很多城市地图。严格地说,这些城市地图是街道图,因为它并没有…  相似文献   

6.
《日本国家地图集》是一本大型精装的专题地图集,由日本建设省国土地理院编辑设计,日本地图中心1978年发行。图集大小为84.1×59.4平方厘米,厚约为3.7厘米。该图集有日文和英文两种版本,我们阅读的是日文版。按地图的主题内容,全图集分为十五个系列。即日本全图;自然;气候;开发和环保;人口;农林渔业;矿山、建设业;交通、通讯;贸易、流通;商业、金融;政治、财政;社会;教育、文化;地方图;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7.
董正泉 《地图》1999,(3):46-47
关于1998年国内地图收藏形势,笔者以为可以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即:民间多促动,官方有行动,上下相配合,好戏经常有。现择要记叙,与地图爱好者共同交流。1.京鄂二地同登“加强宣传,改善服务,促进普及,支持收藏”一文该文由福建一图友建议和起草,经笔者修改补充,多位爱好者联署。文章呼吁加强地图出版宣传与地图邮购服务,亦涉及地图收藏、发展等其他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测绘报》在1997年第23期《测绘内参》上全文发表;《地图》杂志在1998年第1期封二、封三上的显著位置全文刊发,并加了按语。…  相似文献   

8.
牟子谦 《地图》2001,(1):56-57
西部大开发被列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之中,中央和西部各省市区已先后制订出开发规划、政策和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基础交通、能源开发等重大项目,有的已动工建设。近年来,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捷报频传,人心沸腾:如塔里木盆地大油田被发现,轮南探区天然气喷涌而出,“西气东输”工程加紧施工,南疆、南康铁路胜利峻工,西安—南京铁路西(安)合(肥)段顺利动工,青藏铁路入藏前期准备正抓紧进行,引博(博斯腾湖水)济塔(塔里木河下游)工程完工,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的三江源碑揭碑仪式举行,古丝绸之路、三江源地区、澜沧江源探险,可可西里无人区和藏羚羊自然保护区探察,普若岗日冰源区科考等等,无不令人神往、激动人心。凡是关心祖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人包括广大地图爱好者,都希望在捷报频传之际,能随时打开案头的有关地区图册,寻觅一下捷报的出处或所在地,在相关地图上找到大致方位或走向,以满足人们的关注心情及求知欲。   我们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说得通俗一些,地图就是按一定的程式和数学基础缩小后的大地现势图,是反映当地自然环境、 人文状况、交通运输、经济建设、旅游资源和城乡布局等的信息载体。地图编制者应充分利用地图这一特殊的商品,向人们宣传、展示当地的山川地势、自然资源、交通概貌、建设成就和游览胜景等各种重要信息,并加以必要的文字补充介绍,从而使人们了解和认识该地区,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促使其亲临实地考察旅行,并引起投入行动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本(张)好的地图,就是宣传自己、推介自己、使外界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无声宣传员,起到公关作用。对外地人士来说,地图则是认识和了解此地的无声向导。因此,地图开发是地区开发的先行,责任重大,望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这个工作。   地图的种类甚多,按其用途来说,多数品种属于满足某一方面需要的专题地图,但每种数量不多,使用人数也有限。没有特殊需要的全国各地的广大普通读者,包括普通旅游者和地图爱好者,是大量使用地图的潜在人员。切不要轻视这一大群普通读者的需求。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识图水平和用图目的有了差异,对地图品种和图中要素的取舍、标示方法、印刷装帧水平均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看书看报看电视等想随时查阅地名位置的人,要求使用政区图,且地名较详,尤其乡镇以下的大村庄要全;山地旅行、野地攀越的人,要求使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貌图,且高程、山川隘口、交通状况、里程等等要具备;对一般旅游者,普通交通旅游图即可用,但吃、住、游、购、行等要素要具备,特别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区)、车站、码头、机场要有;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则需具备投资所需的有关资料。这就要求地图编制出版单位区别使用对象,分别出版普通参考图、旅游交通图、商贸投资图、登山探险图等,以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   目前,令人遗憾的是,西部多数省、区的地图品种少,又求购无门,与西部大开发地图要先行的要求极不适应。有的省区仅有10多年前专为政府计划部门出版的“经济地图集”,还有以“内部用图”名义出版的普通参考图。但多年前的行政区划早已变动,资料更不现势,地名也不详。如有本省区图册,偌大一个县(市),却稀稀拉拉仅有二三十个乡镇名,除重要山川、主要交通线外,别的啥都没有。去年5月初,京穗两支业余登山队,在格尔木以南、昆仑山口以东10km处,著名的登山活动地玉珠峰(海拔6 178m)遇难,令国人悲痛。但翻查《青海省地图册》,却根本找不到玉珠峰三字。如非媒体报道详细,真不知玉珠峰在何处。  相似文献   

9.
王新生 《地图》1994,(1):12-14
作者针对社会经济地图或地图集“时效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即社会经济现象变化迅速、图上很少显示经济现象的发展动态、成图周期长等。提出了提高社会经济地图(集)“时效性”的几点措施:一、加强动态显示;二、收集最新资料;三、缩短成图周期;四、采用快速成图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丽明 《东北测绘》2002,25(2):10-11
主要研究地图的艺术性,为使广大读者对地图的艺术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①地图的艺术性在现代地图发展中的重要意义;②地图艺术性的表现表式;③地图艺术性的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地图设计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一新 《地图》1997,(1):18-19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查询、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而地图则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最佳媒介。GIS至少在三种情况下需要生成地团:一是在屏幕上生成作为空间查询和分析媒介的基础地图;二是把门S的分析结论以地图的形式显示和输出;三是直接利用GIS的地理数据库制作地图。为了地图制作的方便.GIS提供了图形编辑、注记配置等软件,允许用户设计和创作各种符号、选择各种色彩、加绘图廓线等。做出来的地图可能会色彩鲜艳.但很可能不能有效地传输信息,因为大部分的GIS用户…  相似文献   

12.
施玉如 《地图》1997,(2):51-53
在地图生产中,编辑设计必须保障制图作品在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它的任务是制定编制地图的技术规程、协调生产各阶段的工作以及负责地图产品质量。一、选题策划地图编辑工作按常规分为三个阶段,即编辑准备阶段,编绘过程的编辑工作,出版准备阶段和出版以后的编辑工作。但在地图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编辑设计工作的涵义更为深远,它还包涵着对地图市场的调查研究、选题的构想与策划。一个好的地图选题在主题思想上就决定了地图作品的质量。选题的创意有赖于编辑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平时多涉猎,创意有灵…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地图》2012,(2):6-6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近年来,我开始喜欢上《地图》杂志。我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又是火车爱好者。真的希望贵刊能经常刊登些和铁路有关的文章,尤其是铁路文史方面的东西,比如:东北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云南的滇越铁路,等等。文章中最好有详细的线路图,最好是老地图,地图杂志嘛,亮点就在于此。在工作之余我非常喜欢拍摄铁路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董正泉 《地图》1999,(1):52-52
一股地图收藏的热潮在浙江掀起,这是笔者参加1998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一次地图交流会的切身体会。近几年来,浙江省的民间地图收藏活动不断升温,好戏连连。去年4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首次民间地图收藏展览,一大批地图爱好者为找图、换图、藏图、评图、用图而孜孜不倦,潜心求索。他们编印内部小刊以地图天地》双月刊),定期(二月一次)举行交流研讨鉴赏活动,经常利用各种机会采集地图,吸引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地图来杭州“落户”。目前,杭州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有百余人,而且还辐射到了宁波、温州、台州、绍兴、金华、嘉兴、…  相似文献   

15.
周岩  刘寅年  陈宝蕙 《地图》2004,(6):29-33
周岩、刘寅年、陈宝蕙三位同仁,自1954年在上海实行地图出版业公私合营时相识。刘、陈从20世纪40年代就从事小比例尺地图编辑工作。周岩当时任地图业公私合营工作组副组长,地图出版社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不久,三位先后从上海调到北京总社,一同在编辑部共事。我们从三位前辈五六十年来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地图出版事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6.
推介     
《地图》2008,(1):19-19
《中国公路交通图集》作者:邰向荣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9月定价:36元/册大8开86页平装读者对象:一般读者、自驾游爱好者该《图集》是目前国内笫一本带彩色地貌晕渲的全国性交通地图集。地图版面宽大,消晰易读,内容以交通为主,兼顾  相似文献   

17.
地图是一件美妙的事物,关于她的故事连绵不绝,版本万千;她其实是一片资源丰沛的永远的“芳草地”,是人类创造发明的能够长期为自身服务的赏心悦目的为数不多的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之一。所以,我十分钟爱和关注她。陆陆续续,我收集和书写了一些与地图息息相关的故事。历史文化中的地图著名学者、教授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在敦煌,在大名鼎鼎的“藏经洞文物陈列馆”,有一幅显示全球敦煌文物…  相似文献   

18.
江五振 《地图》2004,(2):80-80
看病 外科医生甲是位地图收藏爱好者,一日为图友乙诊视完毕,对图友讲:“火山地图你常看吧,你长的这个疖子要火山喷发。” “我这个‘火山口’在哪个经纬区?”乙问。 甲:“你先躺下,我现场给你测绘、制图,然后开处方。”  相似文献   

19.
庄树森 《地图》1997,(3):43-44
选题是出版社的业务基础工作,也是业务工作的中心,是图书孕育的初级阶段。地方地图出版社怎样做好选题工作,这与别的出版社和国家级地图出版社差异较大。一是出版范围小,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二是由地图产品内涵和属性决定,地图本身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因此选题不可能在广度上有很大的拓展,只能在深度和层次上挖掘。虽然出版范围允许出版未设地图出版社省(区)的地图,但众所周知地方地图出版社的前身是该省(区)测绘局制印队,未设地图出版社的省(区)也有同样的生产形式建制,再加上制图资料收集的难度,大都受兄弟省(…  相似文献   

20.
张继民 《地图》2005,(6):54-55
2005年9月初,《张继民远征路线图》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个性化定制地图”在中国的首次出版。这幅以科学探险、考察为基调的地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作者多年来远征地球南北两极以及在中国版图之内所走过的路线;二为行程起止的时间、地点、以及一些事件和随感;三为作者拍摄的近50幅与路线相关的照片。为了成功编制这样一幅地图,我所付出的精力毫不逊于写一本20万字的书。我深深感觉到地图是超越语言和文字的特殊载体.在承载着巨大信息量的同时.又可简洁明快地概括出我以往走过的征途.突显那一幕幕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