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低水平r射线测定法和电子探针法,初步研究了宁强陨石的化学元素丰度、宇宙成因核素的含量以及少量单矿物化学组成。宁强陨石的难熔元素丰度相对于Cl的富集因子约为2,而一些易挥发元素显示不同程度的亏损。宁强陨石的元素丰度与阿仑德(Allende)陨石的丰度十分相似,意味着宁强陨石亦属CV群。根据测得的宁强陨石的[2]Al含量,估算出宁强陨石的宇宙线暴露年龄至少为3百万年。此外,用中子探针测定了从宁强陨石中挑出的13颗单矿物,其中有一颗熔为典型的富钙、铝包体,其难熔元素丰度相对于C1的平均富集因子为20—100。  相似文献   

2.
中子活化分析测定岩石中13个稀土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素京  高月英 《岩矿测试》1989,8(4):276-279
本文报道了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岩石中13个稀土元素。试样经混酸溶解后通过TBP萃淋树脂住分离铀、钪和铁等干扰元素,富集的稀土元素经中子辐射后再用P_(507)萃取色谱柱将稀土分成La—Tb和Ho—Lu两组。最后使用SCOIRPI—3000多道计算机Ge(Li)γ谱仪系统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3.
广西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定了广西博白、田阳、百色玻璃陨石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广西玻璃陨石的化学组成与东南亚-澳大利亚散落区玻璃陨石相似,判断为同一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对新疆铁陨石表面不同部位的26个样品进行了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它们的Fe、Ni、Co、Cu.Cr,Mn、Ga、Ge、Ir、Au和As含量。证明这些样品中亲铁元素分布比较均匀,非亲铁元素分布不均匀。根据元素分布的规律讨论了铁陨石母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中子活化分析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多元素分析技,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工业等领域。随着反应堆工程和中子发生器等技术及同位素中子源的发展,以及高分辨率探测器的出现和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中子活化分析的元素鉴别能力和自动化分析水平。目前已成为现代最先进的分析技术之一(李德红和苏桐龄,2005),是分析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效手段。中子活化分析利用核反应进行分析:用一定能量的中子流照射待测样品,使中子与待测的核素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标是集中研究已为国家和私人实验室实践过了的各种测铀方法。这里讨论的常用测铀方法有:(1)常规的荧光测量法;(2)中子活化分析法、缓发中子计数测量法;(3)X射线光谱法;(4)裂变径迹法;(5)激光激发荧光法;(6)分光光度法;(7)其他方法。这些常规方法中,荧光法和用缓发中子  相似文献   

7.
侯泉林  马配学 《地质论评》1997,43(2):131-138
本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NAA)分析了俄罗斯通古斯(Tunguska)地区1908年爆炸事件影响层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发现Ir,REE,Ni,Fe,Co等元素在事件层附近明显异常,异常因子达2-5。在事件主要影响层中Ir和Ni呈明显相关性,REE的碳质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比较平坦,且比率在Ⅰ左右。因此,说明这些元素异常是由Tunguska爆炸事件引起的,爆炸物体可能是碳质小行星或与之类似的星体。此外,根据Ir的异常丰度,估算了爆炸物体的重量(约10~(10)t),半径(约1.5km)和爆炸释放出的能量  相似文献   

8.
岩庄陨石是受强烈冲击的H群普通球粒陨石,含有厘米级宽度的熔脉和熔块。冲击熔体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对了解在高温低压下从熔体分离结晶物相的元素再分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岩庄陨石中的全岩熔体、硅酸盐熔体和FeNi+FeS共结团粒中的FeNi金属三种物相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分别对其进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该陨石冲击熔融后,Fe、Co和Ni等亲铁元素主要富集在全岩熔体内的FeNi金属相中,而Cr、V、Ti和Mn等则主要进入从硅酸盐熔体中晶出的微晶辉石晶格内,以置换M1位上的Al~(3+)。(2)Cu、Ga和Pb等亲铜元素也大部分都富集在FeNi金属相中,而挥发性较强的Zn,在陨石熔融时虽有少量丢失,但主要进入硅酸盐熔体相内,赋存在微晶橄榄石和辉石晶格之中以置换Fe~(2+)。(3)Sc、Zr、Nb和Ta等亲石元素,基本上都赋存在硅酸盐熔体相中,但Nb和Ta的分异程度低,而FeNi金属相的Nb/Ta比值比硅酸盐熔体要偏低一倍多,说明高温高压下陨石熔融时,Nb比Ta更为活泼。(4)硅酸盐熔体和全岩熔体的稀土元素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奇偶效应,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而FeNi金属则呈现轻稀土相对亏损的特点,且其稀土总量比硅酸盐熔体低近三倍,说明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硅酸盐熔体中。铂族元素在陨石局部熔融后转移到共结团粒的FeNi金属之中。  相似文献   

9.
汉诺坝含超镁铁质岩包体的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支霞臣 《地球化学》1989,(2):149-157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系统地测定了汉诺坝含超镁铁质岩包体的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含量。应用平衡部分熔融和瑞利分离结晶作用模式,讨论了该岩套的成岩过程及其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应用近代微束矿物学分析测试技术,对在中国陨落的随州、寺巷口和岩庄等三块球粒陨石中矿物的冲击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查明存在有硅酸盐单矿物熔体、硅酸盐矿物混合熔体和全岩熔体三种组成不同的冲击熔体。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熔融相与未熔相之间在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它们是原地熔融的产物,但在较大的冲击熔块中,也发现冲击熔融作用引发了一部分元素,如亲铁元素、硒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2)查明Al2O3、Cr2O3、Na2O和CaO等优先进入从冲击熔体结晶的辉石常压相或辉石的高压相——镁铁榴石(属地幔过渡带矿物)中;(3)Al元素能进入阿基莫石(即辉石的钛铁矿结构相,属下地幔矿物)中,以固熔体形式稳定下来。ELNES的测定查明,其氧化铁组分中Fe3+/∑Fe的比值高达0.67(3);(4)陨石全岩熔体中硅酸盐相与金属-硫化物相之间为完全不混熔,后者以孤立的共结体团块产于硅酸盐熔体之中,除Zn、Na、Cr、Co和Cu在硫化物相中和Na在金属相中有明显富集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5)在寺巷口陨石熔脉的金属-硫化物共结团块内发现了FeNi金属-硫化铁-磁铁矿组合,进一步证实了S和O等轻元素可以加入到以Fe-Ni金属为主要组成的地核成分中去;(6)在岩庄陨石的FeNi金属-硫化铁共结体团块的硫化铁内发现了Na、Mn和Fe的磷酸盐矿物小球体,说明P和Na、Mn等元素也能成为地核的组成元素。以上研究在行星演化、地幔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以及陨石学研究上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质部从1980年以来制备了一系列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其中有水系沉积物标样、岩石标样、土壤标样。本工作是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采用不同的照射时间和冷却时间,对十二个水系沉积物标样中8-10个稀土元素进行测定,给出各标样的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并试论了部份标样中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2.
月岩、陨石及地球岩石样品的元素组成和分布的研究,特别是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对探索天体的形成和演化有一定意义。但由于这类样品的组成比较复杂,要精确和快速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尚有一定困难。中子活化法具有灵敏度高和误差较小等优点,火花源质谱法在灵敏度和多元素分析等方面与活化分析相似,但与前者相比,后者费用  相似文献   

13.
行星生长理论表明天体在达到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时便发生部分熔融(Stevenson,1981),由巨型撞击角度出发形成的月球起源假说,也设定地球发生碰撞时会发生熔融或挥发(Kipp and Melosh,1987)。最近的高压相平衡实验(Tokahashi,1986;Ttoand Takahashi,1987)表明在一定的地幔成分条件下,液体与固体可以发生汇合,此可以用地球在生长过程中或稍后的熔融来加以解释。然而,微量元素分配的实验研究是明(Katz,et al,1987)模型球粒陨石值至少有一小部分镁铁榴石和钙钛矿的分镏,这些球粒陨石值被认为是上地幔中的残留亲石元素。与CI相比,超球粒陨石Mg/Si=1.12的比值(Palme and Nickel,1985)有可能反映在高压条件下,橄榄石是漂浮在深部的岩浆海中,同时,橄榄石与上地幔发生混合作用(Agee and Walker,1987),其  相似文献   

14.
清镇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镇陨石以具有高度还原的矿物组合为特征。普通球粒陨石和碳质球粒陨石中的亲石元素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内显示亲铜或亲铁的性质。在该陨石中发现的矿物有陨硫钙石。硫镁矿、钾的硫化物——硫铜钾矿,含Si的铁纹石及Ni的硅化物——硅磷镍矿等。顽火辉石和斜顽火辉石具有低的FeO含量,其FeO/(FeO+MgO)比值范围为0.004—0.01。在未完全熔融的球粒中发现具尘粒状贫Ni金届包裹体的残余橄榄石颗粒。本文首次报道陨石中含Ga的闪锌矿和发现陨石中稀少的碱硅镁柱石。金属-硫化物组合显示再加热和熔融的结构特征,金属发生硫化作用并被硫化物所取代。清镇陨石(EH_3)的化学成分与EH_(4,5)球粒陨石很相似,其La/Sm比值比平均EL高,Co/Ni则比EL低。清镇陨石的形成部位比任何其他球粒陨石群更靠近太阳,可能形成于水星-金星区。  相似文献   

15.
无球粒陨石的主、微量元素组成对于类地行星壳-幔分异和岩浆研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样品稀缺,使用传统方法分析无球粒陨石的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有较大局限。本文在样品粉末压片的基础上,采用激光熔融制取玻璃,并结合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标样和Eucrite样品进行原位分析。结果表明,主量元素中除少数元素(Na、K和P等)外,绝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准确度都优于5%;微量元素除少数元素外(Ni、Ga、Tb、Tl和U等),绝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准确度都在5%~10%范围。本方法为低损耗(~30 mg)、快速准确获取具有较高Mg、Fe含量的玄武质无球粒陨石样品全岩的主、微量元素组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天然冲击球粒陨石的化学组成及冲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亨  方虹 《地球化学》1994,23(1):25-32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INAA方法研究了两块强烈冲击的中国普通球粒陨石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冲击熔融相,非溶融相和磁性金属相微量元素丰度,结合稀有气体含量和母体冲击特征,讨论了它们的冲击效应和母体热历史,证明了母体热变质作用叠加了冲击效应,冲击效应增加了陨石矿物组成平衡程度,提高了母体的岩石类型,但冲击热效应对陨石中非气体挥发性元素含量及化学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冲击热效应对陨石中非气体挥发性元素含  相似文献   

17.
中子活化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单一样品中可同时测定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无“空白”影响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微量组份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文探索了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法同时测定钒钛磁铁矿中钪、钻、镍、铬、锌、钛、镧、铕、铪、钽和铁等十种元素的可能性,对BH0101、BH0102、BH0103、BH0104和H-J等五种钒钛磁铁矿样中的钪等元素进行了测定,并估价了方法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清镇陨石(EH3)硫镁矿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亨佩里卡  E 《矿物学报》1993,13(3):197-203
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清镇陨石(EH 3)中硫镁矿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硫镁矿携带了部分HREE、高度富集钪等难熔亲石元素,论证了该矿物的高温成因,REE丰度可能与陨硫钙石互补。该矿物含有钠-硒组分,可能是顽火辉石陨石独有的组分。铬归一化的钠-钴(原子比)相关关系具有CI一致的趋势,表明其母体来自太阳组成的气体星云。  相似文献   

19.
核爆炸玻璃、撞击玻璃和玻璃陨石源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核爆炸岩石熔融玻璃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超速陨石撞击坑的熔岩进行比较,获得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玻璃和熔岩在化学成分上分布十分均匀的重要结论。岩石玻璃和熔岩是由基岩各组成岩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形成的。它们的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受基岩元素背景值制约。文中根据熔体和靶岩的化学成分,计算了熔岩各组成岩石的百分比。玻璃陨石是地壳岩石受撞击熔融形成的。同一撒布区的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起源于同一源坑;而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的不同,则说明母岩组成分量的差异。因此,文中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各玻璃陨石的组成源岩。澳大利亚撒布区的玻璃陨石,Al2O3,K2O 和Na2O 与 SiO2及 K2O/Na2O 比值不完全相同,说明澳大利亚撒布区存在着几个不同的源岩和源坑,至少有印支、爪哇、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四个相应撞击坑。  相似文献   

20.
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了一组印度洋深海钻孔样品中的26种元素地球化学行为,这些元素是Fc,Co、Cr、Na、K、Rb、Cs、Ca、Sr、Ba、U、Th、La、Ce、Nd、Sm、Eu、Tb、Yb、Lu、Zr、Hf、Sb,Ta、Sc和Au,给出了它们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深海碳酸盐型沉积物,并讨论了它们的富集系数和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