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0月2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在地理科学学院隆重举行"纪念曾昭璇教授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单位和嘉宾有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刘尚仁教授、罗章仁教授、雷亚平教授、董玉祥教授,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研究员、广东省地理学会秘书长、广州地理研究所李永兴高级工程师、<热带地理>主编黄光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珊瑚礁分会主任委员张乔民研究员、赵焕庭研究员、王文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热带、亚热带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素华研究员、文启忠研究员,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陈颖彪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江金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居成研究员,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吴志峰研究员,广东省航道局广州航道设计研究院院长周曾权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曾新副研究员,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罗金伙律师,华南师范大学宣统部林伟健部长、外国语文化学院徐霖贤教授、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林创家副研究员,以及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吴郁文、吴正、黄少敏等教授、师生共60多人.  相似文献   

2.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原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刘南威教授主编的<自然地理学>教材,是为配合我国新世纪地理院系所属各专业课程改革而适时推出的一部新编自然地理基础教材.概括起来看,该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基础与新知、传统与现代、系统与综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最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我国地理学界在大学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会议于1992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具体筹办。委员会主任陈传康、副主任刘南威、黄锡畴、武吉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广东省建成北回归线标志25周年。2011-06-22台湾嘉义、广东汕头、从化、封开、广西桂平、云南墨江等海峡两岸6座北回归线标志所在市、县,举行联动观测夏至正午太阳直射的大型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在活动筹办期间接受记者采访,畅谈广东地理学界对北回归线标志兴建的主要贡献和海峡两岸联动观测正午太阳直射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成  赵霞  张洒洒  吴晨辉 《地理学报》2019,74(1):199-200
正2018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王颖教授作序,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张争胜合作编著的《更路簿与海南渔民地名论稿》一书,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包括学术论文和《更路簿》原文汇编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项目组成员撰写的学术论文20篇。部分论文着重对《更路簿》国家级非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8月初,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的新著《中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论集》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的面世,为了解、研究南海及其众多岛屿,捍卫中国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主权,提供了许多可靠、强有力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刘南威教授对于南海诸岛的研究,功力深厚,堪称业界翘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他便和广东地理学界的几位学者,共同接受商务印书馆的委托,赴西沙群岛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整理南海诸岛的相关资料,供有关部门参考。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他充分发挥工作、生活在南海之滨——广州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争胜 《地理科学》2006,26(2):256-256
由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作序、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和郭有立老师合著的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领域在新世纪到来之后的第一部力作,充分展示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界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凝聚了刘南威等地理学家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勤奋耕耘、孜孜求索的心血与汗水。自1993年第一版出版以来,该书10年之内已经连续印刷7次,成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19-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协办的2012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99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30名委员及特邀代表总计40人。香港专栏作家杨禄华亦被邀请参加会议。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刘南威主持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家祯致开幕词,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黄秉维出席了开幕式,并以自己数十年的自然地理研究生涯的切身体会作了《自然地理  相似文献   

11.
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与遥相对应的香港,成为珠江口东西两侧两颗熠熠生辉的东方明珠.历来出版的一些有关澳门或涉及澳门的地理书籍中,都把重点放在人文地理方面,自然地理方面鲜有提及或仅是笼统、概略地进行一下描述而已,故而澳门自然地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薄弱.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1988年由澳门促进学会主席、澳门恒生银行主席区宗杰先生邀请并提供资助,澳门文化司署鼎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地理研究室主任刘南威教授偕同该室卓正大、黄少敏、何宜庚教授及朱膺、张茂光、曾邦锐副教授与澳门大学的何广才先生一起,在澳门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发现澳门虽小,但自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7日,第六届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地理学者出席了沙龙。本届沙龙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承办,同时得到了中国地理学会的大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对本届沙龙也给予了热情协助。沙龙就"人文地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8,28(1):98-98
2007年11月18日上午,“古海岸与全球变化”广州论坛暨广东省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城,“州大学校区隆重召开。会议由广东省地理学会、广东省地质学会、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教育学会高校环境教育专委会协办。  相似文献   

14.
袁玲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77-177
为直面地理科学领域的发展需求,由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一书在总结各项地理特征的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了全新的梳理。该书以地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讲授对象,是能够完全体现"自然地理学"课程应用特点的书籍。  相似文献   

15.
柏霞 《地理教学》1997,(2):44-44
关于近现代上海历史的书籍,为数不少,但研究上海城市发展和地理环境演变的,就难得一见。不久前出版的褚绍唐教授的文集《上海历史地理》,弥补了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华南地区会员日暨2011年华南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于12月16—1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论坛南中国地理学会、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地理学会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承办,广州地理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论坛是立足华南地区,面向全国地理学领域在校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7.
评《地理景观》1993年,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了刘南威教授主编的《地理景观》一书,成为第一部专为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而编著的中文地理教科书.笔者兴致勃勃地读完此书,受益匪浅,如获奇珍.深感有必要参与评议,以有助于弓!起同行朋友和广大学子的更多注意,引起国...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1月21—24日,第七届华南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地理学会承办。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台湾逢甲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韩江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闽江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两岸三地18所高校的18支队伍和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赛。  相似文献   

19.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33年的勷勤大学博地系,1946年改为广东省国立文理学院地理系;1952年南昌大学地理系和湖南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相继并入,成立华南师范学院地理系;2004年12月成立地理科学学院。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55人,专职教师43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4人,副高职称教师  相似文献   

20.
刘南威教授长期关注《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为中国《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的发掘、考证与文化传承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刘南威教授近50年来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主要经历,认为他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重要贡献包括:1)发掘10个版本的《更路簿》手抄本;2)最早公开并研究《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与水产资源调查报告》;3)考证南海诸岛土地名来源、数量及命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