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与产量     
由于要求预告与天气预报有关的作物产量,在天气和产量的关系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典型的分析方法是产量与单一气象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关。大后美保(1945年)在这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拟出一个表明产量由几个变量影响的方程式:这里γF是产量指数,σ(x_i)是气象因子(x_i)的标准差,f(x_i)是产量和气象因子x_i之间的回归方程。他把γF称做“气象生产率”或“天气生产指牧”。使用这个方法,日本每个县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党卫亚罗曼罗兰在他撰写的《贝多芬传》中写道:“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在这一英雄的队伍中,我把首席给了坚强的贝多芬。”的确,贝多芬是“只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不仅在逆境和磨难中取得了音...  相似文献   

3.
气象,这是个几乎与每个人有关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出资兴办的公益事业。一些人也确实以此为业干了一辈子。但是最近得知的吕银山先生竟然把工作(在纺织厂)业余的时间、精力、资金全都用于他的个人气象站上,这确实令人非常感动。据曹铭宗在一文中介绍,吕银山从小喜欢气象,小学时作天气纪录,中学毕业已经写成了一本气象书──认识台风,并自己搞气象仪器作观测,在自家屋顶上创建了个人气象站。工作后他用纺织厂给他的工资进一步购置气象仪器配了电脑和传真,一个自建、自行观测的“银星研究气象站”在台湾彰化县和美镇就这么建成了。…  相似文献   

4.
王作述 《气象》1985,11(6):25-25
看了《气象》1984年第6及10期上关于nowcasting一词汉译的讨论,我愿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也不同意“现时预报”这一译法。甚至感到,在已列出的各种选择中,这是最不佳的选择。采用这一译法.首先面临着“现时”和“预报”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点是这一译法难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孕育出了长江、黄河、澜沧江,而“三江源”又孕育出千万优秀藏族儿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气象局尕才同志,就是这千万藏族儿女中杰出的代表。他具有藏族纯朴、善良、耿直的性格,在参加工作的近20多年中,他把气象站当成自己的家,把气象工作视作自己的生命。他观天气、测风云,为了高原气象事业。他读冷暖、感人生,胸中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爱。他使高原藏族儿女倍感自豪,他令家乡的父老乡亲深感骄傲。  相似文献   

6.
1什么是“知识经济”现在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种称为知识(智力)经济的新型经济。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60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研究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到50年代末期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发现在不同产业结构之间发展速度很不相同,应用技术和知识最多的产业发展最快。他把这种产业称为“知识产业”,这是从实证的角度所提出的“知识经济”概念。1968年,美国的彼得·德鲁克指出:“知识是经济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基础和度量…  相似文献   

7.
事业兴衰 ,关键在人。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在选用人才时 ,应尽可能考虑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 ,尽量符合其志愿 ,满足其志向 ,适合其特点 ,发挥其专长。唐太宗李世民曾说 :“用人如用器 ,各取所长。”他当政 2 3年期间 ,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 ,国势强盛。这除了推行一些符合历史发展的改革措施以外 ,用人所长 ,广揽贤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我们气象部门 ,知识分子密集 ,各业务领域、各年龄层次都有不同特点和不同专长的人才 ,要把各种人才潜力都充分挖掘出来 ,尽量使他们在适合自己专长的岗位上发挥所长 ,施展才华 ,他们就会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8.
秋日里,我漫步在马路旁。飒飒的秋风把一片片叶子从蓬松的杨树冠上摇落下来,我躬身捧起一片,细细地端详着,不由得想起三十年前那段难忘的往事。那是“史无前例”的动荡年代。一天,生产队长把我叫到眼前郑重地说:“交给你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随后;把我领进一座小房,指着屋内的一个老头说:“你管制他劳动改造,不老实及时报告。”这老头就是被定为“走资派”的县委郝书记.他改造的“项目”是,每天早晨在毛主席像前访罪;接着背诵“老三篇”,然后是清扫生产队院子,到队部后面粪堆上创粪,晚上做仟悔汇报。一天早晨,寒风凛冽,…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不应该是空头政治家,而应该是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雷雨顺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实干家。他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惜时如命”,忘我工作,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气象科学事业。他以十二年光阴干了二十五年事业的光辉成就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  相似文献   

10.
小李de婚事     
最近一段时间,气象站里闲谈的话题大都集中到小李的婚事上——因为和他同来的另外两个年轻人都先后结了婚,现在只剩下他一条光棍汉了,况且他又是全省气象部门的标兵,人缘又极好。这自然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可不是嘛,“都三十出头的人了,再不找对象,在这个小县城里就成了‘老大难’了。”。难怪站长都把小李的婚事列入了议事日程,在一次全站职工会议上动员大家帮小李物色“对象”。 于是在站长的带动下,大家都四出活动。甚至连有些家属都行动起来了。真是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礼拜,十张姑娘的相片摆在了小李的桌面上:“好好看看,中意哪个就介绍哪个。”站长兴奋地拍着小李的肩膀说。  相似文献   

11.
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人生是分分秒秒、月月年年这样一个时间系列组成的。常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怎样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材呢?这,确实是每个跨入青年时代门坎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要考察对待时间的道德态度远自古代起,有志的人们就向往着多占有一些劳作奋斗的时间,夸父追日,鲁阳挥戈就是表达这种强烈愿望的优美神话。然而,“天地无私草木秋”,在不可抗拒的大自然规律面前,留下了无数英雄  相似文献   

12.
郭秀明之歌     
鹿原 《陕西气象》2001,(4):46-48
人活着为什么吃喝繁衍这无异于动物贪吞地球竟不怕肚子撑破劫掠夺尸骨上营造安乐窝用人民给的权把人民宰割手莫伸手伸必被捉对罪恶等着的是镣铐和绳索一个哲人曾说“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死了还活着”郭秀明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人这个共产党员这个“村官”以短暂光辉的人生告诉人们人为什么活着走路怎样迈双脚险滩如何越过没有硝烟的战场咋样赴汤蹈火时刻想着应该是什么(一 )一个乡村医生治病救人收入也不薄是人们看好的一份工作可郭秀明放下了肩上的医药包自荐当选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治沟治坡惠家沟四面是沟壑土少石头多他顶风冒雪带领党员…  相似文献   

13.
姚渊 《气象》1975,1(8):26-27
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发表以后,我们认真学习马列和毛主席有关著作,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气象台站。 突破“问题解答”的旧传统 ××县气象站,有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把式”担负气表预审工作,全站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月气表—1中15厘米地温有一天日平均算错1℃,被地台审核出来。大家感到惋惜,预审员也纳闷:“一个小错夹在气表中,犹如大海沉针。错情虽简单,审出不容易,地  相似文献   

14.
科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了刘国纬教授的专著《水分循环的大气过程》,这不仅是刘国纬教授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我国地球科学界的一件喜事。这本专著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重要而又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它在唤起我们应当发展水文气象学。1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刘国纬教授指出了“水分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说“水分循环使我们的星球生气勃勃”。而“大气中的水汽成为全球水分循环中最活跃的分量”。他的这些看法唤起了气象学者和水文学者对“水分循环的大气过程”这个问题的汪意力。气象学者知道大气中的水分问题的重要性,很…  相似文献   

15.
不断地进攻──向天向地向自己他个头不高,近乎中等;他神气不足,却很随和;他不像官儿,可大小也是礼泉气象局的副局长;他不像学究,但是起草的论文可也不少,而且自选的研究课题,一个紧接一个。用新潮术语说吧,他是个“攻击型”、激进型”、“不断革命”的干部;可...  相似文献   

16.
“身残志更坚,忠诚干气象”这篇通讯读了使人很受感动。田志发同志是吉林省通化县气象站党支部书记,是由外单位转到气象部门的。身患骨癌,右下肢和半个骨盆被切除,而且癌细胞已转移到肺部。但是他以高度的革命责任心,顽强的毅力,忍受巨大的痛苦,坚持工作,钻研业务,领导全站同志,积极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通化站被县委、地区和省气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田志发同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现在他正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决心把自己的余生献给党的气象事业。我们要象田志发同志学习,象他那样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一心一意为四化,为党的气象事业贡献全部心血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午夜亭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为我的小居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午夜亭”,它是我生命旅程中唯一的驿站。 由于我从小酷爱美术,自然将这3个字做了艺术装饰:在象征午夜黑色底的衬托下,把“午”字下半部的“竖”幻化成一个绿色的笔尖;把“夜”字上半部的“点”幻化成一颗荧荧的小星,把“横”幻化成一缕淡淡的云彩,把左半部的“单立人”幻化成一轮蓝蓝的弯月;把“亭”字上  相似文献   

18.
4月下旬,区总工会表彰了24位自学成才的职工。其中有区气象局的业务处工程师陈家武和区气科所的高级工程师焦永超。这里所介绍的是他们自学成才事迹片断,你读了以后,或许会得到一些启迪。从“大兵”到工程师1953年初,陈家武从部队转业回到广西的一个橡胶衣场。他看到不少橡胶树被寒潮低温冻死,心里很焦急,感到自己的文化知识太浅薄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于是他找到了气象和热带作物方面的书刻苦研读,渐渐地他摸索出一些橡胶寒害的规律。组织上见他能如此勤奋自学,就把他送到中南农业气象训练班学习,他从此干上了气象这一行。从事气象业务工作以后,他不满足于几个月的训练班所学的气象知识,下班后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哈哈镜     
哈哈镜闭着眼睛签名小华:“爸爸,如果你闭上眼睛,能不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呢?”爸爸:“当然可以。”小华:“那么请你闭上眼睛,在我的成绩单上签个名吧。”比唐僧多一脏有个好酒贪杯的人,每天都喝得大醉,他的妻子非常厌恶,一直想办法使他戒酒。有一次,他又喝醉并吐...  相似文献   

20.
l、当你聆听每天风的气象预报时,可曾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淳风。 2、李淳风从小就对天文、气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唐贞观初年被选拔到太史局工作。 3、实践使他感到必须对风做较准确的定级,才能给人民造福,于是他开始了紧张的研究。 4、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研究工作进展很快,他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5、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李淳风终于创建了八级风力标准,即“动叶、呜条、摇枝、堕叶、折小枝、折大枝和根”。6、他还把风向由原来的八个方位,发展到廿四个方位,并收集整理了大量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