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质科学的前科学状态亟待改变柴东浩(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地学)中,地质科学的理论及应用发展相对滞后,这从本世纪不断引发的技术革命中可以感知到,比如无线电、核动力和核技术、现代计算机、现代...  相似文献   

2.
地质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地质科学已由矿产型转变为社会型,其目标和任务,专业结构与组织形式,工作部署与科学发展战略,教育政策与人才培养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地质科学的发展已进入建立新一代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时期,要想认识地质科学的前沿及前景,首先必须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的两大支柱和地质科学沿两条轨迹发展的历史,然后才能洞悉现代地质科学沿两大主题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地质科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要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长持续稳步增长,除继续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外,地质科学特别是农业地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农用矿产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科学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产并对农业地质的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1.《现代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是地质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发展学术、服务生产、培育人才、树立新风”为办刊宗旨,将努力站在现代地质科技的前沿,传播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而服务。 2.本刊征集地质科学各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以及地质科技综  相似文献   

5.
<正>1.《现代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是地质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发展学术、服务生产、培育人才、树立新风”为办刊宗旨,将努力站在现代地质科技的前沿,传播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而服务。 2.本刊征集地质科学各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以及地质科技综述、评述、书刊评介等稿件。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中的现代分析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简述了现代地质分析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分析、微区原位分析和元素微区分布分析、显微观察和结构与形态分析、有机分析、地质年代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现场分析技术 6个方面评介了当今地质分析的现代技术与方法。地学需求是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现代分析科学是其发展的技术基础。最后指出了未来地质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7.
於崇文 《地球科学》2002,27(5):509-519
笔者根据其所提出的“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将地质科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为地球物质的成分与结构,地质作用,地质学场与地质系统的演化等四大基本领域,它与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相对应(表2)。笔者将其已发表的地质科学的复杂性理论“地质作用的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以混沌边缘分形生长”应用于研究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着重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基础理论问题的实质及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剖析。目的是通过将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作为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新视角对古老而常新的地质科学进行再认识,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并实现地质科学向精确科学的跨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党的十四大提出“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的任务,为满足地矿系统在当前针对地质找矿困难而采取开展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等一系列关键性战略措施的需要,应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地质科学理论又能利用高新技术研究基础地质及解决地质找矿等问题的综合性高级地质人才(朱训部长称之为“大地质”人才),造就新一代地质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奋起拯救地球和地球上包括人类自己在内的生物———对环境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是人类20世纪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伟大贡献。其中,地质科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功不可没。地质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历来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传统的地质科学注重研究地球的形成及其演化历史,在满足不断前进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地质学家弄清楚了地球已经有45亿年的历史;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系统。地质科学在研究地球演化历史时,总要研究生物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10.
<正>1.《现代地质》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学报,是地质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以“发展学术、服务生产、培育人才、树立新风”为办刊宗旨,将努力站在现代地质科技的前沿,传播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而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学在社会和公众生活中责任重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科学在社会和公众生活中责任重大柴东浩(山西省地质科学研究所)80年代以来,地质科学遇到了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的新挑战,而作为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我国,地质科学遇到的挑战则显得更加激烈。随处可见的麻烦和窘境,以及社会和公众的小视,使这门昔日以...  相似文献   

12.
地质科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地质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对各种地质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发展规律的认识,目前已经达到新的历史水平。尤其近十几年来,一系列新的地质理论的提出,说明了地质科学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地质学阶段。地质工作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之一,是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科学既是在  相似文献   

13.
地壳运动是现代地质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历来是地质科学联系实际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地质工作,特别是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经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正确地鉴定地壳运动时期及其性质,合理地划分构造旋迴及其幕次,具体  相似文献   

14.
段晓微 《地质论评》2010,56(4):604-608
现代地质学科的出现,在欧洲是近200年的事,我国地质学科开端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设置了地质科,后来实业部分为农林、工商两部,地质科隶属工商部.这是我国第一个官方地质机构,由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章鸿钊负责.虽然现代地质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更是初创,但我们已落后100年,在我国早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地质科学研究机构,地质科学调查机构和地质科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试论地球内部流体与地质作用——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以地球固体部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建立起来的地质科学称为传统地质科学,它只在该学科研究的起点——沉积地质学和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成矿地质学两个领域不自觉地将地球内部流体放到了重要地位,而在其间的绝大多数研究则忽略了对地球内部流体的讨论,在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范围内已找不到关于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转移、转换等方面所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完整答案。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始将地球内部流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贯穿到了所有地质学研究的领域当中。其基本出发点应是:地球内部流体广泛存在,并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它与固体地球部分同样重要,是现代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不仅在各种地质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 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切地质作用的最初根源, 也就是说, 流体作用贯穿于一切地质作用( 包括构造活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矿作用、地质自然灾害等) 过程的始终。地球内部一切地质作用又通过地球内部流体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可将地球内部流体按其与特定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为具包含循环性质的初始流体、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三类。针对目前的研究大量地集中在过程流体和终结流体方面的现状, 在体现现代地质科学和传统地质科学本质区别的地质作用初始流体方面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论述, 并提出了可能成为现代地质科学基础性学科的(地球内部) 流体统一地质学。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探讨现代油气科学系统研究的内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是基础,综合研究是核心,勘探开发决策是最终目标。现代油气科学系统的前景是油气地质理论的再完善,地质模拟技术、勘探开发技术的再发展,综合研究手段的再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夏宪民 《地质通报》2003,22(11):886-888
中国地质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直以地质-找矿为中心。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地质工作调查研究的对象逐步扩大,地质学发展为地球系统科学,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也扩大到满足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多种需求,提出了大地质工作概念。这种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符合国际地质工作的现代潮流,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下面从国土开发整治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地质工作谈3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资源环境与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了当代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态势与地球科学发展历史及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后指出,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角度分析,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沿三大科学领域转变:即由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向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向转变;由向地球系统索取各种自然资料为主,向以保护地球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为主要方向转变;由研究地球系统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向研究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与研究人为地艇及其产物并得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人口增长及其地质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同珍 《地球科学》1995,20(5):563-569
论述了全球人口及城市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历史记录数据建立了其预测指数方程,预测结果表明,21世纪50年代全球人口将超过100亿;且其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发展为79亿。论证了人口高速增长与全球地质环境变化紧密相关。讨论了农业地质环境变化-谷物供应问题以及可耕土地资源减少和水土资源流失、沙漠膜问题及工业矿产、能源、资源与水资源紧缺以及其地质环境变化问题。相应于地质环境变化问题建立了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2006,52(1):62-62
(仅列与地质学有关的部分主要刊物,据2005年12月6日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名次刊名因影子响1矿床地质3.2833地质学报2.8235中国科学D2.5756地理学报2.2737岩石学报2.1839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5911冰川冻土1.90715地质论评1.71117地质科学1.68919地球化学1.63520古地理学报1.59122地理科学进展1.56126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48628地理研究1.44930地球物理学报1.41537地质通报1.32846地球科学1.27252地球科学进展1.20654地理科学1.16561石油物探1.11162地学前缘1.098名次刊名因影子响71现代地质1.06772沉积学报1.06274石油学报1.05576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