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原是一支从事单一铀矿地质工作的地质队伍。八十年代响应国家“保军转民”政策,艰难地维持了十几年的多种经营。1999年属地化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地质本行。现已发展成为集矿产地质找矿、环境地质调查、工程、检测试验为一体的综合地质勘查单位,真正进入事业上的发展阶段。一、今年的目标与任务在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现状,审时度势提出“打好基础、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加快发展”的方针,加快第三产业开发进程,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质勘查工作方面,多渠道争取勘查资金,今年继续努力落实明年国家勘查项目3…  相似文献   

2.
1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程度低。进一步找矿空间大 1.1铀矿地质工作简史 青海省铀矿地质工作始于1956年,主要由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为核工业部182队、核工业部西北地勘局652队,1999年属地化后改为现称)、青海省地矿局承担和实施。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在1956年-1985年间,利用放射性物探、铀水化学测量、山地工程等手段进行了29年的放射性矿产勘查工作,重点研究了主要成矿有利地区,对其中重要矿产地进行了检查评价;1985年-2008年间,开展了零星的综合研究、地浸砂岩铀矿调查及花岗岩型铀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钟铿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难,辗转南北,不改初衷,是一位为发展祖国特别是广西地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英才.自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广西乃至区外享有较高威望,深受广西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爱戴.  相似文献   

4.
钟铿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难,辗转南北,不改初衷,是一位为发展祖国特别是广西地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英才.自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广西乃至区外享有较高威望,深受广西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爱戴.  相似文献   

5.
我院院长张伯声教授今年已79岁高龄了。1930年他从美国留学回国从事地质教育事业,至今已整整五十二个寒暑。他是我国地质界中迄今健在的老前辈之一。由于他半个多世纪如一日地献身于祖国的地质科学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培育出了一批批地质英才;由于他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地质找矿事业和在地质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件件重大贡献,从而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在我国地质界享有盛誉。 张伯声教授,曾用名张遹骏,1903年6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乔楼村。在小学期间,他就是一名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6.
<正>在广西苗儿山的深处,有一种神秘的"宝藏"——铀矿。2013年,广西苗儿山铀矿田铀矿整装勘查区被列为全国整装勘查区,这是广西惟一的国家级铀矿整装勘查区,也是核工业"十一五"规划"十大产铀基地"之一。对于负责整装勘察任务的广西三一○核地质大队(以下简称三一○大队)来说,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项目。在上个世纪曾创造过辉煌,为新中国提交了第一份铀矿地质报告,曾获得"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称号的三一○大队,在经历了国家战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地勘主管单位以及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大计,这是我省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刚才,我们对“十五”期间的地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总结过去的地质工作、研究今后地质工作的这一刻,我代表省政府,向地勘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向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钟铿,1928年10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岗背镇,汉族客家人。1950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于当时全国从事地质工作仅200余名的情况下,满怀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豪情壮志,步入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殿堂。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风风雨雨,崎岖艰...  相似文献   

9.
翟佑华     
翟佑华,1932年11月出生在安徽省氵至县。1950年8月参加工作,1954年元月毕业于原东北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地质工作40多个春秋,与地质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献出了毕生的年华,为广西地矿事业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50年代,翟佑华同志和许多同时代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一样,不畏艰苦,满腔热情,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寻找矿产资源。在中南地质局、地质部南方地质总局工作期间,参加了湖南省桃林大型铅锌矿从普查到勘探直至报告编写的全过程;两度深入我国特大型铜矿———江西铜厂铜矿区调查研究,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10.
三九地区位于诸广山岩体中南部,包括九曲岭、九龙径、九龙江三个地段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三九地区铀矿地质工作不断取得找矿突破,已成为一个新铀矿田。本文在简要介绍九龙江矿区铀成矿地质特征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铀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等地质要素的空间展布特征,总结了其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类比分析,最终提出该地区铀矿地质工作在空间上需要注意的找矿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地勘主管单位以及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大计,这是我省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刚才,大会对"十五"期间的地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的秋季里,我有幸奔赴地质勘查野外现场采访。在采访瓦勒根金矿普查和佑宁寺水源地勘查两个项目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地质人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虽然时代在变革,环境和条件在变化,但地质人的追求、精神,和对地质事业的执着没有变。无论是老一代地质前辈,还是年轻一代80后大学生,他们为地质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流血流汗,无私奉献,不论贡献大小,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山东地质矿产工作的反思》是曹国权先生在2001年6月25日(逝世前一个月)写成的.短短二千言,字里行间映衬出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的1983年3月,原地质矿产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就在这次大会上,提出要在全国地质系统开展"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教育活动。从此,"三光荣"精神传遍神州大地,它召唤、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祖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繁荣,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是青海省一支专业的铀矿及多金属矿勘查队伍。多年来,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根据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工作环境保护十项具体要求,坚持"加强环保意识,打造绿色勘查"的工作原则,严格要求局属各地勘单位在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设计、施工、评估、监理,环境地质恢复治理、工程勘察设计施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山东地质矿产工作的反思》是曹国权先生在2001年6月25日(逝世前一个月)写成的.短短二千言,字里行间映衬出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地质事业奋斗到生命尽头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第四地质勘察院1975年成立,基地建在阿城玉泉镇,全称为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主要承担国家铀矿勘查任务(简称放谢性地质队),1999年属地化管理,更名为黑龙江第四地质勘察院至今。1975年~1995年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局各地勘单位经济形势差异很小,1996年~2004年间,市场放开,  相似文献   

18.
青海书     
正一二十年前,我从学校毕业,从陕西来到青海,在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从事野外地质勘查,一个社会辨识度很低的行业。大多数人在后来知道地质勘查,大概是源于张艺谋拍摄的那个《山楂树之恋》。我们所在的那个行当,恰恰就是老三可能从事的工作——放射性地质勘查,找铀矿的,跟造原子弹有点儿关系,但是关系不是那么密切。  相似文献   

19.
正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从1956年筹建河南省地质局,如今已60年了。回顾河南省地质工作60年的发展,有一位老人令人敬仰、令人怀念,他就是新中国河南省地质事业奠基人、原河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第一任总工程师、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影山同志。我一定要回到河南韩影山同志原籍河北,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的学生,毕业后来到河南省从事地质工作到1995年病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河南地质事业。他初到河南(省会在开封),在民国政府地质调查所任技佐。  相似文献   

20.
地质工作是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地质单位改革的整体谋划与顶层设计决定改革的成效,最终会决定地质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新时代对地质工作新的需求出发,从地质供给需求分析,提出地质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