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發地下水源时,为了找到好的井址,以便多出水量,必須事先測定当地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一般推断地下水流向需要測量許多鑽孔或井眼的地下水位,繪成地下水位等高线,然后按流向与等高线成直角的規律進行推断。对于局部地区也有用三点法來定流向的。至于测定流速不論使用哪种指示剂,都要有已經知道地下水流向的兩个鑽孔或井眼。在上坡井投入指示剂,从下坡井采水化驗,根据时間、距离來求流速。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等值线成图线性插值方法。常规等值线成图都是基于矩形网格进行网格化插值的,三角网格能够更好地逼近地球物理场的形态和散乱离散点数据的边界,得到的等值线图更加光滑。通过搜索边界、三角网格化剖分、线性插值、搜索等值线、Bezier曲线光滑等值线等5个步骤,可以对任意散乱离散点数据进行快速成图。实际数据的成图结果表明:该方法插值效果好,不进行数据外推,得到的等值线图能直接反映散乱离散点数据的空间位置且成图速度快,可大大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李惜民 《水文》2007,27(5):65-66,82
水利工程中现行的容积计算公式和相应的面积插值公式采用两点进行计算,存在一些不足。根据水利工程内的实际地形虽然复杂多样,但一般的地形变化过程多为缓变过程,高程面积关系线的形状可以大致反映地形的变化情况,提出利用图解法或拉格朗日四点插值公式查、算两等高线间高程中点的面积值,再根据两相邻等高线及其高程中点的面积值,采用抛物线法计算容积和面积插值,克服了现行计算公式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数据网格化方法的选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绘制地球物理数据等值线图时,需要根据客观环境特征和数据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化方法。通过实例,分别介绍了加权反距离插值法、克里格法、最小曲率法、最近邻点法、多项式回归法、径向基函数法、带线性插值的三角剖分法等常用网格化方法的选取方法、适用范围及参数设置等使用技巧。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等高线法(也称平行断面法)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等值线法。在国内许多矿的储量计算采用了这个方法,国外使用的也相当普遍。围绕等高线法,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公式。其中以BayMaH单层分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王永新 《福建地质》2001,20(3):153-156
应用AutoCAD进行地形图的计算机辅助制图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因其没有根据数字地形分析(DTM模型)自动产生等高线的功能,用VBA编程技术,将外业采集的离散点通过建立三角网,在三角形边上内插等高点的方式,能在AutoCAD中实现等高线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三角连网法机助制图绘制等高线的局部失真与遇到物断开的处理方法,并在设计的绘制等高线软件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采样和网格化方法对地球物理数据成图精度的影响,为野外数据采集布设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确定重力异常场场值,通过不同采样间距和不同插值方法计算重力异常绝对误差均方根值和节点处的绝对误差值,对比不同插值方法的误差,得到了如下认识:1)对于同一插值方法而言,存在小间距绝对误差均方根值小于大间距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的关系。2)对不同的插值方法而言:当采样间距小于最小异常地质体尺度时,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径向基函数法、改进的谢别德法、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邻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最近邻点法、最小曲率法,并且线性插值三角网法与自然邻点法具有几乎相同的数值;当采样间距大于最小异常地质体尺度时,绝对误差均方根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径向基函数法、改进的谢别德法、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邻点法、最小曲率法、最近邻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并且线性插值三角网法和自然邻点法具有几乎相同的数值。3)从绝对误差均方值看,径向基函数方法、改进的谢别德方法和克里金方法数值较小,其中径向基函数值绝对误差均方根值最小。4)从节点处绝对误差值来看,径向基函数方法、克里金方法、改进的谢别德方法相对其他插值方法具有更小的误差,不存在局部误差较小或较大的情况,是相对较好的插值方法,并且径向基函数方法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9.
地层和断层是两种不同的地质现象.由于二者的产状不同,斜孔中的断层点不可能在投影到剖面图上后出现在钻孔中.如按地层产状将该点投影到剖面图上,只会得到地层的投影点,而不是断层的投影点.即便这个断层点也是地(矿)层点,也只有在断层面和地(矿)层面均垂直于地质剖面时,二者才能重合.在一般情况下,应当按它们各自的产状要素,用走向投影法或产状投影法(见《地  相似文献   

10.
旅行时线性插值(LTI)射线追踪算法是基于线性假设的,在向前处理过程中仅用按行或按列扫描的方法来计算节点旅行时没有考虑逆向传播射线,导致其计算精度与网格剖分大小有关,在处理复杂介质时会使得追踪出来的射线路径不一定满足最短旅行时。因此,笔者提出了两点改进措施:在向前处理时需采用全方位循环的方法来计算节点最小旅行时;在网格边界加入次生节点。模型试算结果表明:采用全方位循环的LTI法考虑了来自各个方向的射线,可提高其对复杂模型的适应能力;在节点间距相同的情况下,网格边界插入次生节点的LTI法较传统的LTI法计算精度至少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计算速度也更快;随着节点间距剖分的越精细,计算耗时下降也越明显,计算速度较传统的方法可提高n~10n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插值方法绘制断面图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绘制断面图中的各种插值方法,具体包括线性插值和分段非线性插值;分析了目前使用的线性插值方法绘制断面图的不足:精度一般、不光滑;提出了用分段非线性插值绘制断面图的方法;分段非线性插值精度高、光滑性好,所以分段非线性插值绘制断面图能很好地弥补线性插值的不足,而且它在计算机处理水文数据领域有不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蒋若辰  徐奴文  戴峰  周家文 《岩土力学》2019,40(9):3697-3708
准确的微震定位方法是微震监测技术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初至波走时计算方法是决定微震定位精度重要因素之一。引入一种由快速行进法(fast marching methods, FMM)与线性插值射线追踪法(LTI ray tracing)改进而来的线性插值算法,实现了在复杂岩体中相对准确的微震初至走时计算,并在均一速度模型和Marmousi模型中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常微分方程数值算法中的单步高精度Runge-Kutta法,得到了震源点和传感器之间的射线路径,并在分层和带空洞的岩体模型中验证了其合理性。选取最小二乘法为目标函数,通过寻找目标函数值最小的方式来获得最优节点实现微震定位。在所建立的加入地下硐室的Marmousi岩体模型中,对于预设震源点的定位结果误差分别为1.41、1.00、2.83、1.41、1.41m,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复杂岩体速度模型中能够实现较准确的微震定位,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岩体的微震定位精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三维水质模拟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水平层面间线性插值计算,模拟密云水库污染质的三维分布.给出水质模拟的3种技术方案:通过着色创建污染质浓度分布的连续图谱,自由设定浓度区间按级差着色的级差分布图谱,创建污染质浓度分布的地图式彩色数字文本浓度分布表.提供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数据共享支持.  相似文献   

14.
陈佺 《岩土力学》2015,36(1):265-271
采用楔形体与椭球滑面算例,研究了三维极限平衡法中滑面正应力近似方法对其计算结果的影响。使用线性插值近似滑面修正应力时,插值节点和网格数目的改变未对安全系数造成明显影响,但明显改变了修正应力的计算结果,网格交界处的修正应力易出现突变。采用移动最小二乘近似滑面修正应力后,安全系数基本不变,并且相对于线性插值,能在求解更少未知量的情况下获得更有规律的修正应力分布。算例表明,在采用线性插值和移动最小二乘近似计算滑面修正应力的情况下,安全系数基本不随滑面正应力的改变而变化,这与二维极限平衡法的相关研究结论基本相同,显示三维极限平衡法满足了平衡条件和合理性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中国北方山区为试验研究区,对其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等高线矢量化,利用典型的3种内插算法分别建立DEM。然后采用数值精度指标结合显著性检验进行精度定量分析,并辅以视觉特征上能够体现插值质量的方法(地形属性可视化分析和等高线分析)对生成的DEM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TIN方法生成的DEM精度最高,且晕渲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山区的真实地形,由其回放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吻合度高;相对高差越大,TIN插值较IDW插值的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三角形线性插值方法和该法在区域重力测量数据网格化中的应用,列举了理论模型和实测资料的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PGIS工作平台在空间分析、属性管理等方面的优点,通过对石宝-邱家祠井田内地形等高线和煤层底板等高线栅格化处理,生成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准确地读取各区块煤层埋深。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煤层气地质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土方量计算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方计算的基本方法有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不同的方法计算的同一场地土方量数量相差较大,所以不同方法土方计算精度不同,适用范围也不一样。本文基于对工程土方量计算中的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优缺点比较分析。从理论上讨论它们的适用范围、条件及精度分析。结果表明,DEM法适用于所有场地,且精度较高,方格网法只适用于平坦场地;断面法适用于特别复杂的狭长带状地形场地。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北方山区为试验研究区,对其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等高线矢量化,利用典型的3种内插算法分别建立DEM.然后采用数值精度指标结合显著性检验进行精度定量分析,并辅以视觉特征上能够体现插值质量的方法(地形属性可视化分析和等高线分析)对生成的DEM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TIN方法生成的DEM精度最高,且晕渲图能够较好地反映山区的真实地形,由其回放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吻合度高;相对高差越大,TIN插值较IDW插值的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规则四面体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层状矿体的建模中,该方法却不能准确地描述其层状界面。根据层状矿体建模数据的特点,先将层状矿体的等高线进行等距离散化,再建立不规则四面体三维实体模型,并为该方法设计由点、面和四面体组成的逻辑模型结构。该方法用VC++.net编程得以实现,并使用内蒙某煤矿的实际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矿床三维实体模型。实践表明,通过离散化等高线后建立的层状矿体四面体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层状矿体的层状界面,实现对层状矿体的三维实体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