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分析了矿区岩溶水供排结合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以供代排,合理的规划蔚县矿区地下水资源的供排结合方案。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最优化技术建立供排结合水量规划的教学模型,求出了蔚县矿区最佳水源地位置和最佳的供水开采量与疏干量,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矿井突水与矿区供水资源不足并存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利用浅排供水辅助矿井疏降的概念。推导了中国北方矿区薄层石灰岩出水、奥陶系越流补给条件下含水层水位对抽水量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求法;构造了有约束的线性、非线性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并在上两步基础上建立了矿区地下水供排结合最优化模型。文中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对焦作矿区九里山矿供排结合问题进行了试算,提出了满足当时条件下的最佳水量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吴剑锋  费光灿 《江苏地质》1999,23(2):106-111
矿山地区一方面采矿存在着水患,另一方面又因疏干排水而使日常生活缺水。目前我国有关矿区供排结合的实例并不多见。以大同矿区口泉沟南为例,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用数学模型的有限元法评价了地下水资源的允许开采量。同时提出和论证了最佳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4.
姚建明  夏斐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1):33-35,59
针对神府矿区柠条塔井田(南翼)含水层的富水性、补径排条件、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等水文地质条件,对柠条塔井田(南翼)煤炭开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该区煤矿床各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留设一定的防水煤柱、预先疏排水、排供结合等各有所侧重的技术途径与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解决大水矿床排供结合问题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实际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解决排供矛盾和排供结合的办法。着重从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从矿山排水前后矿床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来论证对排供结合方案的选择,并以一个典型的矿床作为实例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的资源化与环境保护——以焦作矿区典型地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矿区目前普遍存在的排、供矛盾和环境地质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矿区排水、供水、环境保护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的经济-水力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布设地面矿坑抽水孔和奥灰(奥陶系灰岩)浅排孔等地上应急取水建筑物,增强了结合系统整体抗御突发性水害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供水水源安全、稳定问题。同时,三位一体结合模型较为圆满地处理了长期以来从地质勘探到评价管理各个不同阶段,排、供和环保3个不同部门各立门户的封闭局面,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提高了评价、管理、决策的整体水平。本文以焦作矿区典型地段为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7.
刘波 《河南地质》2014,(2):39-39
1月7日,有关专家对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承担的首个省地勘基金科研项目、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新郑矿区深部煤层地热地质条件与赋存规律研究”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8.
矿井水的资源化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强  罗元华 《地质论评》1997,43(2):217-224
针对我国煤矿区目前普遍存在的排,供矛盾和环境地质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矿区排水,供水,环境保护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的经济-水力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布设地面矿坑抽水孔和奥灰浅排孔等地上应急取水建筑物,增强了结合系统整体抗御突发性水害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供水水源安全,稳定问题,同时,三位一体结合模型较为圆满地处理了长期以来从地质勘探到评价管理各个不同阶段,排,供和环保3个不同部门各立门户的封闭局面,避免了大  相似文献   

9.
新郑矿区地温场具有高热流,高地温梯度的特点。其地温异常与深部地壳活动无关,是本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所导致局部聚热与水文地质条件所控制的相对高温热水向上运移两种作用叠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大同矿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雷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2):29-30,43
从根本上改变大同矿区供水紧张状况的引黄入晋工程及治理桑干河流域、改善大同生态环境,保证桑干河水质达到适宜地面引水的远、近期对策尚需一定时间实现的情况下,根据大同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区的水资源现状,提出了解决矿区水资源供需之间矛盾的现期对策,即对现有的水资源地实行保护性开采、控制小煤矿的无序开采、实行矿区内的排供结合及水质控制优化管理、加快矿井水回用方案的研究、开发新的水源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新郑矿区山西组测井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张淑存(河南煤田地质局一队)1引言新郑矿区位于郑州市南西40km,面积102.5km ̄2。历次勘查共施工钻孔320个,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P_1sh)为主要含煤地层,连续沉积于晚石炭世太原组(C_3t)之上...  相似文献   

12.
在多煤层发育的地区,实施分层压裂、合层排采工艺技术是一项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产气量的重要举措。吴堡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其主力煤层为S1、T1煤层。为探讨分压合排技术在吴堡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适用性,通过分析吴堡矿区主力煤层(S1、T1)的煤层气分压合排影响因素,研究了煤层气分压合排技术适应条件和本区S1、T1煤层分压合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虽然吴堡矿区S1、T1煤层的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差别不大,但其煤层顶底板岩石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有差异,分压合排过程中存在层间干扰。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适合对本区S1、T1煤层采用分压合排技术。现场勘探试验井的排采效果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淮北矿区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矿区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煤炭基地。随着煤炭的开采、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已普遍出现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局部地面沉降等严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加强矿区发展规划与管理,建立水源地保护带,实行水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科学治理“三废”,做好排供结合,加强环境检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矿区环境,促进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恩口—斗笠山煤矿区是我国南方典型的大水岩溶矿区,因大量疏排矿坑水,巳产生了地面塌陷、河溪断流、井泉干枯、厂房及民房开裂垮塌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供排结合、治理地面塌陷、控制地表径流及河床改造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温是影响煤炭开采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通过对新郑矿区911钻孔稳态测温及理论分析表明,911孔位于新郑矿区主体构造滹沱背斜的轴部,具有高热流、高梯度的温度分布特征。钻孔的温度分布主要受构造起伏的影响和地下水垂向对流的控制双重作用。矿区构造起伏使来自地壳深部的热流重新分配并向背斜轴部集中,从而导致911孔出现高热流高梯度的温度特征;地下水的垂直对流运动使钻孔的温度分布进一步产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矿山排水与供水结合模式有5种:1.矿坑排出水处理后用于供水。2.矿床预先疏干的水用于供水。3.矿床帷幕注浆的排一供模式。4.利用双层水条件的排—供模式。5.采用截流方式的排—供模式。为了正确解决供排矛盾,必须在统一指挥下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在开采设计和进行开采时则应该对“排”和“供”的两个系统统一规划、综合设计、同时建设、统一管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垂直运动的地温场效应与实例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孝 《地质科学》1989,(1):77-81
本文讨论了在兼有传导和垂直对流两种传热作用下,一维稳态温度场所具有的特征和利用钻孔温度测量结果判别地下水对流存在与否及定量评定地下水活动对地温场影响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热异常区的一热水孔为例进行剖析,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这一实例提供了确定新郑地热异常成因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排采设备的选择是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排采设备有抽油机、螺杆泵和电潜泵,这些设备大多是从油田上移植过来,在选择上往往根据经验决定,存在着设备效率低、型号普遍偏大,投资成本偏高等问题。在分析排采设备的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古叙矿区实际地质条件、工程参数、产水情况等,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排采设备的优选研究,并结合正在排采的5口井的生产经验,优选出古叙矿区最佳排采方式为抽油机;同时,通过综合考虑静载荷、动载荷、摩擦载荷的影响,对不同情况下的抽油机设备型号进行了优化。研究推荐,即当井深≤550 m时,选择CYJ3型抽油机;当井深在550~750 m时,选择CYJ4型抽油机,当井深≥750 m时,选择CYJ5型。并建议选择Φ32 mm或Φ38 mm管式泵进行排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古叙矿区及类似地区的煤层气排采设备选择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井多煤层合采效果研究为煤炭安全、井下瓦斯治理、确定开发技术指标、单井配产、合理划分开发层系、煤层气高效开发以及制定中长期煤层气开发规划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以晋城成庄矿区为例,将开发中后期排采效果检验井含气量等数据与邻近井原始含气量进行对比,分析3、9和15煤各煤层含气量在合层排采后的变化特征,以评价排采效果;并结合地质资料及现场排采动态进一步分析影响各煤层排采效果的主控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成庄矿区经过多年地面煤层气多层合采,下部15号煤层比上部3号和9号煤层含气量降低更快。分析其原因认为成庄矿区15号煤层含气量降低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煤层渗透率、供液能力、储层压力及排采制度等。研究结果为剩余储量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电提取法是一种寻找隐伏矿床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很多矿床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但对该方法具体野外工作条件的合理搭配尚无统一的规范.文章结合湖南省宜章县大根垄钨矿区、湖南省衡南县刘湾杨林坳钨矿区和广西大瑶山西侧北段盘龙铅锌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条件研究及找矿示范工作,对地电提取的野外工作条件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因素的影响条件,从而优选出一套最佳的工作条件,供今后开展地电提取找矿工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