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6,(7):44-46
由于明代郑和宝船的档案文献存留残缺,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古船研制工作委员会在进行二千料郑和宝船复原仿造工程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15个难题,今特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工程师、老工匠及公众广泛征集答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5,(7):17-17
明代马欢撰《瀛涯胜览》一书中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折合成现代尺度,有将近138米长,56米宽,有9桅12帆。其体态巍峨,既违背礼制,也超出了那个年代的造船条件。因此,大号宝船存在与否成为目前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海运业广泛采用高技术,加速了设备淘汰率,在船舶设计、船体结构、船型、船舶推进系统、通讯系统、船舶自动化及船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技术改革,船用计算机及专家系统在海运船舶上得到推广应用;近些年建造的大部分新油轮和货船装备了多台计算机,辅助完成船舶操纵及调控的功能。一、船型继集装箱船、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滚装船、客运快船、水翼船、气垫船和核动力船等技术密集的船舶之后,近几年出现一些新型船舶,其中磁流体动力船、接触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5,(2):78
<正>针对读者对郑和下西洋所乘宝船的一些疑问,小编搜集了一组相关资料在这期来为大家解答。600年前,郑和统帅着浩荡的船队开始了下西洋之旅。在浩瀚的大海上,宝船精确的航线让世人叹服。它靠什么确定前进的方向?民间传说这艘宝船长44丈,是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3倍的"海上巨无霸"。这样的"海上巨无霸"(长138米,宽56米)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它又是如何航行的?  相似文献   

5.
深蓝 《海洋世界》2010,(1):75-77
<正>在古代,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两种船,一种是使用风帆的,船体较宽的运货商船;一种是平时用帆,作战时收起,用人力划桨,船身瘦长的战船。第一艘大海船可能是埃及人在尼罗河上建造的。公元前1400年,由于古希腊文明和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孟席斯用了14年,遍访120多个国家,参观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考察中国郑和舟师的航海史迹,2002年10月,他出版了专著《142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1492年-1493年)到达美洲和先于麦哲伦(1519年-1522年)完成环球航行——这一论点轰动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5,(5):2
<正>挪威Lade AS公司新推出的Vindskip船是一艘已经获得专利的可持续海上运输混合动力商船"该船潜在的节油和减少排放的能力分别为60%和80%,其极不寻常的船体形状设计本质上作为一个空气箔"该船的设计师称"该船的设计满足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MARPOL)公约附则VI以及新的附则VI第4章能源效率的所有要求"Vindskip以船身为帆,靠风推动,不需使用燃油,十分环保节能。它的船体形状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海洋调查和海洋开发,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海洋调查船队。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国共有各类海洋调查船1491艘,其中美国293艘,苏联297艘,日本199艘,中国居第四位。解放以来,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为数可观的海洋调查船队,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调查船;海底资源和水产资源勘探船;海道测量、仪器试验和其他辅助船等。按性能和吨位分,性能较好的和一般的调查船各占1/3,大部分属中小型船舶。其他辅助性调查船大都吨位  相似文献   

9.
张箭 《海洋世界》2005,(7):3-11
六百年的波涛里,不见了巍然的宝船.上万年的海风中.消逝了鼓风的篷帆。只留下,一头黑发.一张黄色的脸。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上.何处有过我们的祖先l啊——摇一柄大橹.扯一挂征帆.喝一碗老酒,壮一颗赤胆,驾一道海流历一路艰险.唱一首和平友谊的颂歌到明天!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中韩与中越渔业协定的签订,使我国国内作业渔场范围大幅度缩小。为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农业部做出了今后5年内减船3万艘,涉及约30万渔民转产的伟大战略决策。减船转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近数十万渔民家庭的生活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笔者认为减船转产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减船”问题(一)渔船总量、渔船作业结构的控制问题渔船的控制,不应只单纯地按数量进行控制,而应从其捕捞能力出发,统筹考虑诸如船舶尺度与载重、船舶主机类型、数目与功率、渔具渔法、适渔性能、主捕鱼种等多方面因素后作出。应在科学调查监测的基础上,根据…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静止卫星“葵花”与美国、欧洲宇宙机关(ESA)、印度已发射运用的静止卫星共同监视全球气象状况。除印度的静止卫星外,其它国家的均能自动收集海洋气象浮标式自动气象站、船舶、飞机等所观测的气象资料。向静止卫星通报气象资料的船舶等被称为“通报局”(DCP)。从通报局对卫星分配402MHZ等频率,并使用无定向天线,即可发送气象资料。 日本气象厅已在1988年度在所有的海洋气象观测船上配备上了运用DCP把观测船所观测到的气象及海洋资料向气象厅通报的“船用气象电报自动发送装置”。此装置由无定向天线、发送部和资料处理部三部分构成。资料处理部是由以个人用计算机为基座的CPU、表示已输入的气象资料和电文的CRP、用于输入气象资料的键盘三部分构成。船用气象电报自动发送装置的特长是,写成气象电报的气象资料极为简单,任何人都会输入。资料输入后,从气象电报的写成到发报均可自动工作。因此,通讯人员不需要值班,连夜间也可自动通报气象电报。 船舶气象通报对提高气象预报精度以及延长预报期间极为重要。但近几年来由于海运情况的变化,船舶气象通报逐渐减少,日本气象厅迫切希望船舶今后也能协力合作。除气象厅自己的气象观测船外,所属日本邮船以及大阪商船三井船舶的某些船舶也按装着船用气象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我国海上维权执法行动的顺利开展,解决海警船法律属性的争议问题,文章分析机构改革背景下中国海警船的法律属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船舶和军舰分别具有明确定义且被明确区分,中国海警船属于军舰的观点依据不充分;中国海警队伍虽由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但其权力来源、执法依据和职能任务不符合军队性质,中国海警船具有政府船舶的性质;中国海警船在性能、装备和指挥官设置等方面与军舰有明显不同,且不具备海上作战经验和能力,因此不属于军舰;中国海警船执行海上维权执法任务不应被视为动用武力。  相似文献   

13.
波浪种种     
海洋表面及其内部的各种波动现象统称为波浪。波浪按其成因不同而有各种名称,如由风产生的风浪、涌浪和混合浪又称为海浪;由天体引力产生的潮汐波;由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海啸;由航行船舶产生的船行波;在两层密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水层界面上产生的内波等。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海洋造船业无论在民用船舶(运输船舶、工程技术船舶、海洋调查船、渔船、公务船、辅助工作船舶),还是在军用船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在造船技术、船舶的大小以及性能上都有新的突破,陆续制造出一些技术含金量很高的特种船舶,如,小型无人潜水艇、遥控微型侦察船、混凝土潜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天然气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布局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从国外输入LNG。LNG从输出地到输入地需要通过LNG船运输。为了解决LNG的运输需求,需要生产运输LNG的LNG船。中国已在上海市建造14.7万m3的LNG船舶,并积极开展新一代大型LNG船舶的研发工作。根据我国LNG船舶的建造与发展,已与国际LNG船舶市场接执,今后将在国际LNG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宝船的身世     
马晓惠 《海洋世界》2011,(12):44-47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从南京的宝船厂开船,龙江关出水,历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在1405年到1433年期间,他与船队曾先后7次远航,足迹遍布亚非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可惜由于之后明朝政府推行禁海令,不仅这些宝船没能留存下来,连造船的图纸也未能流传下来.后人只能从一些历史...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海洋世界》2015,(3):78
<正>配合本期主题,向读者们介绍一下现实生活中航海时代的水手生活。要用一句话来说明水手的工作是很难的。若必须记录下来的话,就是与驾驶船相关各式各样的杂务。帆的升降、绳索器具的管理、处理船舱积水、打扫、修理、搬运货物等。当水手绝对不是个平安的职业。船在海上沉没时,获救的几率极少。有时不但会遭遇到暴风雨,还会有触礁及遭遇海盗袭击的险情发生。在近  相似文献   

18.
幽灵船     
1855年2月28日,英国三桅船“马拉顿”号在北大西洋遇到一艘名叫“图莱姆斯·切斯捷尔”号的美国船,该船风帆不扬并且空无一人。英国船员深感惊奇,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该船,发现全船完好无损,货物没有挪动迹象,食物、淡水均很充足,舱室内外没有发现任何灾害和破坏现象,也没有发现航海日记和罗盘。至今,人们在茫茫大海上已发现过数十艘这种无人驾驶的幽灵船只,它们全  相似文献   

19.
做为一项正在普及的运动,帆船运动与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类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抛开运动本身不谈,帆船体的结构就令人着迷。船体帆船主要有两种船体:单体船和多体船。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吕四、嵊山、大陈渔场位于我国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区,每年冬、春两汛有十几万渔民,几千条船进行捕捞生产,还有成万条海运船舶在北海区航行。根据解放以来27年(1952-1978年)资料统计,春季气旋大风和冬季强冷空气大风是造成三大渔场海损事故最重要原因之一,在该海区因上述原因,而造成的船只沉没、人身伤亡有19次。为此本文对三大渔场历年来造成海损事故进行气象分析,以期起到避免海损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