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地质学》是引领新生进入地学殿堂、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一门专业启蒙课,也是新形势下地学通识教育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其内容涉及地质学全部基础知识中的最必要部分,具有衔接和统领地学各门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根据多年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精英教育与通才教育并举的新形势下,必须心系学生,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优化集课堂、实验、野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摈弃不适应时代发展与国家需求的教育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对学生开展基础理论传授、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创新科研培育的系统教育,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目标明确地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学问与道德的关系,建立德识双馨的价值取向,提高基础地质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五育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落后等,近些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对我国各阶段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化改革,其中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其改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更好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今天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优化物理教学手段,促进高效课堂生成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巧妙的将生活元素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物理知识,从而促进高效物理课堂的生成。基于对高中物理新课标的认识和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很有必要融生活元素于高中物理课堂,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校地质学类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课程团队遵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紧扣课程目标,丰富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小班教学、专题研讨、课堂及野外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实效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凝练专业家国情怀和科技成就,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课堂异彩纷呈的热闹景象已司空见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课堂教育模式的设计,通过游戏教学的引入、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教学等,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加强小学生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中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从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要教学方式转变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体制改革的条件下,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着民主性、主动性发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化学涉及到很多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原理分析,那么就需要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7.
《普通地质学》作为地球科学类学生本科教育入门的专业启蒙和引导课程,不仅担负着专业知识体系引导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因此,广度和深度就成为《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前准备需要把握知识点的广度,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知识点的深度,而广度与深度的相互交融是引导学生兴趣的关键,进而依托“趣味—科学—普适—经典”的教学方式,承担起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素质教育职责。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从多方面的努力和思考,方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践及行业产业的结合,以及对思政内容的传递方面有待加强;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认知负荷偏大、学习兴趣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秉承内容更新—模式变革—兴趣引领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实践:以教材编写、实体课堂和线上资源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步建设。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力学生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提高课堂氛围、知识结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学生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高中课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研究学问的教育过程。学,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问,即师生互相提问。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一直把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也为提高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做努力。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力一直是高中生所欠缺的。本文就分析高中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提高学生有效提问能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玲玲  李玉林  高翔 《地下水》2018,(5):118-120
我国地勘行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地质类专业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灵活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内涵建设欠缺,专业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与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应根据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建设之路,树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课堂调控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的课堂调控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良好的措施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调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的总结可以从正确处理偶发事件,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何掌控节奏,调控教学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大类招生和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新模式,对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大类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笔者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和实践效果。其目标是使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坚实专业基础、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堂有效的政治课堂,其教学方法应该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正如经常所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说明了在教学中,要让教学方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对于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运用,随着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机智,适时改变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今后的有效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下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其"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且正日益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我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学为例对此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构建而成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以工程稳定性岩体为主讲对象,以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的讲授和实践训练,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知识面宽,其工程过程和机制分析要求教师讲解逻辑慎密,并具有三维空间思维,因而教学难度较大。通过教学改革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取得了如下教改体会:(1)与时俱进,坚持教学改革。结合现状,循序渐进,改革不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补充必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 突出重点,兼及其他。重点讲解工程地质领域的基本理论,也适当介绍和分析所涉及的人文现象与环保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授课中应该适当增加工程案例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4)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工程现场的课间实习以及学生的专题研讨,据此提高师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课程考核采用理论知识笔试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计分法。教学实践表明,我们采取的这些教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7.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引领同学们进入地球科学殿堂的启蒙课。普通地质学内容覆盖面很宽,涵盖了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入门者的地质学思维和构建地质学知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普通地质学“小班课教学”研讨式授课模式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达到课堂、讨论、实验、野外四位一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动力与探索精神;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交流表达和团队合作等能力;达到综合性、高层次、复合型地学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本科教育为了适应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目前专业繁多的情况。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过去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也往往造成困难,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因此解决专业划分过细、放宽专业口径是大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地质类专业设置所必需依据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概论》是大学一年级地质类学生的学科基础课,也是专业入门课,承担着构建专业知识框架、培养地球科学兴趣等重要任务。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历程、教学理念形成与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重点阐述了教学理念形成过程中“因材施教和因才施教”等4种教学思想及其应用效果,强调了高水平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模块化教学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我校两本教材各自的优势。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方面,首先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的学时对半,突出了该门课程的实践特色;其次是将以往单一的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逐渐过渡到课堂理论授课、室内和野外地质实践、平台在线学习和虚拟仿真野外实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希望我校上述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能为相关院校同类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及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对认识社会以及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提倡一种平等的交流和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让小学思品课堂真正地实现真实民主化。这样的课堂才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高效的。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与学生现实与心灵世界的完美融合,.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的内容才能够让学生易掌握,容易接受。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