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信息化与资源整合的角度探讨了未来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包括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现有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将网络资源与平面信息整合为动态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2.
刘大锰  吴能友 《现代地质》2022,36(1):221-224
0前 言 科教融合是科研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一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科研机构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教融合发展,自然资源部和教育部聚焦...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以来,铀矿找矿难度不断加大与铀资源量需求持续上升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抓住铀成矿理论研究这一天然铀产业链的源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开展了以中国铀成矿理论集成和创新为导向的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创新与实践,依托铀资源勘查技术与地质工艺创新科技平台,组建了以总指挥和总地质师——"两总"为主控,以资深老专家为核心,中青年骨干和辅助人员为外围的环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地质科技管理方式,实施组织管控扁平化,赋予了科研团队更多的创新自主权;通过实施环境赋能、激励赋能和文化赋能,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建立"物质—薪酬,精神—知识传承"的双重激励机制,营造了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原始理论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成果宣传、出版专著,实现了成果沉淀和经典流传。经多年勘查实践,为我国铀矿大基地和重点勘查区铀资源扩大突破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实施背景、主要做法、实施效果三方面论述了该项管理创新成果,旨在为同行开展科技管理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还有5年就到21世纪,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如何改革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教育现状与弊端,提出作者大学教学30余年的经验总结-“以心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心教学”变革教学思想-改革三个错误教学观点,摆正两个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提高教师素质,革新教学内容,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2018,45(4):封二-封二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建设目标,秉承"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整合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设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计划",构筑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技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基础地质创新研究成果显著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一是"松科二井"完井井深7018 m,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亚洲最深钻井。二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6.
地理科学领域知识创新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通过研究机构的结构性调整与重组、重要科研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学科支撑体系的加强等,在地理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对地理科学的发展态势及知识创新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下一阶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领域知识创新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魏东 《陕西地质》2015,(1):93-101
文中对目前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统计,综合分析成果实现过程中成功经验以及整装勘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对整装勘查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初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晖 《甘肃地质》2000,(2):156+158
体育是综合国力的组成因素,体育精神是社会文明的彰显标志。体育作为教育的基石,是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撑素质教育实施的有力手段。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却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没有有效的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在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这才是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探索与创新填图思路与组织实施方式、创新填图技术方法,形成适合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技术方法体系,揭示这些地区资源环境状况及被掩盖着的重大科学问题。近日,2014年启动的第一批填图子项目通过成果评审验收。专家们认为这些试点项目在填图技术方法与成果表达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深空对地观测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针对我国自主对地观测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卫星业务应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从对地观测数据体系构建、应用系统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体系创新,以及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与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果。这些成果提高了我国深空对地综合观测能力,提升了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的定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尝试运用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2008年的工作回顾(一)地质勘查工作扎实推进。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继续巩固已有找矿成果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成果。一是地质找矿取得了新进展。据2008年度地质勘查成果统计,全省通过各种投资渠道实施各类地质勘查项目290个,投入资金约6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4个,其中:煤矿13个、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现有八个学科,均为博士学科点,近几年,我系就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设立以来,针对该基金资助强度小,周期短等问题,采取科学的基金和项目成果管理方法,有意识地把科研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并形成“国家级一省部级”两级基础研究资助体系,促进了学科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著者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研究对前苏联,德国和美国等国有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就今后我国在科学钻探实施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希望工程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施成果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地质工作主要进展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近30年来在城市地质工作中取得主要成果分析入手,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在理论研究、数据采集、方法创新、分析应用、效益成果展示、表达方法创新上的主要进展,并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划,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条件,指出不同区域城市群、不同环境特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最后对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生态重建技术开发与示范”经过两年实施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示范区植被覆盖率已达 4 0 % ,比项目实施前提高 15个百分点。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牵头 ,13家科研院所、高校等 7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岩溶地区生态重建取得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矿产调查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新能源矿产调查工程”,按照工程总体部署,主要开展了黔西、川南、新疆准南、东北三江等地区煤层气地质调查,松辽盆地西斜坡、柴达木盆地北缘油砂、油页岩地质调查,全国液化、气化等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调查、综合评价与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获取了大量基础数据,取得了川高参1井、杨煤参1井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和重要进展,初步掌握了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特殊用煤资源家底。该工程取得的成果在煤层气等行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提振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信心,推动了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深度融合,促进了非常规油气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12,(1):72-72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2011—12—30)从2011年12月26日在重庆召开的铁矿铝土矿整装勘查阶段成果总结会上了解到,重庆市铁矿铝土矿整装勘查工作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0.
《山西地质》2012,(2):27-27
日前,铁法能源集团首次以矿区生产单位开展矿区沉陷实用和经济性回填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为辽宁省矿山企业边生产边解决矿区沉陷问题开辟一条新路。前不久,铁法能源集团2011年度的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综采工作面膏体充填技术及地表面沉陷控制研究》成果经鉴定达到同类国际先进水平。其膏体采用煤矸石做主料,以粉煤灰、水泥等添加剂作辅料,混合后经特制设备、管路导入综采支架后方采空区,实现了开采对地面设施不破坏的科研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