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和 《气象学报》1963,33(3):410-410
为了交流几年来预报改革的经验,讨论预报改革存在的问题,展望预报改革的前景,促使今后预报改革搞得更好,预报报得更准,中央气象局于4月8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了预报改革座谈会,参力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的工程师、中央气象局饒兴代理局长、有关单位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
在省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学习讨论会中,与会同志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以新“规范”有关技术规定为依据,经过讨论,初步统一了认识,现将有关问题综述于后,供学习、执行新“规范”时参考。这些认识不一定完全正确,主要还应以新“规范”及今后中央气象局和省局的正式文件为准。  相似文献   

3.
张宝元 《气象》1982,8(7):34-34
为了贯彻落实万里副总理对气象工作要做到“准确、迅速、经济”的指示,总结交流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经验,表彰先进,明确任务,加强领导,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服务质量,中央气象局于1982年4月26日至5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的有关领导同志,以及部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国务院有关部(局)及新闻单位的代表,共199人。中央气象局薛伟民、邹竞蒙,程纯枢等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1974年热带天气研究工作年会于4月26日至5月1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云南、广西二省一区气象局,国家海洋局预报总台、大气所、空字623部队、南大、北大以及中央气象局等18个单位45名代表。会议上交流了科研成果,讨论和调整了今年热带天气研究计划及协作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国气象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元月七日至十二日,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吴学艺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代表中央气象局党组、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会表示热烈祝贺。会议总结了全国气象科普工作成绩,研究了三年调整时期气象科普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具体落实了一九八○年气象科普工作打算。会议决定成立《气象知识》编辑部、气象科普书籍编委会、气象科教电影协作组,并讨论、研究了气象科普活动奖励试行办法。我区气象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代表在会上汇报了我区气象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6.
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亚洲)协会第六次会议于1975年9月8日至18日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举行。以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为首席代表的我国气象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其它21席的代表团和三个非本区协会会员以及六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近80人。这是恢复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合法国会后,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的区协会议,也是这个区协有史以来出席国家最多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位议讨论了本区基本气象台站网的设置、调整,区域气象通讯线路的安排、组成和计划,技术合作问题和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7,(2):30-30
1976年12月10日至15日在当涂县召开了安徽省第二次中期预报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气象局(台)、各地区(市)气象局(台)、各县气象站、各专业站以及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各地区气象哨的代表。有关专业院校和中央气象局气象台、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也有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6,(2):34-34
1975年10月24—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介乙醛作为冷云催化剂鉴定会”。会议由陕西省科技局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市、区)气象局、有关大专院校和化工科研单位,中央气象局也派人参加,共76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能量天气分析方法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1月21—27日,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了第二次能量天气分析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就能量天气分析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湿空气动力学、大气静力不稳定度分析、能量物理量分析方法、能量天气系统以及能量天气学在暴雨、冰雹和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会议上交流的材料以及各地有关能量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6,(3):27-28
青藏高原气压低值系统会战于1975年9月9日至16日在银川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陕、甘、宁、青四省(区)气象局,科研协作单位和有关院校,部分台站代表,同时还邀请了新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和中央气象局的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1.
学术活动     
▲中央气象局科教部于一九八二年二月至七月委托南京大学气象系举办一期“动力气候”进修班。我区梁志和、何进球、王根富三同志前往进修。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六日——十四日在北京,举办“湿有效位能学习、讨论班”,介绍、讨论湿有效位能的计算方法和原理以及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区气象台肖富明、封秋华俩同志前往参加。 ▲区科委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十日——十五日在南宁召开全区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一九八一年科技工作经验,安排今年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央气象局于一九七七年一月十二日至一月二十三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  相似文献   

13.
1975年5月6日至12日在梅县召开了广东省预报服务管理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大家对剖面图的改制、使用方面的认识问题和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交流了经验体会。讨论意见综合如下。一、要提高对改制综合要素时间剖图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8,(2):41-41
根据协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北方寒潮短期预报方法科研协作第二次会议,于1978年1月17日到22日在河北省廊坊地区召开。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区、市)气象局及北京大学、华北农大、空军气象学校、中央气象局气象台和研究所等单位的4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技术交流材料38篇。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6,(6):33-33
以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为团长、上海市气象局负责人宁远为副团长,由中央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10人,于1975年10月25日—11月12日对美国气象学会(1974年对我国访问)进行了回访。代表团遵照毛主席寄希望于美国人民的教导,本  相似文献   

16.
由中央气象局主持召开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会议》于1978年2月26日至3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总参气象局、空军司令部、民航总局以及有关工厂等87个单位,共215名代表。与会代表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教导。认真学习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开展了学术交流,总结了经验,讨论制定了1978—1985年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规划(草案)。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5,(3):31-31
陕西省气象局受陕西省农办委托,于1974年12月17日到23日在陇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水会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太气物理研究所、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气象局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有代表,出席共有170多人。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交流了防雹和人工降水以及冰雹预报的经验,并讨论了1975年的防雹、人工降水工作安排。会议期间,举办了“陕西省防雹、  相似文献   

18.
曹鸿兴 《气象》1981,7(3):16-16
为交流近年来统计气象预报的学术成果,了解国际动态,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于1980年12月25—29日在西安召开了“时间序列与多元统计分析”专题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63人,共收到了85篇材料。会议的材料大体上反映了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统计气象学的水平。会议报告大致分五个方面,即多元分析新方法,预报应用与效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的应用,统计-动力与天气-统计预报等。 时间序列分析是由分析变量的历史记录,寻找其自身演变规律,从而作出未来的预报的。会议上,着重介绍和讨论了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Box-Jenkins方法,如构造自回归(AR)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4,(5):51-52
华北区域1974年汛期降水预报会议,于5月5日—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北京、天津五省(区)、二市气象局和部分台站代表,并邀请了陕西、湖北、新疆、安徽四省气象局,有关院校、科研、部队等单位及中央气象局代表共88名。  相似文献   

20.
1977年4月5-6日北京市在顺义县召开防雹现场会。京郊各县(区)武装部、水利局、防雹办公室、火箭厂、炮弹厂和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工业学院、七机部五○八所、北京市科技局、南京塑料厂、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情报所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了现场参观,经验交流,落实和部署了1977年的防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