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阿希金矿近矿蚀变岩的详细研究,探讨该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以及蚀变与矿化的时空关系;并根据多种分析资料查明本区蚀变类型中存在伊利石化,为确定成矿深度、温度及矿床成因类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湘东北横洞钴矿产于钦杭结合带中段之湖南省浏阳市境内,受构造控制的蚀变角砾岩型钴矿床。该原生钴矿床的发现在湖南省境内尚属首例。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解剖,并结合成因矿物学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该矿床赋存于NE向长(长沙)—平(平江)断裂带构造蚀变角砾岩中。经地表及浅部工程控制,在构造热液蚀变岩带(Gs)中圈出钴矿体一个,该矿体地表出露长约230 m,主要产于构造热液蚀变岩带绿  相似文献   

3.
从江县翁浪金矿床容矿岩石与围岩蚀变及其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王世杭 《贵州地质》2003,20(1):41-45
文章简单介绍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翁浪金矿床的容矿岩石和围岩蚀变特征,指出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对进一步寻找此类矿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青友  陆益成 《江苏地质》2013,37(2):327-332
通过对江苏宜兴黄龙山陶土矿外围普查工作,分析了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黄龙山矿区外围甲泥(陶土矿)、紫砂泥矿矿床系三角洲-滨海相沉积型黏土矿床,属地层、构造及蚀变优化复合控矿,总结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小河铅锌矿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少数几个由北西向主断裂控制的典型铅锌矿床之一,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严格受构造控制。为查明其区内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特征,通过不同中段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对不同方向构造进行筛分,并对不同中段不同矿(化)体特征和蚀变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剖析,结果表明:小河铅锌矿床矿化蚀变的岩石组成、类型及结构等相对简单,围岩蚀变以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为主;矿化主要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该区构造组合形迹反映矿区内存在6期构造体系,分别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早-中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成矿流体沿区内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构造发生大规模运移,在断裂上盘及与之配套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节理裂隙等构造有利部位成矿,并依次形成以断裂为中心且平面上呈带状展布的矿化蚀变分带:矿化边缘带(Ⅰ)→矿化过渡带(Ⅱ)→矿化中心带(Ⅲ)。最终建立了小河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模式。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床及川滇黔接壤区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西藏多龙矿集区拿若铜(金)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从而建立该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型,为勘查工作提供指导,在野外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镜下鉴定,对矿床蚀变及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发育较典型的斑岩热液蚀变系统,分带性较为明显,从斑岩体内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叠加青磐岩化)→绢云母化(叠加青磐岩化)→青磐岩化→角岩化的分带特征,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为钾硅酸盐化和绢云母化。  相似文献   

7.
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含矿岩体及其蚀变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寨县沙坪沟钼矿尚处在详查阶段.该矿床规模大,品位高,矿化高度集中,具有矿化时间长,蚀变强度高,成矿期次多等特点.本文从矿区岩浆岩、含矿岩体、成矿岩体及其蚀变特征入手,来探讨该矿床在成矿作用方面的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8.
塔院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下岩组滨浅海相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赋矿主岩为蚀变结晶灰岩、蚀变碎裂大理岩、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及英安质凝灰岩。金矿化与碳酸盐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等热液蚀变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溶滤型,工业类型属微细浸染型。  相似文献   

9.
侯增谦  T Urabe 《矿床地质》1996,15(2):97-108
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产于酸性流纹质火山岩系上部。矿区蚀变可分为矿化热液蚀变和区域低温蚀变,后者广布矿区;前者绕网脉矿(硅矿)形成蚀变岩筒,并具明显的蚀变分带:自内而外由石英-钡冰长石带向绢云母-石英带递变,自下而上由绿泥石带向石英-绢云母带递进。采用“惰性”微量元素方法恢复了含矿岩系原岩成分,定量估算了蚀变引起的物质-化学变化。在蚀变岩筒中,Cu、Pb、Zn强烈富集,远离蚀变岩筒,Cu略有亏损,Pb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切特未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步分析了找矿方向,圈定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西藏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杜欣  刘俊涛  王亚平 《矿产与地质》2004,18(5):410-414,449
纳木错-嘉黎断裂带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矿床是该区带典型矿床类型之一。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拉屋铜-锌多金属矿床是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对今后该区带的找矿工作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银洞岭银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银洞岭银矿床是近年来在我国重要的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处大型矿床,与著名的破山大型银矿和银洞坡大型金矿毗邻.文章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元素轴向分带规律的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其找矿模型,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保山珑阳矿集区矿床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集区典型矿床具有明显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表现为矿化中心为铁矿,向外依次出现铜铁(局部)、铜、铅锌、金矿体(局部);垂直分带表现为地表及浅部为金或金铅锌矿体,向下依次出现铅锌、铜、铜铁(局部)、铁矿体。研究矿床分带特征,对该矿区开展进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西八家子斑岩成矿分带系列的应用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富强 《矿产与地质》2004,18(3):252-255
为了在八家子铅一锌一银矿田寻找新的矿种——钼矿,通过对八家子一杨家杖子成矿带上矿床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此成矿带上每隔10km就出现一个矿集区,每个矿集区由数个或数十个矿床构成;在同一个矿集区中,围绕岩体这个成矿中心,金属矿化和成矿元素出现明显分带性。而八家子铅-锌-银矿床具有此类似特征。因此,提出八家子矿田存在一个完整的成矿分带系列,其成矿中心是炉沟的花岗斑岩体,岩体具备了寻找兰家沟式大型斑岩钼矿床的各种地质条件。此后,经对物化探异常的验证,发现八家子铅-锌-银多金属矿田的Mo异常内存在厚大钼矿体。  相似文献   

15.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十五"至"十一五"期间由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812地质队在安徽铜陵矿集区发现的一处特大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产于姚家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灰岩捕虏体群(带)中。矿体主要以脉状、似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捕虏体上下接触带及裂隙带。为受深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锌金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铁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大勐龙群疆峰旋回第二、四段。含矿岩石为变中基性熔岩、角闪(阳起)斜长变粒岩、透辉钠长(斜长)变粒岩,分为上(Ⅰ)和下(Ⅱ)矿层。上矿层不稳定,下矿层由4个矿体组成复式矿。铁质就地运移、聚集、变质,典型的受变质火山汽液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7.
西安河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安河构造 (热液 )蚀变岩型金矿床 ,产于丹凤群及大草滩组发育的近E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低品位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 ,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 ,近EW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矿床预测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新类型矿床的发现常能带来矿产储量的巨量增长 ,是新世纪中保障矿产资源供应的一个重要途径。成矿系统分析对发现新类型矿床有重要意义。 (1)掌握一个区域成矿系统中各矿床类型间相互关系 ,由已知矿床类型找寻未知矿床类型 ,这已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找矿历史中得到证实。 (2 )认识成矿系统的空间结构 ,主要是垂向分带 ,有助于找寻深部的隐伏矿床类型。 (3)查明成矿系统的时间结构 ,包括成矿过程中矿床类型的迭变关系 ,可由已知矿化链条查找缺失的矿化链条 (矿床类型 ) ,这在岩浆热液成矿系统中常能奏效。 (4 )查明成矿系统中矿床类型多样性的制约因素 ,可据此分析相关区域中发现新类型矿床的潜力。 (5)研究新的成矿环境和新的成矿作用 ,从而发现新的矿床类型。在生物成矿系统、深海成矿系统、低温成矿系统、构造成矿系统及叠加成矿系统中有更大的发现新类型矿床的几率。文中提出近期内可能发现的新的铂族元素矿床类型。笔者还指出今后的找矿目标 ,应是整个成矿系统 ,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矿床及单个矿床类型 ,这样才可能不失去发现新类型矿床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产于层状镁铁-超镁铁杂岩内的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矿床,是岩浆重力分异与结晶分异——火成堆积过程中铁-钛矿浆逐步聚集形成的。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协调进行,并贯穿于成岩的全过程。作者认为该类矿床不宜归入晚期岩浆矿床,拟称岩浆分异-分凝矿床。该类矿床生成于岩浆房不断扩容和释压的构造环境,因而是大陆裂谷带特征性岩浆矿床。  相似文献   

20.
梅山铁矿矿石类型及成因——高温实验结果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袁家铮 《现代地质》1990,4(4):77-84
根据宁芜地区梅山铁矿的地质条件为背景而设计的方铁矿(Wü)-磷灰石(Ap)透辉石(Di)-霞石(Ne)四元系,经1400℃的高温实验,产生了液态不混溶产物——铁浆相和硅酸盐浆相。经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铁浆相中除主要成分为FeO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硅酸盐、磷酸盐等成分,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是液态不混溶作用发育程度不同的结果。通过可能形成梅山铁矿3种主要矿石类型的平衡反应式,计算了从400℃至1400℃时的lgfo2值和lgkT值,并得出梅山铁矿矿浆成矿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