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国家“十五”重大地质调查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所属子项目《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形成条件研究》成果评审会,于2004年8月2—4日在成都召开,项目成果获得“优秀”评价。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委托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心)组织、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心)承办。评审专家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邱心飞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王德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相关专业的专家共10人组成,参会代表有项目组成员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调查部的有关人员。专…  相似文献   

2.
在UNESCO-和IGCP的支持下,通过IGCP269项目各国成员的共同努力,全球沉积岩数据库(SEDBA)已建成。为促进SEDBA在沉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交流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在沉积学中应用的最新成果,推动沉积学的发展,“国际计算机和数据库在沉积学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由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成都中国山水旅行社协办,定于1994年7月在中国成都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于下: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湍流工程模式计算专题讨论会于1989年11月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内容主要包括:(1)湍流的分析模式;(2)湍流的物理模式;(3)湍流工程模式;(4)湍流数值模式。重点是利用各种模式方法直接解决各种具体的湍流流动问题,分析探讨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会议期间除举行学术交流以外还准备就今后如何组织力量协同攻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1986年5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筹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3人,代表全国21个省市区的51个单位。代表有自然科学工作者,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占与会代表的27%。这次会议是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性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4篇,内容包括山区综合开发、整治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中科院成都地理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山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积善同志主持召开讨论会,地学部副主任孙玉科同志,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古地理学报》2012,(6):776
2012 年10月17—21日,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成功召开。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 292 位,分别来自 46 个单位,主要包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核工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在成都召开.冶金地质系统一百七十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探公司、勘探队、矿山、科研设计部门和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和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基础地质、金属矿床地质和新技术、新方法及测试等方面论文二百  相似文献   

7.
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组织召开的全国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5月5~9日在西安市举行。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总站、流域机构及部分电力局、水电厂的101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24篇。会议着重交流了1981年成都会议以来我国水文预报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在这次会议上交流的论文.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更加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2)计算机应用于水文预报中的数据处理及联机实时预报发展迅速,并普遍重视预报与调度相结合;(3)在预报模型中加上了实时校正子系统,提高了预报精度;(4)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及气象常规资料等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五届有机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5日至17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广东省石油学会、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得到20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和省级学术团体、科研、生产单位、高等院校等单位及部分专家为会议提供的资助。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424篇,包括(1)石油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及生油气理论;(2)未成熟油、低成熟油和非常规油有机地球化学;(3)天然气地球化学;(4)干酪根、沥青、煤和煤成烃地球化学;(5)有机岩石学;(6)区域有机地球化学研究;(7)生物标志物;(8)油气运移;(9)有机同位素地球化学;(10)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实验方法和技术;(11)有机质成烃演化模拟实验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甘肃省地质灾害协调中心、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成都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组织。来自科研、生产、教学和泥石流防治第一线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西部开发的需要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1年 9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问题学术研讨会”。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托 ,本次会议由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以及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会议宗旨为工程地质服务于西部开发 ,初步拟订的主要议题如下 :( 1)西部开发中地壳稳定性评价 (包括水库诱发地震 )与活动性断裂的工程效应分析 ;( 2 )西部开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 3)西部地区高坝建设中的工程…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老科协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4月8日在成都四川省地矿局地矿大厦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冶金地勘局、西南石油局、四川石油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水电成都勘察设计院、建材四川总队、铁二院、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的老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共38人。四川省老科协副会长王明东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地质论评》1990,36(3):283-285
人数会议名称主要内容及目的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序号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嵋‘峨 第四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 (1)矿产资源定量预测;(2)数学地质在基础地质中的应用,(3)计算机成图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4)地质统计学;(5)地质数据库,(6)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7)分数维、稳健统计学、成分数据统计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4,月 P(压)一T(温)一t(时)路径及其在变质地质学中的应用 PT亡路径是认识造山带演化和抬升的一种重要方法,为当前变质地质学的前沿课题,会议拟介绍国外的动态。我国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拟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力学计算新方法;(3)岩土工程研究与重大工程实例;(4)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5)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发展与回顾时间:2007年10月地点: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会议论文与出版: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14.
最近,武警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会成因矿物找矿矿物委员会198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成因矿物找矿矿物学术会议上的有关论文,专辑编篡出版了《中国金矿床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论文选集》,共计36篇论文,约25万字。该集内容包括:(1)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2)某些矿物的标型特征,成因和找矿意义;(3)中国金  相似文献   

15.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4):108-108
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广西地调院承办的“西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交流暨工作规划会议”于2004年12月10日-14日在广西北海市成功举行,近30个各项目实施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翟刚毅处长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剑副所长等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对每个工作项目的成果与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今年五月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四纪研究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苏联地质矿产保护部联合召开的。会议自五月十六日到廿四日共进行了九天。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为:(1)第四纪与第三纪的分界问题及第四纪本身的分界问题;(2)区域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大会共分以下几个小  相似文献   

17.
《地质论评》1991,37(5):479-480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等团体和单位发起,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西部特提斯构造演化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1991年4月26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会后部分代表分别对龙门山、川藏、灌县—松潘三条路线,进行地质考察。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近10个系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论文摘要350余篇。全国各地近200名地质学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综合物探化探(不含石油物探)第三次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于1987年11月24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这是继1980年第二次计算机应用工作会议以来的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局,物化探队,各地质院校,地质仪器厂,DUAL—68000机用户协会各成员单位,总共61个单位91位代表。四川省地矿局封兴福副局长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在开幕式上讲了话。物探局副总工程师曾繁超同志代表  相似文献   

19.
《地质通报》2004,23(4)
《青藏高原及邻区1∶150万地质图及说明书》项目成果评审会议,于2004年3月29—31日在成都召开,获得“优秀”评价。会议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组织,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心)承办。由李廷栋院士、肖序常院士、刘宝臖院士、郑绵平院士、多吉院士、叶天竺教授、陆松年研究员、王剑研究员、李才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该项目进行了评审。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彭齐鸣主任、科研与实验处刘凤山副处长,以及项目负责人和全体项目成员,共计40余人。专家组审查和评议认为:(1)第三代1∶150万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以…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调大队承担编制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区域地质志》于1984年10月5日至11日在贵阳组织评审验收。地质矿产部科技委员会委派路兆洽委员为全权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并有部地矿司、地质出版社、五四三厂、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云南、广西、湖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区)区调队或地质队、贵州省科委、省测绘局、地质矿产局、省地质研究所及地质队的代表和特约代表78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